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遇马拉松 别样课堂启新思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强化家校沟通,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要求,同时响应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号召,10月27日下午,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卢沟桥学校“家校同心护航,共助成长拔节”五年级家长讲堂专场活动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打破传统家校沟通模式,通过家长讲师的专业分享,为学生打造多元成长课堂。德育主任及全体五年级师生共同参与,见证家校共育的温暖实践。
以家校之手,托举孩子成长
活动伊始,德育处吴伟新主任上台致辞,话语间满含对孩子们的期许与对家校共育的深切思考。“孩子的成长从不是单向奔赴,学校是专业的‘引航者’,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只有家校同频,才能为孩子搭建起最坚实的成长阶梯。”吴伟新主任提到,五年级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需要课堂上的知识滋养,更需要生活中的多元启迪。
致辞末了,吴伟新主任向即将开讲的家长讲师表达感谢,也鼓励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在别样课堂中收获新成长。

中医药里的传统文化与健康智慧
“同学们,你们知道医生怎么通过‘看舌头’判断健康吗?” 五 4 班赵泽铭妈妈江玲女士一开口,就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爱好者与传播者,江玲女士以“中医进校园”为主题,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带孩子们走进中医药的世界。她从“什么是中医” 入手,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实例,让孩子们明白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施治”的智慧 —— 比如“望气色”能看出身体状态,“听声音”能分辨虚实寒热。
随后,她展示了蝉蜕、陈皮、海马等常见中药,详细讲解它们的来源与功效。当提到“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中医药智慧拯救千万疟疾患者”时,台下响起阵阵惊叹,孩子们眼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豪。
江玲女士耐心细致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医药相关知识,也让大家感受到中医药不仅是医学,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活宝藏”。



马拉松教会我的 “坚持与成长”
“2021年第一次跑步,我连1000米都跑不完,气喘吁吁地想放弃;但今天,我能跑完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五1班赵锦苒妈妈高英照女士的分享,从一段真实经历开始,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她以“用脚步丈量梦想”为主题,带大家走进马拉松的世界, 更解锁了“坚持”的成长密码。
高英照女士展示了自己的训练计划:从每天多跑 100米的小目标,到寒冬清晨与“想休息”的自己“吵架”仍坚持训练,再到雨中跑步时“像洗天然淋浴”的奇妙体验。
她还分享了赛道上的感动瞬间 —— 上海马拉松的轮椅选手、海淀马拉松 82 岁的高龄跑者,“真正的强大不是不害怕,而是明知困难仍向前。”
最让孩子们触动的,是她将 “人生比作马拉松” 的比喻:“学习就像跑马拉松,遇到难题不用慌,就像比赛中腿抽筋时先拉伸;实现目标也不用急,先从‘每天多对一道题’这样的小目标开始。”她送给孩子们“三个法宝”目标地图、坚持能量包、勇气徽章,鼓励大家“跑赢昨天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成长”。



家校协同再发力,共筑学生成长 “同心圆”
从德育处吴伟新主任的致辞到家长们的分享,再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都印证了“家校同心”的温暖力量。未来,我们会继续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也期待家长们继续成为学校的“合伙人”,和老师一起,陪孩子们在成长路上稳步前行,让每一次“拔节”都充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