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长约150字,阅读需时2分钟
曾经被誉为“法考培训天团”的瑞达教育,正面临自成立以来最严峻的名师出走危机。这场震动整个法考培训界的事件,始于三国法顶流老师杨帆的离去,继而引发了刘安琪、刘凤科、韩心怡三位知名讲师的集体解约。
这场风波的起点,是三国法领域的顶流名师杨帆与瑞达教育的分道扬镳。
杨帆在三国法领域的地位堪称“断层领先”,她的去向变动足以影响大量考生的选择。2025年9月,杨帆正式跳槽至众合教育,这一消息在法考培训圈引发震动。
面对杨帆的离去,瑞达教育迅速作出反应。瑞达方面指出,他们与杨帆2021年9月签署的《独家授课编书协议》仍在有效期内,根据协议,杨帆在协议履行期间编写的图书、习题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瑞达所有。瑞达还强调,2017年6月,瑞达的关联公司在与杨帆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杨帆在《独家授课编书协议》履行期间及解除后的三年内,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从事或参与和瑞达构成竞争的业务。杨帆方面则通过微博及其委托的律师事务所发表声明,指出其与瑞达的解约事出有因,声称在协议履行期内,瑞达方面存在严重的违约行为,她已于2025年9月12日发出解约函。
杨帆的解约事件如同一根导火索,随后不久,刘安琪、刘凤科、韩心怡三位瑞达核心名师几乎同时通过律师函宣布与北京瑞达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解除《独家授课编书协议》。
这场解约不是突然的,而是瑞达 “积病爆发”
(一)财务 “爆雷”:欠薪、违规挪钱,资金链早断了
其实从2024年11月开始,瑞达的财务问题就藏不住了:
1.名师、员工都被欠薪:
刘安琪被欠30万课酬+独家费用,韩心怡18万、刘凤科45万,连杨帆之前也被拖了8个月报酬;民法讲师李劲松也被欠了15万;普通员工的薪资更是常延迟发放,不少人上半年就离职了。
2.违规操作引质疑:
瑞达向控股股东“东大正保科技”违规出借7000万元,持股股东韩心怡(2%)、刘凤科(10%)都不知情,两人多次要求披露钱的去向,杨帆、及李劲松反馈也未获回应。
3.砍分校、缩团队,教学直接缩水:
为省钱,2025年上半年瑞达裁掉了15个城市的直属分校,教研团队砍了 40%。结果就是老师的课越上越少:刘凤科实际上课时间只有约定的一半,韩心怡3期课被取消,杨帆的直播从12场减到3场,李劲松的民法精讲也从6期缩成2期,学员原本期待的服务内容难以完全兑现。
(此消息来自瑞达内部离职员工的职业分享、名师团队与瑞达协商解约时提交的《履约异议函》附件,由代理律师向行业观察者透露核心内容,还来自于及已购课学员的课程权益变更记录,备考社群内学员自发汇总的课程调整通知等)
(二)下合作本质的失衡:从“共创”到“博弈”
瑞达法考的成立本身带有“名师共创”基因——2016年刘凤科等讲师从原机构离开后共同创办瑞达,初期形成“讲师持股+平台共建”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在机构初创期能最大化激发名师积极性。但随着瑞达从“小团队”成长为“行业头部机构”,利益分配与决策权的矛盾逐渐凸显。
对于核心讲师而言,其个人IP是长期教学积累的结果,随着学员规模扩大,自然希望在收益分成、课程主导权上获得更多话语权;而机构方在规模化后,更注重整体运营效率、成本控制及风险分散,可能会对单一讲师的资源倾斜有所限制。例如,在课程定价、衍生品开发、直播权限分配等问题上,讲师的“个人品牌诉求”与机构的“平台整体规划”容易产生分歧。当“共创”阶段的默契被商业利益的博弈取代,合作基础便可能动摇。
(三)机构发展的阵痛:规模化与个性化的冲突
法考培训行业的“名师模式”在机构发展初期能快速打开市场,但当机构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会逐渐显现。瑞达近年来不断拓展课程品类(如法考、法硕、法律实务等)、扩大市场覆盖,需要更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和更可控的师资成本,而头部讲师的“个性化教学”与“高薪酬成本”可能与机构的规模化战略产生冲突。一方面,名师的教学风格往往高度个性化,其课程研发、授课节奏难以完全标准化,这与机构追求“可复制、低成本”的规模化需求相悖;另一方面,头部讲师的薪酬及分成在机构成本中占比极高,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如其他机构低价引流、免费课程冲击),机构可能希望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平衡师资资源来降低成本,而这必然会触及核心讲师的利益。此次集体解约,或正是这种“规模化发展需求”与“名师个性化诉求”长期矛盾的集中爆发。
(四)行业生态的变化:讲师独立化与平台去依赖化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渠道的兴起,让法考讲师的“个人IP独立性”大幅增强。刘安琪等老师通过短视频平台输出法律知识、积累粉丝,已形成脱离单一机构的个人影响力——学员跟随的是“老师本人”而非“机构品牌”,这种情况下,讲师对机构的“平台依赖度”降低,更有底气选择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合作方式。
与此同时,头部机构也在尝试“去名师依赖化”,通过培养年轻讲师、搭建标准化课程研发团队,减少对单一头部师资的过度依赖。瑞达此次若能平稳度过师资变动期,或会加速内部师资梯队建设;而刘安琪等老师若选择独立发展或加盟其他机构,也能凭借个人IP快速立足。这种“讲师独立化”与“平台去依赖化”的双向趋势,正是行业生态变化的缩影,此次解约事件只是这一趋势下的具体表现。
惊喜体验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