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获取「全学科面试课」全方面学习教资面试✊
本文收藏+转发价值
☆☆☆☆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笔试练习题(10.11)
每日一练
科目一(1-3)
1.小新将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他制作了一个PPT,若要在PPT每一页右下角的同一位置放上学校的校徽,需要使用( )。
A.讲义母版
B.幻灯片母版
C.标题母版
D.备注母版
2.在幻灯片母版中不能实现的操作是( )。
A.设置所有幻灯片的文本格式
B.在所有幻灯片中添加统一的Logo
C.插入和删除占位符
D.调整幻灯片中的图片
3.信息技术老师给了小明一个IP地址:192.168.9.*57,其中“*”位置的数字有些模糊,那么“*”位置的数字可能是( )。
A.2
B.1
C.4
D.3
科目二(4-10)
4.以下适用于学校选拔优秀人才的评价方式是( )。
A.绝对性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5.“不陵节而施”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6.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偏科现象的评价属于( )。
A.发展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相对评价
7.初一5班的班主任要求每次考试结束返回试卷后,学生都需要对试卷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不足之处和进步之处进行评价。一个学期后,班上同学都形成了大到试卷,小到练习题都能自我分析优缺点的习惯。这属于( )。
A.学生自我评价
B.教师评价
C.同伴评价
D.档案袋评价
8.用一个测验去测量同一群人在不同时间里所测得的分数几乎是相同的,这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 )。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标准分数
9.编写中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课程表
10.
语文课堂上,学完朱自清的《背影》后,教师抛出问题询问学生,“父母对你们好不好”,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回答;教师进一步问道,那大家有没有对父母进行过报答呢,学生们在惭愧之余,开始设想自己如何回报父母,课堂气氛渐至高潮……
问题:
试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视角对此案例进行分析。(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PowerPoint模板分为三类,分别是讲义母版、幻灯片母版和备注母版。如果想在PPT中每一页放同一张图片可以使用幻灯片母版进行制作。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幻灯片母版。幻灯片母版用来设置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灯片的文本格式,如字体、字形或背景对象等,A选项正确。幻灯片母版可以统一修改文稿中所有幻灯片的外观,B选项正确。幻灯片母版中默认包含5个占位符,可以增加或删除,C选项正确。幻灯片母版只能调整在母版中插入的图片,不能调整幻灯片中的图片,D选项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是D。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IP地址是由32个二进制位(bit)组成,常用“点分十进制”方式来表示,即将IP地址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以十进位制数(0-255)来表示,各个数之间以英文圆点来分隔,为了每个字节不超过255,故本题选B。
科目二(4-10)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分类。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故答案选D。
A选项,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宜用于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
B选项,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C选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ABC选项均不符题意,故此题选D。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故本题选择B。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如文理偏科等。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题干中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分析,总结出优点和缺点,是一种自我评价。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教师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故本题选择C。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该教师遵循教学过程中的规律,遵循了教学原则,合理运用了教学方法,形成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值得学习。
首先,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该教师遵循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材料中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发挥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然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父母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是如何回报的”通过讨论让学生获得了良性情感体验和品德认识,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我们要回报父母,所以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其次,从教学原则的角度看,该老师的做法符合启发性原则的要求。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知道报答父母,所以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最后,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该老师合理运用了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材料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反复问答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既遵循教学规律,又能依据教学原则灵活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更高效,促进学生积极全面的发展。
为了了解大家的水平从而为大家准备更合适的试题,请一定要做题反馈呀~比如:教资2题错选A。
教师招聘每日一练笔试练习题(10.11)
每日一练
1.和幼儿园儿童交流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说“太阳公公”“白云姐姐”“小草妹妹”等等,这体现了儿童在前运算阶段的( )特点。(单选)
A.泛灵论
B.自我中心
C.集体独白
D.思维不可逆性
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处于( )时期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喜欢自己动手,不愿意完全依赖别人。(单选)
A.信任对怀疑
B.主动对内疚
C.勤奋对自卑
D.自主对羞愧
3.某学生在做完题后总要跟同学对答案,一旦答案不一致,他就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不能坚持自己的答案。这说明该学生的认知方式是( )。(单选)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反思型
D.冲动型
4.小红6岁就学会了1000个汉字,而小华9岁才学会1000个汉字,这体现了个体智力的( )。(单选)
A.结构差异
B.发展目标差异
C.发展水平差异
D.发展方向差异
5.小斌每次洗手时都是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地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者中途被中断了都要重新开始,为此耗费大量时间,小斌的这种表现属于心理障碍中的( )。(单选)
A.人格缺陷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6.网络上所报道的校园欺凌现象层出不穷,学校老师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质,需要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大致可以分为( )。(多选)
