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科普”回复:“电子课本”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电子课本在线阅读
三、解题突破:掌握 “选择题 + 综合题” 答题技巧,提升得分率
高中地理试卷分为客观题(选择题,44 分,11 题)和主观题(综合题,56 分,3-4 题),两类题型考查重点不同,需针对性突破。
(一)选择题:抓 “图表信息 + 题干限定 + 选项排除”
选择题的核心是 “题干与图表、选项的精准匹配”,避免 “脱离图表凭记忆答题”。
答题步骤:
第一步:优先解读图表,提取关键信息
若题干有图表(如等高线图、气候图),先按 “图表解读步骤” 提取信息(如等高线图中 “山谷有河流”、气候图中 “夏季高温多雨”),再结合题干设问定位考点。
例:题干给出 “某区域等高线图”,设问 “图中①地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先判断①地地形(如等高线稀疏→平原),再结合区域气候(如温带季风气候),得出 “种植业” 结论。
第二步:圈出题干 “限定词”,排除 “范围不符” 选项
题干中的 “时间限定”(如 “冬季”“近年来”)、“空间限定”(如 “甲地”“大陆东岸”)、“设问指向”(如 “原因”“措施”“影响”)是关键,直接排除不符合限定的选项。
例:题干 “冬季,亚欧大陆内部的气候特征是?”,限定词是 “冬季”“亚欧大陆内部”,选项中 “高温多雨”(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可直接排除,正确答案为 “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三步:用 “地理规律 / 原理” 排除错误选项
常见错误选项类型:
违背规律(如 “赤道附近出现温带大陆性气候”,违背气候分布规律);
因果倒置(如 “因为植被破坏,所以降水减少”,实际是 “降水减少导致植被破坏”);
绝对化表述(如 “所有河流都以雨水补给为主”,忽略冰雪融水、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如塔里木河)。
(二)综合题:按 “审题→读图→联知识点→组织答案” 四步走
综合题(尤其是区域综合题)的核心是 “‘图表信息 + 教材知识点 + 区域案例’的结合”,需用 “地理术语” 规范表述,避免 “口语化”“漏点”。
以 “区域发展类综合题” 为例(高考高频题型):
题干示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为 “我国西北地区某区域示意图”,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
问题:(1)分析该区域气候干旱的原因。(2)说明绿洲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可能面临的问题。(3)为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答题步骤:
审题:明确 “区域(我国西北地区)”“设问指向(原因、有利条件与问题、对策)”“分值(每问 6-8 分,需答 3-4 点)”。
读图:从示意图中提取信息(如 “位于 40°N 以北,远离海洋”“有河流流经绿洲”“沙漠面积大”)。
联知识点:
问题(1)“气候干旱原因”:关联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周围山脉阻挡,加剧干旱。
问题(2)“有利条件”:关联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河流灌溉水源);社会经济条件(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可能问题”:关联 “干旱地区农业问题”→ 土地盐碱化(灌溉不当)、水资源短缺(降水少,蒸发大)、土地荒漠化(过度开垦)。
问题(3)“对策”:关联 “可持续发展措施”→ 合理灌溉(如滴灌、喷灌,减少盐碱化);培育耐旱作物(适应干旱气候);植树种草(防治荒漠化);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短缺)。
组织答案:
分点作答,用 “①②③” 标注,每点先写 “核心术语”,再补充 “具体分析”(如问题(1):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核心术语)→ 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距太平洋、印度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无法深入(具体分析);②周围山脉阻挡(核心术语)→ 天山、昆仑山等山脉阻挡了南部和东部的水汽,加剧干旱(具体分析))。
用 “地理术语” 规范表述,避免口语化(如不说 “浇水太多导致土地变坏”,说 “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
综合题答题技巧:
模板化思维:总结高频题型的 “答题模板”(如 “气候成因 = 纬度 + 海陆 + 地形 + 洋流”“农业区位 = 自然因素 + 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对策 = 生态措施 + 经济措施 + 社会措施”),但需结合区域实际调整,避免 “模板套用生硬”。
分点清晰:每点单独成段,关键词前置(如 “有利条件:①光照充足→该区域晴天多,光照时间长,利于作物光合作用”),方便阅卷老师找采分点。
图文结合:答案中需体现 “图表信息”(如 “根据示意图,该区域有河流流经绿洲,为灌溉农业提供水源”),避免 “只答教材知识点,脱离材料”。
四、备考策略:兼顾 “日常积累 + 考前冲刺”,高效提分
1. 日常积累:做好 “图表练习 + 错题整理”
图表练习:每天花 20 分钟做 “图表专项训练”(从教材、真题中选取等高线图、气候图、区域地图),重点训练 “快速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