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为啥孩子还是学废了?”
创始人
2025-10-15 08:18:19
0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接力,出国读书只是接过了第一棒。但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家庭发现:

孩子跑进了名校,却没能跑出赛道

入学那天全家都在朋友圈刷屏,三年后,却在找实习、求工作、办身份的过程中频频“掉线”——

签证政策突然收紧,OPT期找不到对口工作,H-1B抽签失败,转学转专业又晚了两步……一张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终究无法替孩子抵达未来。

而所有这些后果,往往都源于同一个被忽视的选择:那个你以为只是“跟着热度走”的专业。

这些年,很多人隐隐约约有了这样的错觉:

出国留学,不再像从前那样“划算”了。

不是不优秀——孩子进了藤校、进了G5,甚至比当年爸妈留学时更拼、标化更高、刷履历更早。可一走进求职市场、移民政策,才发现:

天花板变低了,门槛却变高了。

2025年,我们看到这些信号同时叠加:

  • 人数在变少:8月赴美学生签证下滑19.1%,印度签证数量暴跌44.5%,这是过去十年里最冷清的入学季之一

  • 政策在变紧:白宫递交《高校学术卓越契约》,要把本科国际生比例压缩到15%以内,单一国家不得超5%,并正式取消D/S“自动身份维持”制度。

  • 学校在“调结构”:UCL直接砍掉200多个CAS名额,英国研究型大学联盟呼吁“减少硕士留学生”,澳洲顶尖大学把招生指标分配给偏远校区……

  • 就业在失速:超过三成留学生OPT期未找到对口实习,AI岗刷掉了非CS专业生,H-1B中签率跌破15%,而加拿大/澳洲也开始“发完学签不给工签”。

3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一项行政令,要求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推动教育部的关闭,将教育管理权归还各州。

而最让家长感到焦虑的是:

这些变化并不体现在申请阶段,而是潜伏在你录取后的每一步里。

你以为上岸了,其实才刚上船。

你以为选专业只是“兴趣优先”,其实它决定的是未来5年的签证、7年的就业、10年的身份——甚至能否留下。

一个爸妈都在体制内的家长说:

“我孩子进了TOP10大学、也算是‘别人家的孩子’,可最后找不到对口工作、也拿不到绿卡,回国做了在线教育运营……说不遗憾是假的。”

另一个陪读妈妈的心声是:

“我们当年是能‘选了再说’的一代,现在的孩子是‘选错就完’的一代。”

这一届家庭,正在集体面对一个现实:

不是你不努力,而是努力开始变得“不对称”了。

  • 有些专业:毕业3个月就能找到工作,连实习时长都能折算为移民加分;

  • 有些专业:名校硕士读完,甚至回国也找不到对口,只能“再升个学”或者“转赛道从头来过”。

区别从哪里来?

不是GPA,不是文书,不是学校排名。

而是那个你在18岁、甚至16岁时就做出的决定——选什么专业。

?五年之后(2030):AI狂飙、绿电爆发、医学重构

未来五年,是几个风口变现的关键窗口期。

过去只是实验室概念,如今已快速落地成“找实习能对口、毕业就能上岗”的真产业。

1)AI催化下的全产业重构

  •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CS/AI):不仅是编程语言更新迭代,更是生成式AI对金融、艺术、营销、教育等的重塑。

  • 数据科学/Data Analytics:企业、政府、医疗、教育无一例外都要数据驱动;多个国家将其纳入“紧缺职业清单”。

2)“绿领”专业大逆转

曾经被调侃为“四大天坑”的生物、生化、环境、材料,在碳中和与绿色转型时代摇身一变,成为最吃香的“绿领金矿”:

  • 环境工程/可持续设计:美国绿色就业5年增长90%;澳洲将其列入“2050绿色支柱”;

  • 材料科学:锂电池、氢能源、储能、再生塑料、新型建筑……全靠“材料学革命”撑底座;

  • 化学与生物化学工程:药物合成、绿色催化、食品替代、碳捕捉——每一项都直通未来工厂。

3)与人有关的学科正在被“更新定义”

  • 医学+健康科学:从精准医疗到老龄化照护,公共卫生、康复治疗、心理健康正成为国际校重金投入的焦点;

