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访谈
“
冉海燕
怀师者情怀
育温暖教育
从2007年初登讲台至今,花田乡中心校老师冉海燕已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耕耘了十八载春秋。十八年来,她始终扎根教学一线,连续担任班主任,以赤诚之心践行教育理想,以仁爱之心温暖每个孩子。她不仅传授知识,更用关怀点亮心灵,用智慧唤醒潜能,在平凡的日常中默默织就学子们辽阔而明亮的未来。
她是平凡的,却始终闪耀着不平凡的光。她以爱与责任,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也活成了学生生命中那盏不灭的灯。
PART 01
深耕教学,教研相长
冉海燕始终将教学视为教师的立身之本。她深耕课堂、潜心教研,在语文、英语等多学科教学中持续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语文学科县级赛课一等奖、二等奖,英语展评课重庆市二等奖,同时发表了2篇教育教学论文,展现了跨学科的教学研究能力。
她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汲取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主动将“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整合”等新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在一次以《故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课上,冉海燕打破常规,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共创“乡土记忆绘本”,甚至鼓励他们用英语介绍自己心中的“精神故乡”,让语言学习真正与生活相融。
她的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英语对话教学中,她设计“盲盒问答”“情景盲演”等互动环节,让学生随机抽取话题进行即兴表达。冉海燕习惯性走下讲台,走到孩子们身边,俯身倾听小组讨论,敏锐观察每个孩子的反应。曾有一名内向的学生在“故事接龙”活动中迟迟不敢开口,她温柔地用唇语提醒,并用鼓励的眼神引导他加入,这种细致的关注和灵活的调整,她的课堂上没有“被遗忘的角落”。
于她而言,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思维、润泽心灵的过程。冉海燕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严谨的教学态度,践行着“教研相长”的专业追求,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持续绽放出温暖而卓越的教育智慧。
PART 02
五分钟小舞台,绽放大自信
在三年级的英语课堂上,每天正式上课前的五分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闪耀五分钟”。这短暂片刻,远非简单的课前热身,而是她精心设计的“微舞台”。
冉海燕巧妙地将这五分钟打造为才艺展示的窗口:有时是水墨丹青的现场点染,有时是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有时是几人小组的合唱或乐器合奏。冉老师会提前协调安排,鼓励每一个人根据特长或兴趣确定主题,哪怕只是分享一首诗歌、一段旅行见闻,甚至展示自己收集的树叶标本。她常说:“我们不仅要学会答题,更要学会表达自己。”
尤其对于那些安静内向的孩子,这个舞台的意义远超表演本身。有一个总是躲在角落的小男孩,平日沉默寡言。直到他在“闪耀五分钟”展示出一幅自己创作的科幻水彩画,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吸引了全班同学。同学们纷纷称赞,老师也经常表扬,从此他渐渐愿意与人交流,脸上也多了笑容。
冉海燕说,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这五分钟,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悄然滋养着自信、勇气与表达力。它让教室不再是单向灌输的场所,而成了生成温度、发生成长的地方。正如她所说:“自己要做的,不是盖住他们的光,而是让他们成为光,让他们学会轻轻擦亮火柴,自己燃烧起来。”
PART 03
以爱育人,亦师亦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冉海燕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十八年班主任工作的真实写照。每天早晨,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轻轻推开窗,让阳光和新鲜空气一同涌进来。学生们陆续到来时,她站在门口微笑着迎接,不动声色地观察每个人的表情——谁眉头紧锁,谁眼神躲闪,谁脚步沉重,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冉海燕的帮助总是格外细致。她创建班级图书角,特意让爱读书的同学担任管理员,并不定时地为他们送去爱心大礼包。每周五的主题班会是冉海燕的“心灵课堂”。她曾让学生们带一张童年照片,讲述背后的故事;曾组织“优点轰炸”活动,让同学们互相发现闪光点。最令人动容的是“守护天使”游戏——大家匿名互相帮助一周,最后揭秘时,许多学生才发现,总是默默做的,竟是冉老师。
放学后的教室常常亮着温暖的灯。冉海燕一边批改作业,一边等待来问问题的学生。她的办公桌抽屉里常备着饼干牛奶,被学生们戏称为“永不枯竭的母爱抽屉”。家长们常说:“孩子遇上冉老师,是最大的福气。”而她却笑笑说:“我只是在做所有老师都会做的事——用爱浇灌,静待花开。”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冉海燕依然坚持着最朴素的教育真理:真正的教育发生在心灵与心灵的相遇之处。她以师者之责传道授业,以朋友之诚倾听陪伴,用爱在学生心中种下永远向光的种子。
她的付出得到了认可: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酉阳县“优秀班主任”;2022年、2023年连续获评县级“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6月,她所带的中队荣获“全国红领巾中队”称号;2024年更被县教委评为教育工作“担当作为”个人。
这些荣誉背后,是冉海燕十八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热爱。正如她常说:“班主任工作让自己深深体验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光荣、责任与骄傲。”在她看来,每一张奖状不仅是肯定,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每一个称号不仅代表荣誉,更是继续前行的动力。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爱育人”的深刻内涵——一种既严格要求又温柔以待的师者大爱,是一种既传道授业又倾听陪伴的育人智慧。在她心中,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的美好事业。
记者/李 敏
下一篇:一位自考生与南艺的逐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