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学生扎堆逃离,新加坡精英教育也不得不变了
创始人
2025-10-20 10:10:27
0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Alice 编丨Jennifer

以精英教育著称的新加坡,分流教育、因材施教是最大的特色,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在这个庞大的教育系统中得到匹配的教学。

这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中国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这片教育乐土中脱颖而出。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是很骨感。

小红书博主@在坡的中年人记录了她们一家三口来新加坡的生活。她感叹:“从魔都到狮城,原本以为只是换个地方上班、换种方式生活,结果发现……其实是另一种卷的开始。”

图源:小红书@在坡的中年人

孩子今年10岁,刚落地新加坡,她就开始焦虑地找小学。新加坡的教育资源确实优质,但学位稀缺、竞争激烈。

为了孩子能进一所“相对比较鸡的国际学校”,他们咬牙租下了附近的公寓,两房月租高达5000 多新币。

如果退而求其次,搬去组屋或远郊区,租金能省一半,但每天接送、通勤就更加压力山大了。

国际学校一年5万新币,约合人民币2.76万元,同时每天的英文、华文作业、ScienceMath,全都要父母鸡到位。

没多久,一家人又在新加坡过上了上海式内卷,买assessment book、报enrichment class、请家教、周末奥数

新加坡鸡娃一点都不输给北上广深,而且在卷的人中,这样的新移民不在少数,不仅是孩子要卷,家长还要跟着孩子一起卷...

然而,即便是卷到前10%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不少选择退出,或是去到“职高”。

精英分流成为一场“全民博弈”

在介绍IP直通车项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加坡的教育体制。

新加坡小学教育为期6年,小六结束时学生必须参加小学离校考试(PSLE, 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也就是小六会考

这是学生人生中的首场关键考试,决定未来升入哪类中学及升学路径。

为培养顶尖学生,2004年新加坡推出IP直通车计划Integrated Programme),实行六年一贯制,不用参加O水准考试,六年后直接考A水准,是进入新加坡Top 2高校的精英赛道。

每年约4万名考生参加小六会考(202440,894人),仅前10%可进入IP项目,竞争非常激烈。

成绩稍逊者进入快捷课程(4年学制,考O水准),再升初级学院或理工学院;基础较弱者进入普通课程(5年学制,先考N水准,合格后可考O水准),升学之路更曲折。

新加坡分流制度是新加坡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用最高效率配置人力资源,一次筛选,锁定顶级教育资源。

这种模式的确为国家与顶尖学生创造了显著红利,形成了学术成果与社会精英的快速孵化机制。

但与此同时,它也让无数家庭卷入了前所未有的“补习军备竞赛”,新加坡也由此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补习中心。

分流制度本意是希望淡化家庭背景的影响,让学生凭能力脱颖而出,但是在现实中,家庭经济与文化资本的差距,反而在补习大战中被进一步放大。

为了进入IP直通车,从幼儿园小班开始给孩子各种补习,小学,初中全科补,单个补习费在家庭开销上占比至少是20%以上。

有家长坦言,单科一周上3次,一共850新币,上6次,一周就要花费1600新币,约合人民币8809

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孩子备战小六会考的日常:

老三今年10 月小升初考试,学校已经开始刷题。课外教材里甚至要求孩子画模型解题(小五以前是强制要求的)。自己小时候没画过模型,现在得先自学,再教孩子,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近年来,IP直通车计划从人人追捧变成了扎堆逃离。

当最优秀的棋子开始“逃离棋盘”

《海峡时报》披露了一组数据,在新加坡,每届大约6%-7%IP直通车计划学生提前退出,相当于每年大约240人。

这些选择退学IP直通车计划的学生中,有近一半人选择参加O水准考试或进入理工学院,另一部分则转学到其他初级学院、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部分前往海外留学。

而且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是什么让他们放弃这条精英赛道?

首先是学习压力问题,虽然进入IP直通车计划的孩子是小六会考前10%的佼佼者,当学生身边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同龄人时,学习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教育专家Samuel Seah认为一些学生可能在普通学校中表现出色,但在精英学校中表现平平,这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业表现,也就是“小池塘里的大鱼效应”

社交媒体上,一位博主分享过这样的真实案例:

一个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拔尖,是全校第一名,顺利进入顶尖IP 学校。仅仅四年后,他因学业与心理压力崩溃,被迫退学。最终,他只拿到一张小学毕业证书,家长只能感慨,肠子都悔青了。

理论上,IP 直通车计划好处之一就是学生不用参加O水准考试,能直接过渡到A水准。

但是考试变少了,压力却没有减少。IP直通车计划的学生缺少阶段性的考试,可能会失去阶段性的目标感,难以评估自己的学术水平。

IP直通车计划的课程更加前沿,开放式、探究式学习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很多学生习惯了结构化的学习,当进入一个更加灵活多元的教学环境也会导致不适应。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尽管在小学时期展现了优秀的学术能力,但并不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走学术道路。

他们在成长中逐渐发现自己的志不在此,而是在艺术、设计、编程等领域,和IP的课程不契合,从而选择主动退出。

从这个角度来看,退出IP直通车计划的学生并不是失败者。相反,他们是在主动逃离单一赛道,无论是选择理工学院、快捷课程、还是国际学校,都是为了找到更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路径。

其实在很多时候,精英教育是家长之间的竞争。社交平台上,一位家长直言,不是孩子在卷IP School,而是家长在卷IP School

在卷入IP 直通车计划的家长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移民。他们对升学路径有着强烈的依赖,认为进入IP直通车就能稳进顶尖名校。

不仅把孩子送进最高端的补习班,而且还要亲自下场帮孩子整理笔记、制定学习机会、自己学会了再教孩子...

