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硕士研究生考试拉开序幕,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22:00)正式报名。报名即等于报志愿,能否上岸,选择恰当目标院校是关键。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2025年国家线是(260,34,51):
清华大学录取初试最低分则是344分,高出国家线84分,低于这个成绩者就“滑档”了;
山东工商学院录取初试最低分是261分,相当于上线即上岸了。
有同学说,滑档不要紧,赶紧调剂啊!但问题是,调剂并非那么容易,研考不同于高考,按照规定要保护“第一志愿”考生,只要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就不再接收调剂。
所以,有高分考生,虽然手持高分,最后却是无奈落榜。如是情况下,考生报名时,一定先了解报考规则,正确评估自己水平,选择恰当学校。
"第一志愿制"是啥意思?
所谓“第一志愿制”就是考生报名时,不是像高考一样单纯报名,而是同时选择要一所院校和一个专业。这个院校和专业,就是考生的第一志愿。这里面包含两方面含义:
第一,考试由第一志愿学校来考。除公共科目外,专业科目考试由报考院校负责,从内容、命题、到评卷都由第一志愿学校组织实施。
这与高考所有考生“一个卷”完全不同,即便是同一专业,因为报考院校、专业方向不同,考生所考内容也有差别,试题也不一样,评卷也不是同一组教师,同一个标准。
第二,录取由第一志愿学校录取。考试成绩出来后,考生唯有同时达到国家线和报考院校复试线,方可参加复试,复试合格,即被录取。如果达不到报考院校复试线或是复试没通过,考生可以再参加其他院校调剂,但调剂是否成功,就不是单凭初试分数高低,更要凭运气了。如果其他院校第一志愿考生已录满,分数再高也没用了。
这也就是说,研考“第一志愿制”和高考“平行志愿制”完全不同,高考是考试分数出来,考生可以凭自己分数填报任意学校,“从高到低”依次选择。
研考则是考生一开始报哪所学校,哪所学校就优先录取。如果第一志愿学校“冲”不进去,其他院第一志愿考生已录取满额校,哪怕人家录取考生成绩刚上国家线(院校线),考生也只能“望分兴叹。
就像前面开头案例那样,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40分考生落榜,261分考生上岸。
【结语】2026年研考,考生考出一个好分数是根本,但选对“第一志愿学校”更关键,同样分数,报不同学校,决定着上岸与否。目标选择恰当,就等于一只脚先登上了硕士研究生的岸边!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下一篇:中年转行学推拿好找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