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最中肯的答案是在四年的时光里打磨核心竞争力,为人生选择积蓄底气。临近毕业的岔路口,总有三批清晰的身影:有人奔赴考公考场寻求稳定,有人投身职场践行成长,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踏上考研征途,这场看似孤独的战役,实则藏着对学术深造的渴求与对未来的更高期许。
在考研热持续升温的当下,上海师范大学用扎实的升学数据与鲜活的成长故事,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注脚。

或许你也曾在社交平台刷到过“学霸宿舍”的传奇,心中涌起阵阵澎湃。在上海师大数理学院,这样的热血故事并非个例。2020级物理学专业的西六412寝室与西二南105寝室,用四年朝夕相伴的坚守,书写了全员上岸的佳话。
412寝室的四名女生从团建分享到资料互通,从探讨物理难题到彼此纾解压力,王欣茹带着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荣誉留守本校深造,李甜甜携全国物理实验竞赛奖项叩开浙大校门,王语涵凭上海市奖学金与英语翻译大赛冠军跻身中科院院所,姜宇则以教学技能奖项圆梦东北师大师范专业。

再看看隔壁105寝室的六名男生,他们更以“准时熄灯、互不打扰”的自律准则筑牢根基,费楹迪、戚东升等五人分别考入华东师大、北师大等高校,宋朱子骏则远赴格拉斯哥大学深造,三人参与的国家级大创项目更成为考研复试的亮眼背书。
这样的成绩背后,是上海师大“全覆盖、制度化”的学风建设体系在支撑,从导师日常学术指导到诚信教育长效机制,从考研经验分享会到复试专项辅导,全方位为学子铺路。

放眼全校,2024届本科毕业生中16.60%选择升学,其中国内升学的956人中,半数以上跻身“双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这样的升学质量,在同类院校中尤为突出。
更难得的是,上海师大的考研氛围始终透着务实与温情。不同于盲目跟风的“考研内卷”,这里的学子更懂得精准定位。正如105寝室“合理评估自身水平再发奋”的准则,上海师大也通过清晰的报考指引、透明的复试流程与公平的调剂政策,引导学生理性规划。从学霸宿舍的并肩作战到全校过半的双一流升学率,上海师大用事实证明:考研的热度,更需要扎实的培养质量与人文关怀来托举。

如果你也渴望在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那么上海师大或许正是你要找的地方。这里有“学霸宿舍”传递的互助精神,有体系完善的升学支持,更有一片能让努力生根发芽的土壤。
选择上海师范大学,不是选择一条轻松的路,而是选择和一群同样心怀热爱的人,在考研征途中少走弯路,在学术成长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