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老师对娃好,这三件事不要做
创始人
2025-10-14 10:57:54
0

这里是超实用的二条

每篇解决一个育儿小问题,当好妈妈,当好自己~

娃上学后,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很多父母会因此而焦虑烦恼,不知道究竟怎么跟老师沟通,才能:

既不得罪老师,又不委屈了娃、并且还要、既充分表达出对老师工作的支持又有理有据说清楚自家娃的个性特点,让老师充分理解?

对于有点慢热,甚至还有一点点社交恐惧的人,这些“功课”更重要。

来简单说说不要做的:

1、不要在老师面前说孩子坏话,或用老师来恐吓孩子

为了让孩子在学校配合老师,有时候,我们会无意中把这样的话挂在口头,比如:

你不好好写作业,回头我要向老师告状;

开学了带你去见老师,老师肯定批评你;

……

孩子不会因为恐惧老师而“认真学习”,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孩子自发喜欢学习、向往去上学,所谓学霸,都是热爱学习的,应该没有一个学霸是因为害怕老师,才得到成绩好的吧~

那怎么让娃喜欢上学呢?

刚升学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孩子,可以和他们聊聊“长大”的意义。毕竟幼儿园/小学可不是所有人都能上的,那是长大了才可以去的地方。

多聊聊“厉害”的意义,小学和幼儿园有啥不同?小学可以学到更多厉害的本事,比如,像动画片里无所不知的白泽那样懂很多;比如,你现在会写自己名字了,上学后就像妈妈那样可以写更多的字了。

提醒孩子想到这些赋能的人和事情,想到这都是上学期间发生的,那么自然对于上学这件事就充满了期待。

2、不要脑补老师的行为

千万不要自行脑补老师一定会怎样怎样……

老师在班级群里说一句:请家长们注意不要给娃水杯里带饮料,就带白水来学校。

不要脑补:这一定是在说我家娃,他就是不爱喝白水,我放了一点柠檬汁和蜂蜜被老师发现了,然后就开始焦虑。

老师偶尔发了班级的照片,一看自己娃怎么老在角落,立马脑补:这是老师不重视我家孩子啊!

凡是老师没有点名的,就不要对号入座;

但凡娃没有回家反馈说老师对我不好,也不要凭借班级群中的一张图片,或者和老师沟通的中的某一句半句话,就揣测老师的态度,如果真的非常怀疑,非常需要求证,那不如干脆在适当的时候私下找老师核实。

小D上学这么多年,我发现,家校合作愉快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点:我们家长不妨拿出自己在工作中与客户或者同事们沟通的那种专业姿态和沟通礼仪,首先树立起做父母的专业态度。

不管老师(客户、同事)怎么样,我以一个专业的态度对待这个老师(客户、同事),我相信这个老师也会用专业的态度来对待我。

我并不一定非要老师喜欢我,但是老师看到我这个家长具有专业的沟通水平,他应该也不会轻视我包括我的孩子。

3、不要过度热情

如果是刚认识新老师,我们一上来就过度热情,失去界限感,这也不是太合适的。

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良好的边界,不该打扰的时候不去打扰,需要打招呼的时候,适当表达一下,如果老师有进一步反馈,再考虑推进,没有反馈就不要着急,理解老师可能非常忙碌。

有了这个“不过度打扰”的前提,再和老师的沟通、相处和合作,关系会自然而然地慢慢变密切起来。

再来说说可以做的:

首先,还是要判断老师是否忙,如果方便的话,分享给大家4个日常沟通小技巧。

1、当我向老师求助时

我每次去之前都会做一些准备,尤其是“嘴笨”的父母,一定要提前打好腹稿,提高沟通效率。

我一般会使用5W1H的方法来阐明小D的主要问题:什么时侯、什么地点、谁、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简洁有逻辑,还能有具体例子说明。

比如小D某天,在操场上被某个孩子“打了一拳”了,并且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小D觉得这个孩子是故意欺负人,作为家长我觉得有必要沟通一下。

事情说清楚以后,老师可能就会给我们一些反馈。

下面这点特别重要,凡是老师给予了我建议的事情,我一定会及时和老师反馈,基本上都会涵盖以下三点:

①根据上次讨论的,我做了什么?

②小D出现哪些变化?

③我的反思感悟是什么?同时希望老师在课堂可以怎样配合?

