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中考全校第7,被我各种“花式夸奖”后,高一休学躺平半年了
创始人
2025-10-07 19:29:14
0

大家好,我是亮妈。

今天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看完心里揪得慌。

她的女儿曾是中考全校第 7 名的优等生,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如今却把自己锁在房间打游戏,休学半年,一次都没踏进校园。

她最后跟我说:“我现在才知道,我天天挂在嘴边的 “你真聪明”,竟是把她逼到绝路的刀子,现在肠子都要悔青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位妈妈的故事,或许能给同样在花式夸奖孩子的你提个醒。

01

我是在批评声中长大的。

小时候打碎个搪瓷碗,我妈能念叨一下午 “笨得像猪”;

考试没考好,我爸瞥着卷子说 “心思全用到梳辫子上了”。

这种被否定的难受劲儿,我到现在都记得,像根刺扎在心里,碰一下就疼。

所以有了女儿后,我暗下决心:绝不能让她再受这种打击式教育的苦。

从她会爬开始,我就总拿着 “放大镜” 找她的好。

幼儿园画太阳缺了个角,我夸她有艺术想法;

学轮滑摔了哭,我揉着她膝盖说:“是鞋子不合脚,不是你学不会”;

小时候考全班第一,我买了她爱吃的草莓蛋糕,跟她讲 “我闺女就是聪明!根本不用费劲学”;

女儿确实省心:背课文比同学快,成绩稳居班里前三,从县城轻松考上市重点。

只是现在回想,她那时候就有点‘输不起’,有次模拟考差了 2 分,她躲在房间里撕了卷子,我还笑着哄她‘下次细心点就行,你最聪明了’,但并没当回事。

看着别人为孩子辅导作业鸡飞狗跳,我还暗自得意:“你看,多夸孩子,教育多简单。”

可我没察觉,让我引以为傲的 “花式夸奖”教育,根本不是滋养孩子自信的雨露,而是变成了悄悄缠绕在女儿身上的一张网。

02

分科时,女儿选了偏理科。

可没想到,进了重点高中的理科班,她像突然被抽走了力气。

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坐在沙发上发呆,

从前会主动跟我聊学校的她,现在问一句答一句。

月考成绩出来,她的成绩从班里前 5 掉到了第28 名,

她拿着卷子躲在房间里哭,声音哑着说:“妈,我不想上学了……

男生看一遍就会的题,我做十遍还错,他们肯定觉得我笨,觉得我之前的好成绩都是装的。”

我心里一紧,下意识就反驳:“你怎么可能笨呢?你是最聪明的!不上学能干嘛啊?”

她没吭声,肩膀还在抖。

那天晚上,我听见她在房间里翻课本,翻到半夜也没开灯。

没过两天,她早上起床说 “头晕发烧”,我带她去医院,医生说 “没感冒,可能是压力太大”。

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踏进过学校大门。

看着她一天比一天蔫,我心里像被勒着喘不过气。

起初满脑子想让她回校,劝她 “课落多了难补” 也没用,托老师同学带话,她直接锁门不吃饭。

我急得嘴上起泡,半夜在客厅转圈,盯着墙上她小时候的奖状发呆,

从前举着满分卷子等我夸的孩子,怎么成了现在这样?

03

走投无路时,我带女儿去看心理咨询师。

候诊区海报上的一句话,像锤子砸在我心上,

过度赞美会让孩子形成虚假自我,当‘聪明’成了标签,孩子会害怕承认‘我需要努力’。

咨询师的话也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我大脑空白,手都在抖,

我总把女儿的成功归为聪明,可聪明撑不起所有难题。

当理科公式、复杂推导难住她时,她不会想我练得不够,只会钻牛角尖是我不聪明。

这一点,正好被斯坦福大学德韦克教授的 20 年研究印证,

被反复夸 “聪明” 的孩子,容易陷入 “固定型思维”。,

他们怕失败,因为失败在他们眼里,就等于 “我连‘聪明’这个标签都丢了”。

就像我女儿,为了不被人说笨,干脆选择不尝试:不做题,不上学、只要什么都不做,就不会失败。

原来我以为的爱,竟是把她推向深渊的手,我从没教过她怎么面对挫折,只给了她天生很棒的幻觉。

04

后来我慢慢实践出 3 个方法,帮女儿卸下了“聪明” 的包袱,也帮自己跳出 “笼统夸奖” 的坑,尝试把女儿培养成能扛事、敢尝试的孩子。

一、不过分强调天赋,而是肯定她的努力和付出

心理学上有个 “具体化反馈效应”,说比起 “你真棒、你真聪明” 这种笼统赞美,指出具体努力的细节,更能让孩子建立真实的自我价值感。

网上一位妈妈分享儿子考上 985 的喜讯时,晒出了一叠叠高考备考卷。

她说孩子的好结果,源于三年里的踏实努力,话里没夸过天赋,却藏着对孩子专注用心的骄傲

也让孩子懂了:努力不是白费的,花心思就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后来,我也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沟通方式。

