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游戏中重回取经路,语文课堂中的经典名著充满趣味;“一日小店长”扮演,学生在选品到定价过程中探索生活里的数学奥妙;以珍稀动物明信片为载体,英语课堂跃升为让世界阅览中国的途径……10月16日,丰台区小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联盟2025中期论坛召开。聚焦“创中学”核心理念,与会嘉宾通过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推动项目式学习在区域教育实践中深化落地。
丰台区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联盟2025中期论坛召开。
教师如何超越任务驱动实现“创新生成”的教学任务转型?怎样设计出真正驱动学生创造性解决真实世界的学习内容?如何建立一套精准诊断、有效激励“创中学”过程的评价体系?面对从“做”到“创”的三个核心难题,丰台区第一小学党总支书记王艳红分享了学校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创新策略与典型案例,为各联盟校提供了借鉴经验。
孩子们将自己在项目式学习中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真实体验娓娓道来。丰台一小学生孙芳玥参加的项目学习主题为“我是中非友谊未来连心桥设计师”。“我对桥梁结构特点、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东高地二小学生费逸菲说:“通过参与项目式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分工,如何倾听,如何用清晰的逻辑来思考问题。”
“培育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战略,更是教育回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项目式学习作为连接知识与实践的关键纽带,能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整合学科知识,激活创新思维,锤炼协作能力,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唐亦勤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牛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