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语文,写好作文,这一直是学生和家长求解的重要学习命题。10月12日下午,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老师做客“少图讲堂”,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语文学习和文章创作的“真谛”。
插入链接
祁智老师被誉为孩子们心中的“故事大王”,他的作品《芝麻开门》《小水的除夕》等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这次来扬,他与孩子们分享《方一禾,快跑》背后的奇思妙想。
他告诉小读者们,写作一定要基于生活、合理想象、善用动词。以跑步为例,跑不是核心动词,如何跑才是关键。“我迈的是大步,半米多的一点,跑的时候还听到了风的声音,我想把步子迈的更大一点,但是又怕跌倒……”在互动中,他设置了孩子奔向冰激凌的场景,让他们记住并写下跑步的过程,通过过程描绘那一刻的心情。
插入链接
在初学写作时,不少老师和家长总是让孩子尝试多用成语,祁智老师认为,多用成语的作文并不是好作文,反而会形成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印象。以写父亲生气为例,很多孩子喜欢用“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等成语,对于阅卷的老师来说,就是看不到场景,捕捉不到生动的画面,这篇文章就无法出彩。“我爸爸火冒三丈怎么写,我听到从楼底下传来了噔噔的脚步声,迅速浮到了上面,一下子声音就到门口了,爸爸回来了!你作文为什么写不长,你用四个字成语怎么写的长,你要把四个字变成四十个字、四百个字,你要把成语翻译成形象、翻译成画面……”生动的过程描写远胜于四个字的成语概括。
插入链接
插入链接
对于语文学习,祁智老师认为,不管是教还是学,都必须跳出字、词、句的简单传授与学习,要着眼于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语文素养的提升、知识结构的链接。“老师在讲,家长在辅导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二年级下册有“两个黄鹂”,三年级下册有“迟日江山丽”,五年级下册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六年级下册有《春夜喜雨》。这四首诗都是同一时间763年,都是同一地点成都和成都的乡下,都是同一事件安史之乱结束或者就要结束,都是同一个人都是杜甫,这就叫融会贯通。我们现在讲整本书阅读,要把语文书学好,就要把语文书的十二册当成整本书来阅读。”读懂每一篇文章、每一首古诗背后的历史背景、人文情感和蕴含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插入链接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万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