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朱老师:
今天听您给孩子们上《普罗米修斯》,我脑海里总忍不住浮现自己“导航开车”的模样——作为路痴,我到陌生地方必靠导航,可最近却常跟着导航绕路、走错路。这像极了我之前的教学状态:备课时总急着翻名师实录、教材解读,没吃透核心就往课堂里带,结果想达成的效果总差一口气。但您的课完全不一样,全程像一场流畅的故事分享会,连“起因、经过、结果”的梳理都自然得水到渠成,更让我佩服的是,您心里像装着一张清清楚楚的“教学地图”,总能选到最顺的路,带着孩子们轻松走到学习的终点。
您的导入特别懂孩子。我记得您之前给没学过神话单元的班级上这课时,会从“什么是神话”“古人为什么编神话”慢慢讲起;但这次孩子们已经学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您就顺着这个基础,自然过渡到“普罗米修斯是本单元唯一的外国神话,来自古希腊神话”,还特意跟孩子们说古希腊神话能“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英雄精神”。最用心的是,您把众神关系拆解得明明白白,说“普罗米修斯是宙斯的堂兄弟,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与凡人的儿子,还有火神赫淮斯托斯,也是故事里关键的神明”,连名字难记、关系复杂的西方神明,都让孩子们听得清清楚楚,一下子就消除了认知门槛,大家眼里都闪着专注的光。
紧接着的字词教学,更是把“扎实”和“高效”融到了一起。您先在屏幕上出示“悲惨、驱寒、惩罚、吩咐、遭受、挽弓”这串词,没急着让孩子们跟读,而是笑着问了三个问题:“谁惩罚了谁?谁吩咐谁干什么?谁啄食了谁?”孩子们盯着词语琢磨,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不知不觉就把“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宙斯吩咐火神做事、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的核心情节摸透了,字词和课文内容就这么牢牢绑在了一起。写“敬佩”的“佩”字时,您还特意停下来问:“右边中间是短横还是撇呀?”让孩子们先判断再说,最后动笔写,一下子就把最容易错的地方点透了,这样细致的样子,真让我受教。
等孩子们打好基础,您就带着大家走进故事里,一点点梳理出“无火与有火”这个起因。您先让孩子们读课文里“无火时人类在黑暗中发抖”“有火后能取暖、做饭”的句子,对比着感受两种生活的差别;接着突然指着“盗火”的“盗”字问:“大家发现没?这个字加了引号,为什么呀?”没等孩子们急着要答案,您又笑着说“咱们先往下听故事,后面再解开这个谜”,一句话就勾住了所有人的好奇心。之后您还让大家从“有火”的三个好处反推“无火”的难,孩子们说着说着,不仅明白了“无火是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起因”,更悄悄感受到了他为人类谋福利的善意,这样的引导,比直接讲“这是起因”要生动太多。
再往后,您就带着孩子们走进故事的经过——普罗米修斯的反抗与惩罚。您让孩子们盯着对话里的“!”和“?”,带着大家读出普罗米修斯“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的坚定;接着又引导孩子们想象:“宙斯看到普罗米修斯这么不屈服,心里肯定很生气,他可能会说什么?”孩子们的回答特别热闹,自然而然就把“盗火”和“受罚”串了起来。之后您带大家轮读惩罚的段落,尤其反复读“白天,他的肝脏被鹫鹰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孩子们越读越安静,慢慢体会到那种“生不能、死不可”的无尽痛苦,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佩也更深了一层。
最后梳理故事结果时,您的设计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您没说“咱们来概括内容”,而是以赫拉克勒斯为引子:“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知道了普罗米修斯的遭遇,心里愤愤不平,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对别人说这件事?谁来替他讲一讲?”孩子们站起来复述时,自然而然就把“普罗米修斯盗火(起因)—被宙斯惩罚(经过)—赫拉克勒斯相救(结果)”的完整脉络讲清楚了。等大家说得差不多,您再顺势在黑板上梳理出小标题,“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把握主要内容”的单元目标,就这么轻松落地了。
其实以前听您的课,我总天真地觉得“好像不难学”,现在回头想,那时候根本没摸到门道,不过是学了点皮毛,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直到这次再听《普罗米修斯》,跟着您的环节慢慢琢磨,才突然发现:您课堂上的每一句引导、每一个设计,藏着太多的巧思——有让孩子深度思考的高级思维训练,有帮孩子夯实基础的实操小窍门,还有跟着学情灵活调整的细腻心思。这时候我才懂,要真正学会您的教学方法,其实很难。但也正是这份“懂”,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有一点点开窍了。
前两天刷短视频时,有个博主说:“你想成为什么样,就先朝着那个样子学——刚开始可以‘装模作样’地模仿,慢慢就能‘像模像样’地实践,最后说不定能‘有模有样’地找到自己的节奏。”这句话和今天的课一起,给了我特别大的底气。往后我也不想急着求结果,就先把您课堂上的这些闪光点记下来,在备课里琢磨、在上课里试错,做的时候多反思,学的时候多沉淀,哪怕每次只进步一点点,也觉得踏实。
今天这堂课,对我来说不只是一次听课,更像一次“破迷开悟”的过程。真的特别感谢您,不仅给孩子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课,也让我看清了成长的方向,有了往前走的勇气。以后有机会,还想多跟您聊聊教学里的那些小细节,多学一点怎么把课上得让孩子喜欢、让自己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