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一)(综合练习)(时间120分钟)
创始人
2025-10-10 12:05:26
0

原子量:H=1,0=16,C=12,P=31,Cl=35.5 Na=23 Br=80

一.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简单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

1. 中和同体积同当量或摩尔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盐酸溶液,需要的碱量是相同的,因此,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盐酸中,H+1浓度是相同的。

答:不正确,因为醋酸溶液和盐酸相同浓度的H+1浓度不同,盐酸的化学反应是全部电离,而化学反应是部分电离。

2. 活泼金属与烯酸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氧气。

答:不正确, 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烯酸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氧气。

3.氯化氢易溶干水,所以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氯化银是弱电解质。

答:不正确,强电制质是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实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氯化银不电离,不是电解质。

4.由相同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如Na20,Na2O2互称同素异形体。

答:不正确,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性质的原子,是原子的变种,是单质元素,Na20,Na2O2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

5.一种元素的原子,所有的性质都是相同的。

答:正确,同一种元素有不同的原子,如同位素,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6.当量浓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氯化纳,氯化镁,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全部转化为氯化银时,所需当量浓度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量按题中的顺序一样。

答:不正确,根据当量定律,硝酸银溶液的量按题中的顺序

一个比一个多。

7.将40°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C,过滤后所得的溶液时不饱和溶液。

答:不正确,过滤后应为饱和溶液。

8.任何物质的饱和浓度在温度升高时,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答:不正确,大多数的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时都会溶解度加大。

9.在C(固)+H2O(气)=CO+H2-热可逆反应中,

(1)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不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一定相等。

(2)达到平衡时,加入H2使平衡移动,重新建立平衡,此时H2O(气)的浓度比原平衡增大,H2和CO的浓度比原平衡减少。

答:不正确,H2的浓度比原平衡增加。

(3)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加快了吸热反应的速度,降低了放热反应的速度,所以,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答:不正确,吸热和放热反应同时增加。

(4)达到平衡时,加入反应物浓度,时平衡向上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在上述可逆反应中,不论加木炭或加水汽都可提高H2的产率。

答:不正确。不论加木炭或加水汽都不会使平衡移动,不可能提高H2的产率。

二.

1.加入一种试剂,如何鉴别下列几种无色溶液?

Ba(N03)2,KCl,AlCl3,CH3COOH

答:选用Na2CO3溶液作为鉴别试剂:

与Ba(N03)2反应:

Ba(N03)2+ Na2CO3=BaCO3+2NaNO3

会产生白色沉淀;

与KCl反应:

KCl与Na2CO3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

与AlCl3反应:

2 AlCl3+3 Na2CO3+3H2O=2Al(OH)3+3CO

会产生白色沉淀气泡;

与CH3COOH反应:

2CH3COOH+ Na2CO3=2CH3COONa+CO2

会产生气泡。

2.有七种固体物质它们是:氢氧化钡,硫酸钾,硝酸钙,硝酸镁,氯化铵,硝酸铅和硝酸铝分别装在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现要求只用水,试管,滴管,药匙以及上述物质,确定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物质?

答:

1.分别取少量七种固体于七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氢氧化钡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可能伴随一定的热效应(放热),其他几种物质大多也能溶于水,但可能没有明显的热效应差异。

2.根据溶解性,硝酸钙,硝酸镁,硝酸铝在水中溶解度相对较小,而硫酸钾,硝酸钙,氯化铵易溶于水,这样可将固体分为两组。

3.对硝酸钙,硝酸镁,硝酸铝三支试管分别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钙,硝酸铝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铝,硝酸镁

Al(NO3)3+3Ba(OH)2=3Ba(NO3)2+Al(OH)3

Mg(NO3)2+Ba(OH)2=Ba(NO3)2+Mg(OH)3

硝酸钙无明显反应,再向产生白色沉淀的两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沉淀溶解的是硝酸铝,不溶解的是硝酸镁。

