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段来自广西南宁的视频让无数家长坐不住了。视频里,不是孩子们欢快的课间活动,而是一名成年教师对多名小学生接连做出的飞踹动作。孩子们在操场上,像保龄球瓶一样被轻易踹倒,场面令人错愕又心痛。
据发帖网友称,被踹倒的学生“不低于十个”。这个数字,配上流传出来的画面,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怒火。
事情发生在10月10日上午,广西南宁江南区的一所学校。 光天化日,公共操场,一位本应是“园丁”的老师,却用最粗暴的方式对待着他本该呵护的幼苗。
事件发酵后,舆论哗然。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迅速的回应:
回应是迅速的,但我们的追问不能停止。
第一问:这是管教,还是暴力?
我们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理解管理班级的难度。但“管教”和“暴力”之间,有一条清晰的法律和道德红线。用脚踹向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学生,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已经远远超出了管教的范畴,是赤裸裸的肢体暴力。这种暴力行为,给孩子身体可能留下的是短暂的疼痛,但给心理带去的阴影,可能是漫长而难以磨灭的。
第二问: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安全吗?
学校本应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净土。当操场变成了“练武场”,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变成了施加暴力的来源,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个世界?他们又如何能安心地将后背交给学校和老师?
第三问:类似的“个案”,还要发生多少次?
事实上,近年来各种形式的“体罚”或“过激管教”事件时有发生。每一次,我们都希望是最后一次。但为什么类似事件仍会换一个地点、换一种形式再次出现?这恐怕不能仅仅归咎于某个教师的个人情绪失控,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教师压力管理、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惩戒的边界等问题,更需要被拿出来严肃讨论。
我们不能让这件事,止于一份“通报”和“处理”。
我们期待一个公正、透明的调查结果,对涉事教师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但我们更希望,这次事件能成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次深刻警醒:
保护每一个孩子,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转发起来,让关注和理性的声音,成为推动校园环境真正改善的力量!我们必须确保,把孩子送进校门的那一刻,内心是踏实而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