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畏难情绪时,家长的鼓励为什么不起作用?
创始人
2025-10-01 13:52:34
0

畏难情绪的本质是“能力与任务不匹配”。孩子恐惧失败,是因为担心被否定。小波厌烦爷爷的鼓励,遇到困难就放弃,正是担心被否定。

小波对鼓励的反应并不奇怪,而是爷爷的鼓励方式不对头

我和妻子都是大忙人,过了35岁才生下儿子小波。妻子休完产假要回公司上班,我们左右权衡,决定把小波送到另一个城市的爷爷奶奶家,请老人照顾。

我和妻子几乎每个周末都驱车300多公里去看小波,春节、国庆节则带他旅游,尽量弥补亏欠他的陪伴。我密切观察小波的行为,担心他被爷爷奶奶溺爱,养成好吃懒做、骄横跋扈之类的坏习惯。

还好,爷爷奶奶退休前都是小学教师,家庭教育颇有经验,把小波培养得不错。比如,小波养成了早起跑步和餐后刷碗的好习惯,我和妻子认为这十分难得。

小波5岁时,我和妻子把他接到身边,让他适应适应环境,准备来年入学。长时间朝夕相处,我渐渐发现小波不够自信,遇到困难就产生畏难情绪,而且很固执,说放弃就放弃,怎么鼓励都不行。

一天,小波听小区里的孩子说滑雪很好玩儿,回家就要求周末去郊外的滑雪场。可是,到了滑雪场,小波面对滑道又胆怯起来,说什么也不肯往下滑。

我鼓励他:“这是儿童滑道,挺安全,你戴着护具,就算跌倒也不疼。”

小波嘴唇哆嗦:“会摔死。”

我笑道:“你可以试试,没那么可怕。”

小波不为所动:“可怕,我做不到。”

妻子蹲下身鼓励:“你是最棒的男孩。”

小波别过脸去:“我不棒。”

最后我们不得不放弃,悻悻地打道回府。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遇到有难度的事,小波总会选择放弃。我感觉他并非胆小,而是自信心不足。

妻子懊悔不已:“小波自信心不足,一定是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

我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春节期间,我问父亲:“小波小的时候遇到困难时有怎样的表现,您是怎样应对的?”

父亲放下酒杯,信誓旦旦地说:“只要小波遇到困难,我就会给他打气,鼓励他再尝试一次。刚开始,小波还听话,后来越来越不买账,听到我的鼓励就厌烦。唉,也不知怎么回事,我的鼓励不仅没用,而且有反作用。小波这孩子真奇怪。”

原来如此!小波对鼓励的反应并不奇怪,而是爷爷的鼓励方式不对头。

家长过高的期待会演变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使孩子格外看重成败,进而产生对失败的恐惧,所以会选择放弃和逃避

畏难情绪的本质是“能力与任务不匹配”。孩子恐惧失败,是因为担心被否定。小波厌烦爷爷的鼓励,遇到困难就放弃,正是担心被否定。我归纳总结,爷爷的鼓励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别害怕,这件事很简单。”

这种鼓励之所以不对头,是因为爷爷对任务难度出现了误判。

同样一个任务,比如把玩具按功能分类,难度在家长和孩子眼里往往天差地别,家长认为轻而易举的事,在孩子看来却没那么简单。此时家长鼓励孩子,无异于难为孩子,而且,家长很难察觉这种差别。面对这样的鼓励,孩子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本能地选择放弃。

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知识的诅咒”,意思是说,当人们掌握了某个知识,与人交流时,潜意识里会认为对方也掌握了这个知识,最终导致误解。即知识导致无知,就像被知识诅咒了似的。

“知识的诅咒”困扰着许多家长。比如,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容易发脾气,甚至气得犯心脏病,不是因为孩子笨,而是对作业的难度出现了误判,家长认为很容易的题目,在孩子看来却难如登天。

误判必然导致立场分歧。当家长和孩子对一件事的立场出现了分歧,寻求认同就变得很困难,尤其是对容易受情绪支配的孩子来说。出于自卫的本能,孩子会产生对抗情绪,使自己不受伤害。这时候家长苦口婆心地解释任务很容易,只能起到反作用。

第二类:“你肯定能学会,别放弃!”

