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四省的同学们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的学业艰苦,条件要比一些真正不发达的偏远地区还要苦。主要问题就在于他们的人数很多,而教育资源又恰好比较匮乏。
比如有的省份内连一所985大学都没有,那就只能往外考了,而且要打败同期的省内众多巨量的竞争者。就像有人吐槽的说,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北京的同学高中是不用早起的。
原来海南的同学下午5点就是可以放学的,原来真正苦的不偏不远,而是自己。

可是如果寒窗苦读真的是有效的一种内卷,比如大家读多少书,就能考多少成绩,按这个去进行排名,公平的送进想去的学校。
似乎所有人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怕就怕自己卷了十几年出来之后,有一种错觉,好像自己一直在练武,但是却发现外面的人都开始练枪了。
一个IP所在地比较特殊的家长,在天不亮的时候晒出这样一张照片,他是这样形容的,说送孩子去高中才发现,凌晨6点竟然门庭若市。

明明天色还是暗的,可是大家已经很热闹了,学生们鱼贯而入,大家都在准备新一天的学习,但是评论区却让我们看清了现实,有人发出灵魂的提问。
说你这样卷,跟别人不卷的省份一起,但是毕业之后,该找不到工作还是照样找不到工作呀,因此早上8点起床去高中,和早上6点起床去高中,真正有区别吗?

有人说是没有的,但是他用了一种更强烈的反向的表达手法,他说当然有区别呀,少1分钟人生这辈子就完了,可是大家想一想才发现,哪怕一个学生,他是6:01去学校的。
难道真的会对他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吗?只不过是他高中的管理会比较严格,也许会给他记一个小过,可是我们人生的容错率是很大的。

但是更现实的问题是在于,如果每天都是凌晨6点去学校,就意味着凌晨5点的时候,很多学生就要起床准备了,洗漱、吃早饭、穿衣服。
装书包,然后坐上去学校的各种交通工具,或者用家长送着去,这意味着前一天晚上,他们最好应该在10点左右就上床睡觉,或者最晚最晚不能超过11点的吧。
否则第二天的学习状态怎么保证呢?看看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家长们都替他们总结出来了,第二天整个人都是飘忽的状态。

想困的话就掐自己大腿,甚至要拿笔尖去扎自己的皮肤,就为了用疼痛保持一种清醒,可是这种情况也算是好的了,因为有家长送的,在一些同学嘴中,就是所谓人中龙凤一般的存在。
有一位学生说,他当年的条件艰苦到什么程度,因为有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雪,他害怕第二天没有办法准时到达学校了,就硬是在教室里坐了一天,等到第二天直接上课。

大家都觉得像山河四省还有一些比较远的地方,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和辛苦程度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是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对他们更好一些,让每个人的努力都有回报。
不至于等上大学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错怪这世界,不是所有人都得辛苦生活,才能获得不劳而获的回报,那样就有一种三观都会崩塌的感觉。

不如就让大家有一份努力算一份,都能收获到美满的学业和人生吧,但这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因为首先要有足够多优秀的学校,去接纳这些优秀的学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