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23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地方仍然出现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警示我们专项整治任务仍然艰巨,教育部将抓紧不放、持续用力,特别是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近几年,教育部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直接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制定校园食品安全指引,规范了食材采购、验收、加工、售卖等等关键环节,组织了从业人员培训,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还改善食堂的硬件条件,像保温、冷冻等硬件进行更新,推动中小学普遍成立了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严肃查处了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
王嘉毅说,下一步,教育部将把学生身心健康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健康学校建设和学科美育教学改革试点,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建设成为健康学校,不仅让每个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而且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
“县中振兴行动计划”已正式印发
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今年8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中振兴行动计划”,已经正式印发。国家将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
具体包括:一是扩充资源,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持续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不断提升农村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二是提高质量,优化课程实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研指导,强化数字赋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助力县中加快提升办学水平。三是加强保障,中央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县中建设,引导地方探索“市县结合”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省市两级对县中的支持力度,强化教师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保障,不断完善县中发展保障机制。四是优化生态,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严禁跨区域抢挖生源。五是促进融通,积极发展综合高中,加强职普融通。
怀进鹏说,希望通过深入实施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持续不断努力,让县中真正强起来、优起来,让城乡普通高中发展差距明显缩小,让广大乡村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愿望,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
教育部副部长杜江峰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围绕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推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全面实施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当前,教育数字化战略已经初显成效:
一是有效支撑了教育公平和个性化的学习。平台链接四海,把东部地区的优质资源免费输送到西部和农村地区,有效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教育部也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推动,大力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同时让教学从“千人一面”转向“千人千面”。
二是为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数字赋能建设立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让青年人拓展知识,让老年人充实生活,助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三是让中国数字教育形成品牌。打造了一系列国际公共产品,在国家平台国际版上免费开放800多门课程,推动全球共享数字文明红利。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表示,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人力资源,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十四五”期间,围绕国家战略调整专业结构,教育部五年新增了专业点1.2万个,年均调整达到10%;专业点的50%为工程、技术类专业。围绕产业升级完善层次结构:五年新增了63所职业本科学校,52所普通高校开设了职业本科专业。围绕区域和产业发展重点优化布局结构:组建了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熊四皓说。
作者:李苑 摄影: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