  • 教育科技/EduTech:AI辅助学习、远程教学系统、高等教育平台开发,正在撬动“下一代教育”。

这些专业共同点:不是“今天爆火”,而是“刚起飞、有岗位、有移民优待”。

?十年之后(2035):国家战略与技术底座决定命运

十年之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成型的时间节点。那个时候,真正稀缺的将不再是“好大学”,而是能支撑国家命脉的专业人才

以下方向,将决定一个国家的产业高度,也决定个人的天花板:

  • 集成电路与芯片工程中美欧日全数押注的“科技护城河”,芯片设计、封装工艺、EDA工具是未来的“工程清北”;

  • 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系统未来世界不是“多劳力者胜”,而是“自动化最优”;

  • 空天技术/低轨卫星通信/遥感科学中国、美国和欧盟皆在投入,未来将出现新一代的“轨道级”工程师;

  • 合成生物与医药工程从食物替代到疫苗开发,未来不是生物技术的“应用”,而是“结构重建”。

这不是预测,这是各国五年规划、财政支出和教育资源早已“投票”的事实。谁在十年前入场,谁将在十年后成为控制台前的主角。

?二十年之后(2045):不确定的未来,更需要确定性的底层能力

再往前看,我们必须承认:没人能真正预测2045年的产业形态

但如果你看过OpenAI的进化速度,SpaceX的火箭计划,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实验,Google DeepMind的蛋白质折叠预测……你会知道:

未来二十年的颠覆,才刚刚开始。

  • 可能量子计算真的成了算力底座;

  • 可能AI和生物大脑协作成为新范式;

  • 可能地月空间成为新的能源战场

  • 也可能,一场大疫病或气候灾难,重塑全球产业布局。

图片来自:范文南作品《中国2098》

这些未来没有人能预测,但孩子今天学的专业,却可能是他敲开未来大门的那把钥匙。

第一句:别再只看“热”,要看“缺”

商科/传媒/社科确实热门,但工程、计算机、数据、生物、护理、绿色能源……这些专业才是全球紧缺的对口岗位。

你看的不只是热度,而是:它有没有“稳定实习”与“签证优待”?

第二句:底层能力比热情更重要

兴趣是起点,但底座才是支撑。专业结构要有可迁移性

CS+金融、心理+AI、设计+交互、教育+数据……这种复合型人才,才是未来“不可替代”的人。

第三句:早规划,才有节奏感

真正能留下的,不是最优秀的人,而是最早对齐节奏的人。申请—课程—实习—身份,每一步都不晚,每一步都能连上。

很多家庭都以为,孩子拿到录取就完成了留学的80%。但现实是:

  • 申请 ≠ 能毕业

  • 毕业 ≠ 能就业

  • 就业 ≠ 能留下

而未来的身份红利、就业窗口、学科清单,都留给那些从一开始就踩准节奏的人

你还在问孩子该不该出国,其实该问:我们规划够了吗?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安卓系统360卫士软件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里的安卓系统越来越强大了?不过,再强大的系统也难免会有小瑕疵,这时候,一款靠谱的卫...
美洛杉矶县因联邦移民执法行动宣... △资料图 据央视记者消息,当地时间10月1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官员当天投票决定,因持续的联...
安卓13系统介绍视频,新功能与... 亲爱的读者们,你是否对安卓13系统充满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却又苦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别担心,今天...
重庆2025成人高考专升本专业... 重庆2025成人高考专升本专业一览表 1、重庆工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 2...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权威... 制图:张丹峰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
清华附中大兴学校落地北臧村镇 ... 央广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记者 庞婷)近日,清华附中大兴学校新建工程获得市级立项批复。学校将落地北...
安卓虚拟系统怎么删除,安卓虚拟...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安卓手机里装了好多虚拟系统,用着用着就发现有些系统实在是不太需要了,占用了太...
安卓模仿的是哪个系统,探寻其模... 你有没有想过,安卓这个我们每天不离手的手机操作系统,它模仿的是哪个系统呢?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奇怪...
安卓系统哪个游戏好,哪个游戏最...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里的游戏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宝藏,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安卓系统...
旧台式电脑安装安卓系统,轻松安... 你那台旧台式电脑是不是已经服役多年,性能逐渐力不从心,却又不忍心让它退役呢?别急,今天就来教你怎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