比如,根据上次与老师的讨论,那个孩子追打小D可能是因为特别想跟她玩,但是小D并不愿意。

我与小D谈过以后,她觉得可以尝试跟对方沟通一下,多说说话。

我因此想到,孩子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可能与成人的并不一样, 更有耐心地去倾听和观察孩子们真正的需求,是很重要的……

和所有团队管理本质一样,我始终相信激励人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对于老师来说,当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塑造一个小生命,甚至影响一个家庭时,这种成就感会最大的。

2、当我提建议时

很多父母本来是想请老师帮助,一张口可能就会说:“您可不可以……或者,老师你应该****”

我自己的一个经验是,每次给老师提建议时,把“你”开头换成“我”开头,这样就会少了很多冲突感。

“老师,你们去操场玩的时候应该多看着点我儿子”,这句话的火药味就很重;

不妨可以这么说“老师,我挺担心我儿子每次操场自由活动时间都玩疯了磕碰,是不是。”效果就会好很多。

当我们用“我”开头时,我们传达的是,我作为家长是第一责任人,我是来寻求合作共同帮助孩子,而不是指责问题。

3、当老师向我“告状”时

我见过不少家长,老师打电话来说,“你女儿又上课不守纪律了”;

通常的反应就两个:要么辩解,“我女儿在家蛮好的啊”;要么道歉,“对不起老师,给你添麻烦了”。

但这两个回复对于教育孩子都是没有建设性意义的。

我会先深呼吸一下(老师来告状,谁都不愿意遇到),然后尝试澄清,“能具体和我说说,你指的不守纪律的表现是哪些?”

这样的一句问话,我们可以了解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自己的孩子自己是最清楚的;有时老师就只有笼统的一句“不守纪律”是不知道自己孩子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

当我们知道具体发生的时间地点后,也许我们就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而且这样的提问让我们和老师的对话重点转移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做”,把老师拉入了共同教育的三角关系中。

教育并不是为了孩子的过去,而是塑造孩子的未来。

4、当我想表达不同意见时

和老师总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你觉得老师这么做不对,你认为孩子应该这样……这都非常正常。

我经常会把这作为一个特别好的契机,和老师进行思想碰撞;

这个过程中,我和老师都能更好了解对方,我也让老师更好了解小D。

但有时,很多事情的“不同”并不是绝对的对错,而且我是一直相信并且尊重老师的专业性的。

因此,在提不同意见时,我会特别注重表达事实,而不是观点。

当我们所表达的事实足够清晰精准时,老师自己也会有结论和解决方案。

我经常会说的是,“我观察到。。。”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而不是“我认为……”。

从家长的角度,提供一个不同于老师的观察视角,提供了一些细节帮助老师更好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越多,老师也就更能对症下药。

最后,再说几句掏心窝的。

我从不否认每个职业都会有“不好”的人,但如果我们没有去尝试,就下了定论,这是挺悲惨的。

这是一种不再相信,又无力改变的“受害者心理”。

而我始终相信,每个角色都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being professional),家长这个角色也不例外。

打造和老师的沟通渠道,回到根本就是:我们首先需要去展示自己做家长的专业度。

当一个人足够“专业”,哪怕真的是“不喜欢”你的人,也绝对不敢轻视你

我写了3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问题我没来得及回复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东航“空中快线”实现Wi-Fi... 记者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获悉, 2025年10月11日起,中国东方航空再次对“空中快线”Wi-Fi服...
刘秋:永远做学生的“刘妈妈”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任梓溪 “张九龄的《题谢公楼》,将客家米酒的色香味完美...
曹德旺:我最聪明的选择就是,选... "683分,居然选了福耀科技大学!" "这分数,可以去顶级985、211了,为什么来民办高校?" "...
法考A证与C证:不是“优劣之分... 同样是法考通关证书,A证和C证常被考生拿来比较,有人觉得A证“含金量更高”,有人担心C证“限制太多”...
童心向党 歌声嘹亮——鄂尔多斯...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9月30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六小学以“童心向党 歌声嘹亮”...
众多教育专家齐聚山文 共谋职业... 10月12日,山东省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暨高质量发展智库成立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在山东文化...
驶向深蓝!福建舰海试告捷 三型... “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开展首次航行试验,并完成三型舰载...
A股冲高回落,沪指半日微涨0.... 10月14日,大盘跳空高开后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领跌。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涨0.21%报3897.5...
【完整版】2025年同等学力申... 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结束后,在学员及各位热心小伙伴的帮助下、在教学教务组加班加点的辛劳下,新阳...
演员马苏,解锁新身份!网友:她... 演员马苏,解锁新身份!网友:她终于回来翻盘了!演员马苏“解锁”新身份!她将作为【第十一届文荣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