Al(OH)3+ Ba(OH)2= Ba(AlO3)2+2H2O

3. 鉴别硫酸钾,硝酸铅,氯化铵

向初步判断为硫酸钾,硝酸钙,氯化铵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刺激气味的气体的是硫酸钾,因为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

Ba(OH)2+ K2SO4=2KOH+BaSO4

而产生白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氯化铵

Ba(OH)2+2NH4Cl=BaCl2+2NH3+2H2O

只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黑色沉淀的是硝酸铅

Ba(OH)2+Pb(NO3)2= Pb(OH)2+ Ba(NO3)2

三.在约100毫升蒸馏水中滴入一滴酚酞溶液,若再加一滴稀氨水,溶液稍显红色,把这一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取一部分溶液放入试管中加热,溶液颜色有何改变?为何原因?

答:溶液变为无色,因为:NH3H2O=NH4OH,NH4OH=NH3+H2O

2. 取一部分溶液放入试管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颜色有何改变?为何原因?

答:溶液的颜色更加深了,因为增加了NH4+的离子,减少了OH-的离子浓度,防止了H20=OH-+H+的水解,NH4++H2O=H++NH4OH水解反应。

3. 取一部分溶液放入试管加入适量的氯化镁溶液,使溶液微有沉淀,写出离子方程式;

把这个含有沉淀的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1和2)在1中加入氯化铵溶液,在2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指出这两支试管中的沉淀增加还是减少?说明原因。

1MgCl2+NH3H20=Mg(OH)2(白色沉淀)+HCl,Mg2++OH+=Mg(OH)2

2,1.减少。Mg(OH)2+2NH4Cl=MgCl2+2NH4OH,

MgC2=Mg2++2Cl1-

2增加。2NaOH+MgCl2=Mg(OH)2+2NaCl

Mg2++OH+=Mg(OH)2↓

四.在FeCl3水溶液中放入下列物质,填写下面表格“

放入反应物名称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金属钠

气体转为红色

3NaOH+FeCl3=Fe(OH)3+3NaCl

2Na+2H2O=2NaOH+H2

H2S溶液

FeS绿色深于黄色的物质出现

2FeCl3+H2S=2FeS+S+6HCl

AgNO3溶液

白色AgC的沉淀出现

3AgNO3+FeCl3=Fe(NO3)3+3AgCL

KCNS溶液

看见红色的物质Fe(CNS)3出现

FeCl3+3KCNS=Fe(KCNS)3+3HCl

看见红色的物质

FeCl3+3H2O=Fe(OH)3+3HCl

铜片

看见黄绿色的物质

Cu+2FeCl3=2FeCl2+CuCl2

五.1.砹(At)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ⅦA族,试回答:

1在常温下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固体

2能否很好地溶解于水?否

3写出分子式;At2

4写出钠盐的分子式;NaAt

5使氯气与它的钠盐水溶液相遇发生什么变化?写出离子方程式;产生气体反应,Cl2+2 NaAt+2H2O=2NaOH+At2+H2

6在5中砹的钠盐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为什么?还原剂,At-1 At0

2.在下面的物质中,核外电子总数等于氟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在该物质名称后面画∨号,不等的画×号。

1乙炔×;2氨∨;3一氧化碳×;4二氧化碳;5氢气;6甲烷∨;

7铝离子∨;8铜离子×;9铵离子×;10镁离子∨。

六.1.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在高温时分解生成固态单质(不计体积)和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体积变为原来的1.5倍

分解前后两种气体的密度微17:1,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个,写出此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

解:设该气态氢化物为HA,分解反应为:

nHxA(g) (高温)=nA(s)+xH2(g)。

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已知分解后体积变为原来的1.5倍,即分解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分解前的1.5倍。假设分解前HxA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分解后H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由密度公式P= m/V, 在相同条件下Vm相同,p1/p2= M1/M2

(M为摩尔质量),已知分解前后两种气体的密度比为17:1,所以分解前氢化物的摩尔质量M(HA)=17×M(H2)=17×2g/mol=34g/mol

又因为分解后H2的物质的量是HxA物质的量的1.5倍,即x=1.5×1=3。

设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Z,则

1×(3+Z)=34,解得Z=31。

已知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个,设质子数为p,p+(p十1)=31,2p=30,p=15,该元素为P。

此气态氢化物为PH3。

2.固态PCl5加热气化后,分解成PCl3和Cl2,将2.695克的PCl5放入1升密闭容器中,在250°C达到平衡,此时总压强为1大气压,求PCl5分解率。

解:PC5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

PCl5(g)=PCl3(g)+Cl2(g).

