天赋是开“盲盒”
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天赋,但孩子是一张“白纸”,找天赋就像开“盲盒”,其中的偶然性远超父母的刻意找寻。
比如芃宝爱画画,或是 源自于幼儿园老师一个极为偶然的表扬。 家里没有与画画有关的环境,这份热爱从何而来呢?芃宝是个安静的小宝宝,画起画来非常专注,被老师表扬后就格外骄傲,回家也特别喜欢练习。芃宝的绘画作品,经常挂在幼儿园墙壁的最中央。小孩子的兴趣,可能就在这不断的正向回馈之中,极为偶然的完成了自我催化。但这种天赋的嫩芽,是否能真的长成,还要接受时间的淬炼。
除此之外,芃妈带着芃宝还参加了钢琴、舞蹈、体育、乐高等兴趣班,在游戏当中不断的试错,尝试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乃至天赋。竟然发现,孩子对各种新鲜事物的热情都很高,极好的语言天赋、出色的记忆力、灵巧的协调性、大气磅礴的自信心,都是笨手笨脚的芃爸,自小所不能及的。
2024年年底,培训班举办小朋友年度钢琴表演。4岁芃宝坚决要参加演出。我和芃妈颇为担忧,怕孩子年龄太小,首次登台,面对上百观众,会手足无措。结果芃宝毫不怯场,上台鞠躬入座,弹了她最熟悉的《小星星》《找朋友》《小羊羔》,偶有弹错的地方,都及时纠正,毫不错乱。并在一片热烈掌声中走下台来,还获得了“小小演奏家”的证书。 芃宝的快乐,整个音乐厅都快要装不下。我和芃妈惊讶的猜测, 或因孩子太小,对舞台、聚光灯、观众的眼睛等源自成人世界的压迫,完全没有感知,还不懂“紧张”为何物,所以展现出令一众大人都惊叹不已的镇定来。
芃宝与生俱来的这种落落大方,经常把我震撼到目瞪口呆。我还能清晰的记得,自己小时候学写毛笔字,手和胳膊总是颤抖不停,怯懦的眼快神洒满了整个纸张。我虽然没有见过自己三五岁时的样子,但确信无疑的是,木讷、迟钝、胆怯几乎伴随了我的所有童年。所以我情不自禁,总是给孩子最多的鼓励。然而, 赞美太多,赞美的边际收益也会减弱,芃宝并没有在芃爸的持续夸奖中,获得坚持练习的动力。芃妈一直在提醒我:“家有璞玉,不雕琢不成器。”
今年秋天,我最疼爱的芃宝上幼儿园大班了。还记得芃宝一岁多时学走路,两岁多时学骑自行车,我和芃妈刚刚扶上马,还没等我们好好送一程,她就一个人或摇摇晃晃、或吱吱扭扭的走远了,留给我们一个惊讶不已的背影。
究竟什么是天赋?一个人能够不断重复且挑战极限的就是天赋。我想告诉芃宝,这世上从来不缺乏天赋秉异的人,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你要对一些事情永远报有热情,永远坚持不懈,还要有个好运气,那都是极为鲜见的。愿你今后,能在一两件小事上,略有所成。
2025年9月22日
芃爸简介
芃爸是个高校教师,念书时胡乱学过:草学、法学、经济学,工作时胡乱当过:基层干部、工厂雇工、高校教员。当年不学无术,落得一事无成。所写著作与论文,均不足为外人道。高光时刻是博士致谢《可怜无数山》圈粉无数,被置于聚光灯下读了篇《以最卑微的梦》,幸得关注过千万。出版随笔集《活成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