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调一下监控!”
一对哭成了泪人的夫妇跟随着警察进入了监控室。
“为什么这里没法看到那里的全貌,这个监控怎么会不全!看不到我儿子去哪里了!你们是不是动手脚了!”
失踪男孩的母亲奔溃大哭,校园监控竟然有盲区。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为什么偏偏发生人命的时候才发现监控的问题?
01
胡鑫宇刚进入高中就选择了在校住宿,然而一个学期都还没结束,就已经出现了讨厌学校的迹象。
他不止一次向父母倾诉,自己不喜欢现在的高中生活。
父母尝试理解儿子的心情和处境后,还作了心理疏导,以为这很正常,稍微引导一下就可以调整过来。
他们知道胡鑫宇因为上高中后成绩一直上不去,甚至在班级里的排名一直处在后半段。
毕竟在初中,儿子的成绩还是很优秀的。
“喂,妈,我想回家,不想住宿了。”胡鑫宇说着就开始啜泣。
“你只是还没适应,一次没考好,就下次努力,我们一直相信你肯定可以继续名列前茅的。”
胡鑫宇在另一头已经在隐忍哭泣,实在忍不住出了声。
母亲听到了后觉得一个大男孩怎么会心理如此不强大,便开始扯起了喉咙。
“儿啊,这才高一,以后高三怎么办,你的未来怎么办?啊?”
她知道胡鑫宇一直是一个让人省心的孩子,不知道是进入了叛逆期还是遇到了什么不三不四的人,怎会突然如此。
但是这些念头一转而过,也被自己的固有思维给蒙蔽了,并没有想太多。
“你想,我们现在这么卖命不还是为了你们哥俩的未来打基础吗,先苦后甜懂不懂,好了,挂了。”
母亲总是那几句话,总是拿自己的想法牵着胡鑫宇走。
02
“走啊,一起去吃饭?”一位同学拍了拍胡鑫宇的肩。
“嗷,你们去吧,我还有事,晚点去吃。”
胡鑫宇犹犹豫豫,吞吞吐吐,仿佛在隐瞒点什么。
接下去的事情,根据同学们的描述就不太清楚了,那就随着监控继续走下去。
胡鑫宇进入食堂用了餐,此时并没有看出什么异常,一路上手里一直握着什么东西,眼神也没有奇怪的,只是盯着手里看。
随后出现在了寝室楼,独自回到了寝室,停留时间不长。
他的寝室在三楼,出寝室门后他在楼梯转角处停留了一会,并没有选择下楼,而是转方向上了楼梯。
随即来到了五楼阳台,头微向上昂起,平视远方,最终眼神定位在向睢园和校外树林山岗方向停住。
胡鑫宇在阳台大概站了有三分钟,期间一会望向校外树林山岗,一会从口袋里拿出一根长条状的黑色的类似于录音笔的东西。
随后他就下来了,出宿舍楼还和同学打了招呼,就好像已经忘了旧烦恼一样。
但是同学离开后,他还回头看了一眼,确认同学们都越来越远后,又独自前行。
没有想到,他正是往睢园方向走去。
但不知道是没拿东西半路折返还是没有停留,四五分钟后便又出现在了原来打招呼的地方。
他原路返回宿舍,但直接到了顶楼阳台。
这次他站在了很边缘的地方,眼神直接锁定在睢园的方向,没几秒就下来了,带着视死如归的步伐离开了阳台。
很快他就再次朝着睢园的方向走去,路上也碰到了几个同同班同学。
胡鑫宇没有主动打招呼,反倒是同学发现走过头了还转头打招呼。
胡鑫宇甚至头也不转一下,就这样背对着,身影消失在了监控的死角里。
03
胡鑫宇的遗体是在树林中被群众发现的,现场发现胡鑫宇疑似是缢吊自杀。
“这是不是胡鑫宇的私人物品?”警方拿塑料袋密封了胡鑫宇之前拿着的录音笔。
录音笔里究竟藏了什么秘密,为什么胡鑫宇会随身携带?
警方将录音笔这一发现告诉了胡鑫宇的父母。
胡鑫宇的父母此时还在崩溃痛哭着,听到警方的话后更是伤心欲绝。
在他们眼中乖巧的儿子怎么可能会自杀!
他们接过录音笔,一边哭着,一边按下了播放键,
胡鑫宇的父母强忍着悲痛,听完了前两个录音,本以为可以听出些儿子受到伤害的证据。
毕竟这是他们所认为的“宝贝儿子”,他们作为儿子“最坚强的后盾”,一定要找到真相。
却没想到他们听到了胡鑫宇的哭诉,言语中尽是失望,是看不到光的无奈,是积蓄了诸多负担后的爆发前夕。
“经DNA鉴定,确认是胡鑫宇的遗体,并且符合失踪时长。”胡鑫宇的父母耳边传来了铁定的认定声音。
结论一出,胡鑫宇的父母当时还没见到尸体,立马吓得腿瘫软了,怎么也不相信这是自己儿子的遗体。
胡鑫宇的父母反复地询问,他们不敢想自己的儿子竟然会自杀。
他们自认为孩子很懂事,自认为自己解决了儿子在学校的焦虑等问题,就算找外方的原因,他们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也是儿子的杀手之一。
再加上之前在胡鑫宇的笔记本上亲笔写下的一些耐人寻味的字迹,连笔画都暗示着胡鑫宇的不对劲,就知道这些蛛丝马迹原来早有预示。
而同学没发现异常,老师不关注胡鑫宇的状态,家人更是让儿子活在自己的理想里。
胡鑫宇并没有自始至终都把自己的不满都放在心里,他坦诚了,但并没有得到理解和共情。
其实不是胡鑫宇心理素质差,也不是那么狠得下心伤害自己,也不是想就这样离自己的父母而去。
他尝试通过自己的家人来救赎自己,但是没想到等来的确实他们把自己往悬崖边上推。
随即,警方开始对胡鑫宇的父母展开质问。
胡鑫宇父母说出了录音笔的来由:本是胡鑫宇要求父母买的,理由是上课跟不上,录下来可以反复听,效果更好,但没答应。
他就找哥哥,哥哥也很理解弟弟,很宠弟弟,便给弟弟买了。
他们也都一心以为是用于学习的,但没想到竟是胡鑫宇走向绝望心情的储存地。
是学校?是父母?还是自己?
这一切也许不是身体上的摧残,不是显现的表现,却是更煎熬的心理折磨。
此事一出,夜引起了所有家长们的深思,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会不会对孩子太过苛刻。
而胡鑫宇的父母虽然悔恨,但人总要向前看。
声明:本文非新闻资讯内容!内容来源于真实事件,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
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