这类鼓励最为常见,尤其是具备家庭教育常识的家长,本着信任孩子、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初衷,会鼓励孩子尽可能地尝试新事物。可是这样的鼓励忽略了孩子的能力局限性,往往有强人所难的意味。

家长过高的期待会演变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使孩子格外看重成败,进而产生对失败的恐惧。孩子可能会想:“如果我学不会,证明我很笨,爸妈就不再喜欢我。”“如果我在滑道上摔倒,我就是一个笨孩子。”所以,孩子会在这样的鼓励下选择放弃、逃避。

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完美主义倾向,秉持“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面对困难时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不足,不肯接纳完不成任务的自己,认为事情要么做到极致完美,要么就是失败,做不到最好,去做就失去了意义,那就没有必要开始。

这类鼓励暗含着“结果导向”意味,会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必须成功”上,而非“如何解决问题”上,容易引发孩子的焦虑和自我怀疑。

第三类:“动脑筋想一想,你能行!”

家长的这类鼓励只提供情绪价值,却看不到孩子无计可施的困境,说穿了,这样的鼓励就是逼迫。

有些时候,孩子有畏难情绪并非未战先降,而是初战即溃,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打胜仗。这时候他缺乏的并不是前进的勇气,而是战胜困难的方法。家长在一旁摇旗呐喊,给出一些虚头巴脑的鼓励,在孩子看来就是“帮不上忙还瞎起劲”。

孩子此刻的畏难情绪,其实是叫天天不应的绝望。绝望加上对家长的怨恨,放弃努力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家长习惯于这样逼迫孩子,很容易加重孩子的畏难情绪,使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最后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性格。

研究显示,孩子的畏难情绪,与家长对失败的看法有直接关系。如果家长把失败看得很重,认为失败是羞耻的事,就是不允许孩子失败,那么孩子就更容易选择逃避

当我们拨开迷雾,看清孩子畏难情绪的本质,反省鼓励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时,正确的鼓励方式就会浮出水面。

我与妻子商定,以后鼓励小波,要分四步走:

第一步:接纳孩子,缓解消极情绪。

好的亲子关系,肯定是先站队,让孩子知道你和他立场一致,是他的坚强后盾,接下来的教育才能有成效。孩子只有感觉自己被家长看到、被家长接纳,才能放下抗拒心理,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的心理基础。

发现孩子有畏难情绪,家长要马上帮助孩子区分情绪与事实,引导孩子说出“我现在有点害怕”,而非笼统的“我不想做”,避免孩子陷入消极情绪,无限夸大任务的难度。

家长接纳孩子,就是把孩子的消极情绪正常化,即用“这种情绪很正常,我也会这样觉得”代替“这有什么好怕的”。

比如,小波不敢滑雪,我应该说:“害怕失败很正常,爸爸小时候每一次滑雪,害怕得双腿发抖,大脑一片空白,动作要领忘得一干二净。”当小波感觉自己被接纳,不一定会鼓起勇气站上滑道,但至少能缓解消极情绪,感觉好受些。

第二步:端正认知,鼓励孩子试错。

情绪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帮助孩子调整认知,让孩子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

研究显示,孩子的畏难情绪,与家长对失败的看法有直接关系。如果家长把失败看得很重,认为失败是羞耻的事,就是不允许孩子失败,那么孩子就更容易选择逃避。

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家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学习第一,成功第二”,即把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当成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不必过多计较成功和失败。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接触新事物,所有的尝试都是试错,失败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因为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下次尝试成功率更高。

比如,小波滑雪时害怕摔跟头,我应该说:“摔跟头是因为身体失去了平衡,说明你没有掌握平衡的技巧。”

