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取消中考”又成为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
“北京、成都等地已经取消了,沈阳是不是也快了?终于不用卷了!”
“取消了谁去好高中,谁不去?这也不公平啊!”
这样的话题讨论热度直线上升,但是,在这里,我们先给大家泼一盆冷水:别想了,不是那么回事儿!该卷还得卷!
但是,也能带来一个好消息,取消中考遥不可及,但是这次取消小四门,还是有希望的!
消息误读,多城市取消中考?
其实,成都并不是第一个对中考政策进行调整的城市,更早之前,北京也对中考做出了一些调整,而今年九月底,成都发布的消息,再次被关注和误读。
如上图所示,9月28日,成都教育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成都探索开展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的相关内容。之后,消息从成都传向了全国,误读声音越来越大。据媒体报道:10月22日,成都市教育局明确回应,这一改革,可以说与“试点取消中考”并无直接关联。网络传言所称的“成都市试点取消中考”,实为对贯通培养改革的误读。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推行的贯通培养试点是一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不影响全市中考制度的正常实施。

“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支持优质高中向下延伸,优质初中向上延伸办学,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完中和含高中一贯制学校”。这是2025年10月11日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的内容,上海同成都类似,提出的方向为12年一贯制试点,也就是所谓的长学制试点。
而上文我们同提到的北京相关改革,是设置几所试点学校,每个学校有80-100个名额,进行高中摇号入学。该政策已经推进,当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全部录取;若报名人数超过计划,则通过“摇号”录取。
沈阳家长,取消小四门更有希望!
通过各城市纷纷辟谣对于中考新尝试的误读,相信家长们应该可以明白了,取消中考,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不可能的。作为长期以来的高中选拔模式,中考被彻底改变,同样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
无论是北京的摇号还是成都、上海的12年制,从当前的意义来看,是丰富高中入学渠道、提高普高率的方式,但是这同上名校、冲击985等并不贴边。想让孩子在高考成绩上有所建树的家长们,大概率并不会选择这些新的尝试。
话说回来,对于沈阳家长来说,与其跟随误读沿路空欢喜,不如讨论和关注一些更切实际的内容。比如北京中考中对于“小四门”的改革。【从2025年起,北京市中考中的“小四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不再计入中考总成绩,改为考查科目,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仅用于毕业和升学参考。 中考计分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和体育与健康6门,总分为510分。】
而从目前各方的声音和中考的总体走势来看,取消小四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北京率先执行,对于后续沈阳的变化提供了范本和可参考性。所以家家长们如果真的期待中考改革为孩子们减负,那么小四门是当下最有可能实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