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你会和老师沟通吗?
朋友家的娃今年上小学一年级,过几天要开家长会,朋友跑来向我求救。“上学的时候我就怕老师,现在一提和老师打交道还是觉得害怕,我该怎么和老师聊孩子呢?”
作为家长,免不了和老师打交道。记得我家孩子刚上学那会儿,每次和老师私下沟通的时候,我都头大,不知道和老师说啥,只是一个劲儿傻乎乎地说“好的”、“谢谢”、“让您费心了”。
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的沟通方式有很大的问题。每次看似配合老师,实际上却堵死了老师更多了解孩子的机会。很多次,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是由老师决定的,其实我并不满意,但是已经无法更改结果,感觉非常糟糕。
慢慢地,我开始改变自己和老师沟通的方式和话术,让每一次的沟通都变得高效且有效,圆满实现家校共育的结果,老师对孩子的关注更多了,孩子在学校的状态也变得越来越好。
家长们要记住,和老师沟通一定要注意“三要三不要”原则。
别看已经做了家长,但是很多家长一提起和老师交流,还是觉得害怕,生怕自己说错话,让老师不高兴,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所以每次和老师沟通的时候,都把自己的姿态放的特别低。
还有一部分家长,非常奇葩,把老师当成仆人,和老师说话的语气傲慢,颐指气使,一场谈话下来,把老师气得肝疼。
所以第一个“不要”,就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时候,既不要紧张,也不要过火。
而是要端正好自己的态度,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分寸,以平等合作,不卑不亢的态度和老师沟通,才能实现有效的交流。
既然是沟通,家长和老师都希望交换有效的信息,实现高效的沟通,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你竟然用这几种方式和老师沟通,就要注意了。
不要含糊不清。和老师的沟通要清晰明了,想要得到什么信息要明确说给老师听。比如直接问“孩子在课堂上是否主动回答问题”,而不是问“孩子最近的表现怎么样”。问题越具体,老师给出的答案越清晰,你对孩子的了解就越多。
不要推卸责任。老师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孩子就交给您了,您多费心。”这句话意味着家长可能喜欢做“甩手掌柜”,老师最害怕。
不要抱怨指责。和老师沟通的目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激化矛盾,所以家长不要不停地抱怨指责老师和学校,而是应该冷静地和老师一同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老师主动找家长,多半是孩子在学校出现了问题。有的家长一听就火冒三丈,急着骂孩子,马上就对孩子各种否定。
这种家长太容易上头,情绪起伏大,变化快,就会在沟通中多少带些不理智,老师也会很头大。
所以,家长要注意,不管孩子是否真的犯了错,都不要急于否定孩子,而是要保持冷静,听完老师的话,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找到根源。
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问题,而不是一起责备孩子。
除了以上几点,家长们还要注意这些细节:比如找老师的时间要注意,尤其在晚上的时候,不要太晚找老师,避免打扰对方休息;尽量提前和老师约时间,不要突然去学校找老师,避免老师没时间;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回复你,千万不要对老师“夺命call”,非常不礼貌。
孩子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很可能会在整个的学习阶段陪伴孩子成长,所以能和老师达成良好的沟通,才能真正实现合理的家校共育。
这些沟通技巧,家长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