事实上,新加坡的分流为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提供了出路,一位新加坡家长曾提到:分流就分流,进理工学院,也可以当工程师。

新加坡教育的容错率相当高,即使孩子被分流之后进入普通中学,O水准考试依然是一个逆袭的机会;

如果进入了被认为是最差的工艺学院,相当于国内技校,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凭实力升入理工学院,再进入公立大学。

新移民对这些多元出路的不了解,过分依赖自身成功的路径,害怕一步错,步步错,渴望通过名校实现社会认同。

于是逃离内卷的新移民家庭,又陷入了一种新的内卷。

重新定义孩子的成功

新加坡低龄留学持续升温,但是中国家长青睐的新加坡精英教育正在悄悄改革。

“许多家庭感觉被困在跑步机上——越跑越用力,只是为了避免落后。”924日,在第15届国会演讲中,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

教育部长李智陞在925日国会辩论中阐述了教育改革的方向,调整小六会考计分方式,全面推行中学科目编班制。

小六会考将由传统的T分数制度改为成就等级AL制度。每个科目按18等级评分,总分不再精细化排名,而是强调学生的整体学习成就,减少对分数差异的过度关注。

学生根据小六会考的成绩选学校,但不会再“分流”。学生可根据能力选择修读G1G2G3水平的课程,其中G3水平最高。

能力评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英语口试比重提高,科学强调实验推理和数据分析,数学更关注问题解决能力,而不仅仅是计算能力。

大部分新加坡家长对这次改革都拍手称好,相比于之前明显减负,更重要的是,能够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的方向。

不过也有少部分家长担心,一个小六会考都卷到没边了,这些年越改越卷。

按学科分层教学,避免以往分快慢班给学生贴标签的弊端,又能够按学生掌握的程度安排教学,这才是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和获得感,而不总是带来挫败感。

这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发展的趋势,但也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P直通车计划学生的逃离和新加坡精英教育的改革,也给中国家庭带来启示。

首先,不要盲目追逐名校光环。进入顶尖名校并不代表稳进顶尖大学,即便PSLE10%的学生,也可能在高手如云的环境中水土不服。

其次,教育应关注孩子的“花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过早分流和打标签,可能让他们错失潜力或被过早放弃。

第三,AI时代呼唤多元教育。未来社会需要创造力、跨学科与批判性思维,而非只会刷题的学生。

第四,家长心态要调整。家长的焦虑和攀比往往比孩子更强,把压力投射在孩子身上,剥夺了童年的快乐。

新加坡的分流教育核心在于因材施教,让孩子走向适合自己的道路。

学术型学生可深造,技能型学生可走职业路线,适合国际环境的学生可出国。

分流的意义不在制造学霸,而在包容多样,尊重成长。真正的智慧,是在每个阶段耐心滋养,静待花开。

参考资料:

(上下滑动浏览)

1. About 6% to 7% of Integrated Programme students leave before completing six years: MOE

2.Singapore’s MOE to abolish streaming system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2024: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students?

3.PSLE results: Those who didn’t get into integrated programme can still do well in IP junior colleges

关于新加坡教育,我们之前还写过这些文章: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文化遗产青少年人才孵化计划”...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岑逸飞)10月14日上午,“文化遗产青少年人才孵化计划”项目(...
乡村风格的魅力:温馨与自然的完... 大家好!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给大家推荐一个非常棒的设计灵感来源。我有一个设计师好友夏夏,曾在L...
全国大中小学校特殊教育联盟劳动... 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以“劳动赋能,激扬生命”为主题的全国大中小学校特殊教育联盟劳动教育论...
【一校一宣、多岗直招】之北京医... 小学数学教师:1人 外聘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优先; 具有数学学科教师资格证; 具...
【面试真题解析】2021年12... 2021年12月18日上午山西省直遴选面试真题答案解析 (15分钟,无题本,考官念题) 第一题 十九...
杭州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哪家好一点... 杭州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哪家好一点呢 一、如何找留学中介 对于杭州的学生和家长来说,选择一家合适的留学...
微短剧《钱途无量!我教公子开银... 穿越剧玩出新花样!微短剧《钱途无量!我教公子开银行》10月18日首播风芒APP播放量单日破50万,全...
2025-2026年温州市图书... 10月17日上午,2025-2026年温州市图书资料、文物博物专业技术人员脱产继续教育培训班开班仪式...
北京市教委召开首都高校“人工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千龙网讯 10月15日,首都高校 “人工智能 +” 人才培养工作会...
北京市教委召开首都高校“人工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千龙网讯 10月15日,首都高校 “人工智能 +” 人才培养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