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购买”还是“变相强制”?
近日,东湖中学某初三班级家委会
在家长群内组织统一购买
教辅资料的行为
引发了部分家长的不满
一起来关注
家长反映
东湖中学某初三班级家委会在家长群
组织购买课外辅导资料
近日,奥一新闻关注到,有家长在社交媒体发帖反映东湖中学某初三班级的家委会在家长群中组织家长统一购买定制课外辅导资料。
据该家长描述,家委会虽称此举是“经与老师及家长商议后自愿购买”,但实际上带有一定的强制倾向,或有“道德绑架”之嫌。该家长进一步表示,初三学生课业压力已较大,不提倡再增加课外负担。此外,家委会近期还计划组织军训并另行收费,让部分家长感到经济压力。
该家长质疑,学校老师为何未对家委会的此类行为加以规范和制止,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
图源:发帖家长
教育局回应
该行为属家委会自发组织
已对家委会此类行为予以纠正
学校已第一时间与相关家委会成员沟通,指出问题并予以规范引导,要求严格遵守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规定。同时,学校将在家长群中进一步重申教辅资料使用规范,明确学校不组织、不推荐、不代购任何非审定教辅材料,切实维护家长与学生自主选择权。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指导各校加强家委会工作引导,强化政策宣传,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持续营造健康、规范、透明的家校共育环境。
···
广东省教育厅此前
已对教辅进校作出明确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家长经济压力,广东省教育厅于今年9月印发相关通知,明确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要求,建立科学分类、严格规范、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管理体系。
在初中阶段,广东省已完成新一轮教辅评议工作,并发布《广东省初中教辅材料评议目录》。目录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9个学科的同步练习册、寒暑假作业和毕业年级考试辅导类等3类教辅材料,通过定印张、限定价格,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
在教辅选用上,新政策改变学校被动使用的弊端,把教辅材料的选择权同步下放到各学校。
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是教辅材料的选用主体,由县区在省评议目录中每个学科推荐2个版本供学校选择使用,学校选择1个版本使用;学校如认为县区选用的版本不适合本校的学情,也可在省评议目录中另外选择1个版本推荐给学生使用。
但始终要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要求,而且选用过程需公开、公平,选用结果需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在学校公示推荐目录,接受家长监督。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也明确要求,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组织征订、代购省教育厅初中评议目录外的其它教辅材料。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要求,不得超出规定的学科、品种、年级范围征订教辅;不得以“补充练习”“校本教辅”等名义变相征订多种教辅材料。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机制,规范教辅材料推荐、代购、使用各环节,针对违规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及从推荐、代购中牟利等各种违规行为,加大监管力度。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