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漫洒校园,将梧桐叶镀上温暖的金边,也为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街小学的这场特殊 “约会” 晕染了诗意。2025年9月22日下午,虽没有喧嚣的活动仪式,却涌动着教育最本真的温度 ——胜利街小学与杏花岭区特殊教育学校的 “普特融合 协同育人” 第四次观察研讨交流活动,正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协同育人的动人画卷。自2025年2月项目启航至今,这颗饱含期待的种子已悄然发芽,而此次研讨,正是对这份成长最生动的见证,每一处细节都闪耀着成效的光芒。
课堂观察:细微之处见成长,星光点亮求学路
特殊教育学校的聂颖老师便带领6位专业教师,分成三组走进2年2班、2年3班、3年4班的课堂。不同于以往 “手把手” 的帮扶指导,此次他们更像 “成长观察员”,以温柔的目光捕捉着三名特殊儿童在常规课堂里的每一个瞬间 —— 那些藏在举手投足间的变化,恰是协同育人结出的最珍贵的果实。
2年2班的语文课堂上,曾经像含羞草般不敢抬头的浩浩,竟坐得笔直,积极参与开火车接龙读词语,那站起的身体虽有些迟疑,却像一束勇敢的光,打破了往日的沉默。当他清晰地读出词语时,教室里响起了热情的掌声,他低下头,嘴角却扬起腼腆又自信的弧度,仿佛一朵悄然绽放的小花。
2年3班的音乐课上,音符轻轻流淌,过去总爱趴在桌上、对旋律毫无反应的轩轩,此刻正注视着老师,手指跟着老师的节奏在桌面轻轻敲击,当老师邀请同学跟着旋律跳舞时,他竟主动站了起来,虽动作稍显笨拙,却准确跟上了节拍,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脸上,映出了专注又明亮的眼神,像一颗被旋律唤醒的小星辰。
3年4班的语文课堂上,曾像刺猬般抗拒小组活动的俊俊,在老师笑着提示他参与小组讨论时,犹豫了片刻便加入了对话,他的语速虽慢,却一字一句都透着努力,仿佛一只慢慢展开翅膀的小鸟,正在尝试飞翔。
特教老师们手中的记录表,笔尖流淌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对这些成长的珍视 ——每一次举手、每一次专注、每一次互动,都是孩子们用努力书写的成长答卷。
座谈交流:多方协作聚合力,全纳教育谱新篇
课堂的暖意还未褪去,会议室里的交流已温情开启。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师、胜利街小学的班主任、三位特殊儿童的家长与校领导围坐一堂,如同家人般分享着孩子们的变化,话语间满是欣慰与感动。
特教学校的聂颖老师率先打开了话匣子,她的声音里满是骄傲:“一个学期的个性化帮扶,就像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成长阶梯。浩浩的语言表达从单字回应到完整词语,轩轩从对音乐毫无感知到主动参与节奏互动,俊俊的社交从抗拒到主动加入对话,这些变化不是偶然,而是校家社三方用耐心与爱心编织的结果。
胜利街小学2年2班的班主任阎雨虹老师接过话茬:“现在的浩浩会主动与老师问好、说再见,能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地上的小昆虫,那种融入集体的快乐,是任何书本都教不会的。家长们的配合更是给力,每天雷打不动按照特教老师的建议做家庭训练,这份坚持太难得。”
家长们的话语则更添动容,浩浩的妈妈眼角泛着泪光,声音带着哽咽:“以前我总怕孩子像迷路的小羊,跟不上大家的脚步,甚至偷偷想过让他离开校园。可自从加入这个项目,老师就像灯塔,为孩子照亮了方向。专属的学习计划、同伴的热心帮助,让孩子每天都盼着上学,回家还会兴奋地说‘今天我得了小红花’。这份改变,是我们曾经不敢奢望的幸福。”
轩轩的妈妈也忍不住补充:“以前孩子回家从不说学校的事,现在每天都会哼着音乐课上学的歌,还会拉着我一起打节奏,看着他眼里有了光,我们做家长的比谁都高兴。”
最后,聂颖老师说道:上一个学期我们合力重点解决了三位学生的常规行为问题,这个学期将以提升他们的学科知识为目标开展工作。
周红副校长讲道:“聂颖老师的分享让我们看到,融合教育的未来不仅是‘特教支持普教’,更是‘普特共生共长’。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校家社形成‘一盘棋’的合力。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三方携手,可适当降低对他们的学科要求。课堂学习,家庭辅导时放缓节奏,多以鼓励夸赞为主,现阶段努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更为重要。
张志东校长指出:“各位老师、家长,今天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既感动又欣慰。其实,‘普特融合’是一项“播种希望,静待花开”的美丽事业。它的本质,不是简单地让特殊儿童走进普通课堂,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平等成长。它要求我们不仅有教育的智慧,更要有爱的情怀与等待的耐心。2024年12月,杏花岭区获评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这是我们杏花教育人共同的荣光,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普特融合”为桥,以“协同育人”为帆,共同为每一个特殊的孩子点亮融入社会、出彩人生的灯火,为最终实现‘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切实增强残疾儿童青少年家庭福祉,努力使残疾儿童青少年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这一教育目标贡献我们的基层力量!”
未来展望:携手共赴新征程,爱心浇灌成长树
回望2025年2月,“普特融合 协同育人” 项目如同一颗种子,在胜利街小学的土壤里埋下希望。如今,在特教团队 “量身定制” 的帮扶方案、班主任 “润物无声” 的日常引导、家长 “风雨同行” 的配合训练这 “三位一体” 的呵护下,这颗种子已长出嫩绿的枝芽。从最初的胆怯、抗拒到如今的自信、主动,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像星星般闪耀,凝聚着多方的心血与付出。
此次第四次观察研讨活动,不仅是对前期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像一座桥梁,连接起普教与特教的力量;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纳教育的美好图景。未来,胜利街小学将继续以 “导航式” 校家社协同育人项目为指引,与特殊教育学校手拉手、心连心,让“普特融合·协同育人”教育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相信,只要用爱心浇灌、用专业守护,这棵 “协同育人树” 定会枝繁叶茂,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片沃土上,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
来源:杏花岭区胜利街小学
供稿:阎雨虹、郝静
摄影:郝静、周红
编辑:智慧
审核:田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