女儿烤蛋挞加炼乳,我不说 “你真能干”,而是说 “你记得加炼乳提甜味,比食谱还靠谱”;
她收衣服时把袜子成对卷好,我不说 “你真懂事”,而是说 “这样找起来不用翻,比我堆着利索多了”。

起初她嘴硬 “本来就该这样”,但第二天总会悄悄重复那些被 “看见” 的事 。

孩子要的认可,都在具体的回应里。

2、陪她拆解失败:把否定变成我试试这样做

女儿蹲在阳台捏着养死的多肉说 “我太没用了”,

我帮她分析是不是浇水太勤了,或者花盆没有孔,水排不出去,根就闷烂了?

后来我们弄了个 “踩坑本”,

煮包子皮熟馅生,记上水开转中火多蒸 3 分钟。

贴钢化膜歪了,记上对好摄像头再固定。

其实这背后,正是德韦克教授 “成长型思维” 里的核心,

尝试不是笨的证明,而是把 “不会” 变 “会” 的必经之路。

孩子在一次次记 “踩坑经验” 时,慢慢就懂了,

原来失败不是否定我,而是在教我下次怎么做好。

在不断尝试里,孩子能学会拆解难题、汲取经验,将挫败化作成长养分,而非被 “我不行” 的自我否定禁锢。

3、用成长型语言,化解重新开始的恐惧

女儿有天晚饭时扒着米饭说:“我想回学校,但怕跟不上。”

我指窗外老槐树:“你看那树,去年被虫蛀了半根枝桠,春天发芽时半边光秃秃的,现在不也长满叶子了?”

树长新叶得扎根,你回学校也从基础来。

“每天记笔记,像给树浇水似的,一天一点总会变。”

她没说话,却把排骨啃得干干净净。

复学前一周,她翻出数学课本, 半夜我见她房间亮着灯,在画思维导图。

返校当天她攥着书包带,我跟她说:“跟不上也没事,就当重新认识知识,跟新朋友见面总得慢慢熟络。” 她点点头。

上周女儿拿回第一次月考卷,数学只考了88 分,她却笑着跟我说:“妈,我把错题都记在踩坑本上了,老师说我这章的基础知识点没漏,下次把计算错的地方改了就能提分。”

她还说,就算下次再错,也知道该怎么改了,反正踩坑本就是用来记错题的!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终于松了口气。

写在最后

如今我终于明白,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夸成完美的天才,而是帮他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总盼着孩子少走弯路,但的自信从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在一次次 “遇到难题、解决难题” 的挫折里慢慢攒下的;

这份 “能扛事” 的底气,才是他未来走得稳、走得远的根基。

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启发:别用夸天赋的枷锁捆住孩子,多夸夸他的努力、认真、坚持,让他知道就算跌倒,也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毕竟,孩子要的从不是永远优秀,而是不管我好不好,你都相信我能变好的信任。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战胜自我!南通队,直挂云帆济沧... 10月7日晚,随着终场哨响,南通队以5:0的压倒性优势战胜淮安队,成功晋级“苏超”半决赛,抢得了最后...
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谷...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量子位) 刚刚,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今年颁给了量子力学领域的三位科学家Jo...
原创 深... 勇士队是否真心担忧吉米·巴特勒的脚踝伤势? 勇士队并未对吉米·巴特勒的脚踝轻微伤情表示过度担忧,因为...
杭州英国留学中介有哪些机构呢 一、如何找留学中介 寻找合适的留学中介是留学准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计划前往英国留学的杭州学生而言...
通行缓慢!至7日17时,途经湖... 华声在线10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于淼 通讯员 周彪)省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监测指挥中心研判,今日部分公...
腾讯又出“王炸剧”!一口气看1... 电视剧《吴邪私家笔记》正在热播,说实话,刚开始我是抱着“又一部盗墓改编”的心态点开的,结果好家伙,直...
一句话说清物理诺奖:人类首次在... 在量子物理的世界里,常常会发生一些违反直觉的事情:粒子能穿过墙壁、能量像硬币一样一枚一枚地发放、一个...
凯恩不再想“回家”!拜仁生涯让... 近日,英格兰队队长哈里·凯恩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自己对重返英超的兴趣正在降低。这位32岁的前热刺中...
深南高速一车祸致2死3伤,一位... 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 10月5日,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10月4日19时许,深(深圳...
原创 女... 北京时间9月30日,乒乓球WTT中国大满贯进入白热化阶段,单打第二轮半数场次结束,女单16强已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