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撤销本科专业名单及高校公示信息显示,多所高校已终止艺术学本科教育,这一调整精准呼应《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 “淘汰不适应发展专业”的政策要求。
内蒙古大学现设本科专业一览表显示:截至2023年,视觉传达设计等6个艺术类专业已全部停招。这标志着内蒙古大学的艺术学本科教育正式终止。
同样全面停招艺术学的,还有辽宁理工学院。依据该校2023年发布的专业设置情况统计表,环境设计、动画2个艺术类专业已停止招生。
2025年,艺术类专业出现在多所高校的撤销、停招专业名单中。
9月16日,同济大学信息公开网发布学校2025级本科停招专业名单,分别是:海洋科学、汽车服务工程、物流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第二学士学位同步停招)、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图源:同济大学招生信息网
专业撤销的趋势非一朝一夕形成。
在过去10年,有876个艺术类本科专业被撤销,数量占所有撤销专业的13.5%。且艺术学门类的撤销专业占比在所有学科门类中位列第四,仅次于工学(31.8%)、管理学(17.9%)、理学(14.9%),大大超过文学(9.1%)。
内蒙古大学撤销的艺术类专业数量最多,高达15个。河北师范大学、辽宁财贸学院分别撤销了10个艺术类专业。
从高校类型看,85所师范院校成为"主力军",占撤销高校总数的近1/5,其次是38所科技类、36所理工类院校。
单个高校中,内蒙古大学撤销15个艺术类专业,河北师范大学、辽宁财贸学院各撤销10个,调整力度可见一斑。
就业率低是师范院校撤销艺术类专业的直接原因。
2024年,山东省公布了11个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清单,其中艺术学占了9个。具体为:戏剧学的就业率仅为30%,漫画的就业率只有31.82%,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戏剧影视导演等多个专业就业率低于50%。为了响应教育部“对本地区就业率过低、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要尽快调整”的要求,高校逐渐撤销就业率低的艺术类专业。
与学校的自身定位不符合是工科院校撤销艺术类专业的直接原因。
工科院校设立艺术类专业,很容易陷入“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尴尬处境,甚至学生也会产生“我为什么要来一所工科院校学艺术”的疑惑。且资源有限,学校想要整合资源、发展优势学科或新增专业,不得不先拿艺术学等边缘学科“开刀”。
1、瞄准交叉赛道
优先选择艺术+科技/产业/健康交叉专业,这类专业是高校重点新增方向,如中央戏剧学院的数字戏剧、中国传媒大学的智能影像艺术、上海交通大学的人居设计等,四川美术学院与电子科技大学“艺术+电子信息技术”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也要重点关注!
明确避开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这种撤销率高的传统纯艺术专业以及非艺术特色院校的边缘艺术专业。
2、强化双核心能力
文化课保底,专业课提质。
3、精准匹配院校
首选两类院校,艺术特色院校或工科强校的艺工交叉专业,这类专业资源集中、定位清晰。
4、预留备选路径
跨方向备选。兼顾艺术+实用方向,如音乐科技、舞蹈治疗等,这类专业对接健康、文旅等刚需领域,抗风险能力更强。
考生需要多关注教育部、目标院校招生网或直接咨询阳光生涯专业老师,跟进新增专业公示(如2025年新增的虚拟空间艺术等),以便及时调整报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