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撰写
策略与指南
2025年9月23日晚,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简历撰写策略与指南”主题讲座在教四101教室成功举办。
本次讲座邀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建筑大学职涯教研室主任贾海燕老师。贾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简历撰写的核心逻辑与实用技巧。没有参与现场讲座的同学不要气馁,下面是整个讲座的干货总结,速速来get吧!
01
简历底层逻辑透析
贾老师从底层逻辑入手,帮助同学们理解简历的本质。
1.明确求职岗位类型
岗位可分为学术型、专业型、社会型三类,简历内容需根据岗位类型进行调整。
2.明确能力要求
3.梳理能力结构
将自身经历与能力要求匹配,形成有条理的能力展示结构,突出与岗位相关的优势。
02
AI加持的简历撰写攻略
1.框架模板
(1)版式设计简约:避免花哨,突出重点信息;
(2)体现职业能力:通过经历展示专业素养;
(3)满足客户需求:以招聘方视角优化内容;
(4)注重细节设计:格式统一、排版清晰;
(5)探索助于效率提升的工具:如AI辅助写作工具。
· AI可辅助优化简历语言和结构,但需用户提供精准指令(如具体经历描述、岗位需求),逻辑清晰是关键。
· AI工具可用于职业方向探索,但需结合人工判断筛选信息。
· AI无法替代实习积累和成果沉淀,中低年级学生应更关注实践经历而非依赖写作技巧。
2.爱好特长/技能证书
(1)爱好不是瞎写的,应结合岗位需求有选择性地展示;
(2)特长要和结果/目标相联系,例如企业要求“身体健康”,可评估自身运动经历并量化成果。
3.岗位需求分析与简历适配
(1)明确目标岗位的具体要求(如地域、机构类型、能力倾向),细分方向后针对性调整简历内容;
(2)拆解招聘简章中的关键词(如“中共党员”“英语六级”),在简历中直接回应这些硬性条件;
(3)岗位能力分为专业型、社会型、管理型三类,简历需根据类型侧重不同经历(如科研项目或社团领导力)。
03
简历撰写注意事项
1.数据化表达提升说服力,如写明“处理130万条数据”“参与6次促销活动”,避免泛泛而谈。
2.教育背景中仅列出与岗位相关的核心课程和高分科目,无关内容可省略,突出重点课程和成绩。
3.避免一份简历投所有岗位,需根据机构性质(如公立学校、私企)调整内容顺序和重点。
本次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贾老师以亲切生动的讲解风格对简历撰写的底层逻辑、AI工具的使用技巧以及常见误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讲座结束后,贾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答。一份优质的简历,是求职路上的“第一张名片”,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本次讲座所学,精心打磨简历,提升求职竞争力,迈向理想的职业起点。
——以上分享仅代表嘉宾观点——
供稿:杨昕熠
编辑:聂亦斐
责任编辑:孙书瑜
审核:崔晶晶
本周招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