A.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德育渗透
C.班主任工作渗透
D.心理辅导
7.下列( )属于场独立型学生的特点。(多选)
A.心理分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人格自主性
B.喜欢独立思考,不易受暗示
C.社会敏感性和社会交往技能偏高
D.一般偏爱自然科学
8.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 )(判断)
9.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这种学习策略被称为系列性策略。( )(判断)
10.小学三年级女孩萌萌从小就是父母长辈中的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后来父母生了二胎,对萌萌的关注没有以前多了。这时候萌萌变得很不开心,无法用心学习。她认为是弟弟夺走了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掐她弟弟,认为弟弟消失了她就能重新得到爸爸妈妈。
分析这个材料,探讨下我们如何帮助萌萌健康成长。(材料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此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特点。A项泛灵论也叫万物有灵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幼儿园儿童说太阳公公、白云姐姐,赋予太阳、白云等事物生命。故本题选A。B项“自我中心”指儿童只能站在自己角度思考问题;C项集体独白指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地说着,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真实的相互作用或者交谈;D项思维不可逆指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推。ABCD都属于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特点,题干表述符合泛灵论的特点,BCD与题干不符。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儿童处于婴儿期(0~1.5岁),面对的冲突是信任—不信任,所谓信任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养育者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儿童早期(1.5~3岁),面对的冲突是自主—羞怯、怀疑,这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学前期(3~6岁),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这阶段,个体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学龄期(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根据题干描述,本题选D。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赫尔曼•威特金把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A项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B项,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杰罗姆•卡根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C项反思型又称为沉思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倾向于进行深思熟虑的、计算的、分析性的和逻辑的思考,往往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D项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就做出反应。题干中,这个学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属于场依存性,故本题选A。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智力差异。A智力结构差异指智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智力成分的不同结合,就构成了智力结构的差异。B为干扰项,排除。C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指的是智力有高低的差异。智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常态分布。D为干扰项,排除。根据题干表述,小红6岁学会了1000个汉字,而小华9岁才学会了1000个汉字,表明小红的智力水平发展较小华高,体现的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故此题选C。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人格障碍有许多类型,例如依赖型人格障碍者有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决策和接受责任,有自我否定的倾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B焦虑症是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C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的表现: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D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小斌的症状属于强迫行为。
6.【答案】A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所以,ABCD均正确。
7.【答案】AB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场独立型学生的特点。选项ABD,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思维力、认知变通能力和人格自主性;在理性思维方面较为出色,较容易完成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分和重新组织材料的任务,喜欢个人钻研、独立思考和学习,不易受到暗示,自信心、自尊心强,偏爱自然学科且自然学科成绩较好。选项C,场依存型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社会交往技能偏高。综上所述,本题选ABD。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分为了八个阶段,其中青年期面临的冲突是统一性对角色混乱。同一性是指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该站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系列的感觉。题干描述符合自我同一性概念,故说法正确。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认知风格的分类。系列性策略的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提出的假设一般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括一个属性,也就是说从一个假设到一下个假设是呈直线的方式进展的。整体性策略的学生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设计若干属性,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故题干错误。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材料中萌萌的情况是典型的适应不良问题。主要原因是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自身认知不成熟导致的。
首先,萌萌的父母在萌萌小时候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典型的放纵型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表现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唯我独尊等性格特点。在父母有了二胎之后,由于萌萌所处环境前后反差过大,因此引发了适应不良。其次,萌萌的问题也与其自身认知发展不成熟有关,三年级的孩子尚不能理性客观地看待二胎问题,因此会错误地认为弟弟夺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针对萌萌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萌萌健康成长:
①加强亲子沟通。父母应积极与萌萌沟通,帮助萌萌正确看待这件事,可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其形成合理认知;
②注意萌萌的危险举动。应当及时制止萌萌趁父母不注意掐弟弟的行为,避免出现严重后果,采用惩罚和奖励结合的方式帮助萌萌塑造良好行为模式;
④增进萌萌与弟弟之间的情感,引导萌萌爱护弟弟,构建和谐的姐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