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9月26日,扶余市人民法院干警走进肖家乡第二中心小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以“校园欺凌识别与应对”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活动,用生动案例和实用方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法治“防护盾”。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身边同学被嘲笑、孤立的情况?”宣讲一开始,干警刘镇嶂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以互动提问的方式迅速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自然引入校园欺凌主题。不同于传统宣讲的枯燥理论灌输,此次分享全程“干货”与“实例”并重。刘镇嶂通过PPT展示多起真实校园欺凌案例,让抽象的“欺凌”变得直观可感,帮助同学们清晰认识到校园欺凌并非只有“动手打人”一种形式。
针对不同年龄段同学的认知特点,刘镇嶂进一步提炼出“故意为之”“反复发生”“力量不对等”“造成实质伤害”四大欺凌关键标志,引导低、高年级同学分别结合自身生活场景判断行为性质。这种分学段、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同学们清晰辨别欺凌行为的边界,为学会自我保护、勇敢对欺凌说“不”打下坚实基础。
课堂接近尾声,刘镇嶂以“平凡世界里的英雄”为主题,与同学们分享人生感悟并真诚寄语:“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取得优异成绩,更能一辈子坚守正直、永葆善良、拥有直面困难的坚强,做自己生活里的小英雄。”朴实的话语里充满深切期许。
宣讲结束后,专属答疑环节随即开启。面对同学们提出的校园欺凌应对困惑、日常学习生活难题,刘镇嶂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用专业知识和真诚态度为大家排忧解惑,最后还为每位提问的同学送上精心准备的奖品,让这场校园安全宣讲在干货满满的知识分享与温馨互动中圆满落幕。
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将法治教育与实际案例、互动体验相结合,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识别、应对校园欺凌,不仅提升了自我保护意识,更培养了责任感与正义感。未来,扶余法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法治宣讲活动,推动法治理念深入校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