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皖美青年
付洁芳:让“语言的魔法”在田野绽放
从惧怕作文到书写人生
在付洁芳看来,语文课的真谛远超分数,在于教会学生运用“语言的魔法”认识自我、表达情感、连接世界。
为了治愈学生的“作文恐惧症”,她的课堂常常从一个橘子开始。“今天不讲课,咱们先尝橘子、说橘子。”她把橘子分给每个人,看着学生们剥橘子时沾得满手汁水,笑着说,“把你现在的样子、橘子的味道、心里的想法,像说悄悄话一样写下来,这就是最好的作文。”那天,平时写作文只凑字数的小浩,居然写了满满两页:“橘子皮剥开时会‘吱呀’响,橘瓣上的白丝像爷爷的白胡子,咬一口甜得像过年的糖......”付洁芳把这篇作文当成范文念,小浩红着脸低下头,却悄悄把作文本又翻了一遍——那是他第一次觉得,文字能把心里的感受说得这么清楚。
她更擅长用文本与学生进行深层情感沟通,用文学比喻给予温暖疏导。渐渐地,学生笔下的孤独感被“妈妈寄的毛衣很暖”“给爸爸打电话时他笑了”的句子取代,而付洁芳把这些变化悄悄记在自己的教学日志里。
如今,那条来自新疆的短信,连同孩子们点滴的进步,都被付洁芳仔细收藏。它们平凡如常,却汇聚成她九年坚守最扎实的注脚。教室外的梧桐叶落了又生,她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为乡村孩子铺就那条通往远方的路。
(安徽青年报记者/黄慧 通讯员/高继周 卢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