如果小波不知如何保持平衡,我应该教他:“平衡的关键是保持重心稳定,所以,你要微屈双腿,让重心下沉,同时夹紧双腿,保持重心稳定。”

如果小波一时掌握不好要领,肯定泄气,畏难情绪就会卷土重来。此时,我应该马上干预,帮助他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你现在站不稳,是因为年龄小,身上的肌肉不够强壮。回家加强锻炼,很快你就能得心应手。”

第三步:分解任务,给孩子启动的能量。

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次次的成功铺垫出来的,任务难度过高,孩子频繁遭受打击,自信心逐渐丧失,自然会产生畏难情绪。解决方法就是把难度较高的任务分解成可掌控的小任务,给孩子一个启动的能量,让孩子在成就感中积累信心。

比如,小波不敢从长长的滑道上滑下去,我应该让他穿上滑雪板,先在平地上学会站立、行走,然后在坡度较小的滑道上尝试滑行,等他有了信心和经验,再鼓励他走上坡度较大的儿童滑道。

第四步:率先垂范,全程陪伴。

孩子无论学习什么,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家长既要言传,又要身教,有时,身教比言传效率更高。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家长的示范是将抽象的“能力”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模板”,可以避免孩子陷入空想。孩子只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畏难情绪,形成终身受益的抗挫能力。

家长的示范要讲究章法。以引导小波滑雪为例,首先,“我做你看”,即我先滑给小波看,而且放慢动作,让小波看清楚关键动作;其次,“你做我帮”,即扶小波练习滑行,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最后,“你做我看”,即逐步减少帮助,放手让小波独立滑行。

我和妻子用“四步鼓励法”帮助小波克服畏难情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他已经是滑雪的小行家,胆子越来越大,甚至偷偷尝试空中转体动作。

畏难情绪是孩子面对挑战时的自然反应,家长的目标不是去消除它,而是帮助孩子建立与困难共处的韧性,把“我不行”转化为“我需要学习如何做”,将“我不敢”转化为“我可以试试看”。

END

作者:栾 川

编辑:壮青青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5年第8期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全美高级将领大会细节披露,特朗...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召集的美军将领大会9月30日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的海军陆战队基地举行。赫格塞思在约...
结构化面试热点:预制菜争议,谈... 热点题目 当前预制菜产业契合消费需求与全球食品产业化趋势,却因安全透明度、标准规范等问题引发公众担...
武汉连夜来了“一亿人” 大批... 2025年10月1日,零点,“十一”小长假首日 ,在武汉市龚家岭收费站,大批等候免费通行时段的车辆正...
省博沉浸式真人全息舞台剧《遇见... 2025年10月1日,“十一”小长假首日,湖北省博物馆上新的沉浸式真人全息舞台剧《遇见·勾践剑》吸引...
阿贾闪耀!王牌加时逆转狂热挺进... 在这个激情四溢的秋天,WNBA季后赛的半决赛G5战役再度点燃了球迷们的热情!10月1日,拉斯维加斯王...
窦骁张丰毅联手!24集悬疑犯罪... 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初,天津城的夜色中燃起一把“焰火”,名字很浪漫,内容却让人头皮发麻。《焰火明城》敢...
被得力辞退员工称暂不会回去工作... 近日,得力集团被曝辞退一名跛脚员工的新闻引发关注。9月30日晚,该网友最新发文称,得力集团想邀请她回...
门口雨衣卖10元景区内只要7元... “又被万岁山的物价惊呆了,雨衣7元!”近日,一名女子到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游玩时发现,她原以为景区内...
降价的西贝与出圈的“鸡排哥” 今天在朋友圈里,想必很多人都看到了“西贝大降价”的消息。据媒体报道,这轮调价力度罕见,幅度达20%至...
我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 9月28日下午,来自全省10个市(州)的优秀少年代表齐聚一堂,在吉林市参加了“闪耀青春之光 担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