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春秋假,顾名思义是在春季和秋季学期中,为学生增设有别于寒暑假的短假期。
今年以来,多地陆续发文开始探索实施春秋假。各地的中小学春秋假什么时候放?反馈如何?一起来看!
湖北恩施:秋假开启
中小学生可享9天假期
10月27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式开启2025年秋假,假期从10月27日持续至10月31日,共5天。此外,恩施州鹤峰县、利川市两地秋假则安排在11月3日至7日。
据通知,三地秋假统一设置为5天,均衔接前后两个周末,形成9天连休假期,且无需调休。幼儿园、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均可参照执行。
湖北省恩施州强调,秋假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体验社会、提升综合素养。假期期间,严禁给学生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和任务型实践作业,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秋收劳动、生态保护、红色教育等主题活动。
广东佛山、四川宜宾和自贡:
试点春秋假,引导学生走出校园
除了湖北恩施的3个县市,今年以来,多地陆续发文开始探索实施春秋假。近段时间以来,广东佛山、四川宜宾和自贡,也出台了相关试点方案。春秋假来了,具体怎么放?
广东佛山市在今年8月印发《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在义务教育阶段试点“3+2”春秋假模式,本学年秋假将安排在11月12日至14日,共3天,衔接周末后可形成5天小长假;春假将安排在明年“五一”假期前后,共2天,具体时间待国务院公布2026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后确定。
四川宜宾将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不含初中、高中毕业年级)进行春秋假试点,原则上春假与秋假各3天,2025年秋假集中在11月12日至14日,与周末形成连休;2026年春假,集中在4月,与清明假期形成连休。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总督学何照强表示,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缓解学业压力,参与社会实践。
四川自贡市,在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试点推行“春秋假”制度。春假2天,衔接“五一”假期;秋假3天,固定于每年11月第二个星期三至星期五。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黄如贝表示,假期明确计入学校机动时间,严格落实“不补课、不调休、不增负”要求。
大家怎么看“春秋假”?
如何解决家长顾虑?
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关于中小学春秋假的表述,引发广泛关注,全国探索实施中小学春秋假的速度,明显加快。对于“春秋假”,学校、学生和家长,更希望怎样过好这个假期?大家是否有顾虑?
六年级学生蔡雨宸表示可以到户外感受自然生机;三年级学生家长吴安妮认为其意义是让教育从紧绷走向舒缓。
部分家长有顾虑,佛山市民申芮担心孩子玩野后难找回学习状态,影响后半学期节奏;市民钟梅珍认可春秋假对孩子成长有益、可错峰旅游,但担忧双职工家庭家长上班时孩子无人照料。
对此,一些试点地区也出台了对应的措施,回应不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
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黄如贝表示,针对学生假期可能出现的看护难问题,学校同步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内容以“体育活动 艺术熏陶 兴趣拓展”为主。托管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衔接,全面打消家长顾虑。

广东佛山市各中小学在秋假期间将提供3种参与模式,由家长自愿选择,具体包括——
学校组织的校外实践,将假期转化为行走中的学习课堂;
家长主导的亲子出游,鼓励家庭自主安排行程,共度亲子时光;
校内托管服务,为无法参与前述活动的学生提供照护与活动空间。
此外,佛山当地的景区,也针对秋假,推出适合亲子家庭、学生团体参与的岭南文化研学营,体验本地醒狮、龙舟等非遗文化。
佛山市教育局局长黎妍表示,将结合今年春秋假试点情况,广泛听取意见、综合评估,为下一学年实施调整优化。
浙江杭州:先行先试20余年
不断优化“升级”春秋假
不久前,浙江绍兴市也出台《关于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意见》,至此,浙江的11个地级市已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的相关文件。早在2004年,浙江杭州便开始实施春秋假,至今已超过20年。多年的实践,让“每年春秋出门走走”成为不少杭州有学生家庭的生活习惯。今年4月,杭州市发布通知,对春秋假制度再次进行了细化。
今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对春秋假制度进行了“升级”,明确进一步加强春秋假托管、进一步优化春秋假安排、进一步规范春秋假收费。
春秋假,原则上各3天,学校可利用其中1天组织学生开展春秋游、运动会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支持各地将春秋假与法定节假日相连,形成更长的连休期,便于家庭安排外出活动。
各地也可根据本地文化传统、错峰等因素,灵活调整春秋假时间。
今年秋假,杭州多个区放在了从9月28日—9月30日这3天,加上国庆中秋假期,部分杭州中小学生连续放假11天。
作为全国最早推行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城市,刚开始,杭州也未大面积开展,以主城区为主,二十年间逐步推行,逐步覆盖全市。
记者注意到,杭州春秋假的落地实行,并没有因为假期挤占上课时间,而变相缩短寒暑假时间,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杭州市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李卓表示,春秋假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寒暑假正常放假,实践类活动安排在春秋假。前期会经学科组探讨、学生座谈优化调整,且每年持续迭代。
专家:中国学生在校天数较多
增加校外体验更利于成长发展
目前,中小学 “春秋假”并没有在全国普遍落地实施。推行过程中,也有家长担心“假期多了,孩子学习会不会掉队”;也有人担心“插入春秋假,教学节奏会不会被打乱”;还有双职工家庭本就工作繁忙,孩子凭空多了几天假,家长都上班、谁来带娃就成了问题。
种种现实问题,也成为“春秋假”难以落地的卡点。专家建议,对于“春秋假”的实施,应该根据不同地方和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多方协同配合,切切实实让春秋假期发挥作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中国学生在校天数多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放假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上增加假期,能让孩子有更多户外活动、校外直接体验及社会参与,更利于成长发展。
储朝晖认为,春秋假在全国推行较慢,一方面存在观念上的偏差,另一方面,各地发展条件不均衡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方面存在着堵点。
“春秋假是对过往放假方式的新调整,会带来家长日程安排、学生假期去向问题,需解决配套措施。若各方面条件不具备,学生可能假期在家打游戏,效果不佳。推行春秋假也需要多方协同,还应落实好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家校社应共同创造条件,保障学生假期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