先计算PCl5的初始物质的量:n(PCl5)=m/M=2.695g/208.5g/mol

设PCl5的分解量为xmol,则平衡时

m(PCl5)=(0.0129-x)mol,n(PCl3)=xmol,n(Cl2)=xmol.

平衡时总的物质的量n总=(0.0129-x)+x+x=(0.0129+x)mol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I,已知V=1L,T=(250+273)K=523K,

p=1atm,R=0.082L.atm/(mol.K),

n总= pV /RT=1atm×1L/0.082L.atm/(mol.K)×5230.023MOL

即0.0129+x=0.023,解得:x=0.0101mol。

PCl5的分解率a=x/ nPCl5)初始 ×100%=0.0101mol/0.0129mol=78.3%

七.1.50毫升0.5N(密度为1.02)的烧碱溶液中加入11.5克金属钠,计算溶液的NaOH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解:首先计算原烧碱溶液中NaOH的质量: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与当量浓度的关系,对于NaOH,n=N(n为物质的量浓度,N为当量浓度)

已知V=50mL=0.05L,N=0.5N,则

n(NaOH)=0.5mol/L×0.05L=0.025mol

m(NaOH)=nM(M为摩尔质量,NaOH的M=40g/mol),所以m1(NaOH)=0.025mol×40g/mol=1g

原溶液质量m溶液1=pV=1.02g/mL×50Ml=51g,

然后分析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n(Na)= m/ M= 11.5g/23g/mol =0.5mol。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由化学计量数可知,0.5 molNa反应生成0.5 nolNaOH和0.25molH2。

生成NaOH的质量m2(NaOH)=0.5mol×40g/mol=20g

生成氢气的质量

m(H2)=0.25mol×2g/mol=0.5g。

最后计算反应后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

反应后溶液中NaOH的总质量m(NaOH)= m1(NaOH)+ m2(NaOH)=1g+20g=21g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m溶液=m溶液1十n(Na)-m(H2)=51g+11.5g-0.5g=62g

则VaOH的质量分数w= m(NaOH)×100%/m溶液=21/62×100%33.9%

2.用铂作电极电解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一段时间后溶液浓度变为11%设在实验过程中水没有蒸发,

1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阴极和阳极的总反应;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共有多少体积?

解:①阴极和阳极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用铂作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阴极反应:

2H++2e=H2↑;阳极反应:4OH--4e=2H2O+O2↑。总反应方

程式为2H2O(电解)=2H2↑+O2↑。

2.②计算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设电解水的质量为x。

电解后溶液质量为100g-x,且电解后溶液浓度变为11%,则

100g×10%=(100g-x)×11%,

10g=11g-0.11x,0.11x=1g,

x=100g/11

根据2H2O(电解)=2H2↑+O2↑,

n(H2O)= 100g/11/18g/mol= 50/99mol。

由化学计量数可知,

n(H2)=n(H2O)= 50/99mol,

n(02)=1/ 2n(H20)= 25/99mol

气体总物质的量:n=n(H2)+n(O2)=50/99mol+25/99mol=75/99mol

在标准状况下,V=nVm

(Vm=22.4L/mol),V=75 /99mol x 22.4L/mol=75×22.4L/9916.8L

八.1.有甲烃和乙烃:

1如都完全燃烧,在各自用量均为2240ml时,则放出的CO2和水的……状况;

2各自都可备320克5%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所完全吸收,吸收后,溶液都增重5.6克;

2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水作用,其生成物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但甲烃与乙烃在与水加成后氧化后的产物都不相同,甲烃的产物可做出银镜反应,乙烃则不能。

试判断:1甲烃、乙烃的结构简式;

2两种烃有何关系;

3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在一定条件下,加入铁发生反应的中有关化学化应方程式,并指出铁粉的作用

①乙酸;②苯和溴的混合物;3 硝基苯与盐酸混合物

解: 1.推断甲烃、乙烃的结构简式:

计算烃的物质的量:在标准状况下,2240mL气体的物质的量

n=V/ Vm=2.24L/2.24L/mol= 0.1mol。

分析与溴的反应:320克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溴的质量

m(Br2)=320g×5%=16g,物质的量

n(Br2)= m / M =16g/160g/mol =0.1mol。因为0.1mol烃能与0.1 mol Br2完全反应,说明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为单烯烃。

确定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吸收后溶液增重5.6g,即0.1mol烃的质量为5.6g,则该烃的摩尔质量M=m/n=5.6g/0.1mol =56g/mol。

设该单烯烃的分子式为CnH2n,则

12m+2m=56,解得:n=4,所以分子式为C4H8。

根据氧化产物性质确定结构:

甲烃与水加成后氧化的产物可做银镜反应,说明加成后产物含有醛基,那么甲烃为CH2=CHCH2CH3(1-丁烯),其与水加成生成CH3CH2CH2CH2OH,再氧化生成CHCH2CH2CHO,能发生银镜反应。

乙烃与水加成后氧化的产物不能做银镜反应,说明加成后产物不含有醛基,那么乙烃为CH3CH=CHCH3(2-丁烯),其与水加成生成CH3CH(OH)CH2CH3,再氧化生成酮类物质,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两种烃的关系:

甲烃(CH2=CHCH2CH3)和乙烃(CH3CH=CH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碳-碳双键位置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3.写出有关化学方程:

甲烃(1一丁烯)的反应:

燃烧:

C4H8+6O2 点燃 4C02+4H20

与溴加成:CH2=CHCH2CH3+Br2→CH2BrCH2CH3

与水加成:CH2=CHCH2CH3+H2O H+ CH3CH2CH2CH2OH

氧化:2CH3CH2CH2CH2OH+O2 Cu,△ 2CH3CH2CHO+2H20

乙烃(2一丁烯)的反应:

燃烧:

C4H8+6O2 点燃 4C02+4H20

与溴加成:CH3CH=CHCH3+Bm2→CH2CHBrCH3

与水加成:CH3CH=CHCH3+H2O H+ CH3CH(OH)CH2CH3

氧化:2CH3CHOH)CHCH3+O2 Cu,△ 2CH3COCH2CH3+2H2O

4.加入铁发生反应的相关问题:

①乙酸与铁:Fe+9CH3COOH=(CH3COO)2Fe+H2(铁粉作还原剂)

②苯和溴的混合物:

C6H6+Br2 Fe C6H5Br+HBr,铁粉与溴反应生成FeBr3,FeBr3作催化剂。

③硝基苯与盐酸混合物:一般情况下硝基苯与盐酸不反应,若在铁作催化剂等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一些复杂反应,但在中学阶段通常认为二者不发生化学反应。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中小学春秋假,浙江全省推行! 截至10月9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
四川小自考专业推荐——四川农业... 自考是成人教育学历提升的一种学习模式,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简称。其中,四川的自考政策相较更加稳定,以...
森亿智能董事平均年龄不到40岁... 瑞财经 刘治颖 9月30日,上海森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亿智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
千亿级赛道,Robobus 赛... 当全球的目光还聚焦在Robotaxi的商业化拉锯战时,一个更具确定性的黄金赛道正悄然崛起——自动驾驶...
亿元级基金,投向卫星通信龙头企... 近日,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02792.SZ)(简称“通宇通讯”)公告称,公司与深圳成电大为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