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功能,为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充分展示各课题校的风采,在海淀教科院劳动教育课题组的统一管理和统筹下,各校纷纷展示学校的劳动教育探索和实践研究成果。
10月29日,由海淀教科院学校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美育研究中心、课程研究中心相关教育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走进清河四小,开启了参观校园和观摩课堂教学活动。此次课堂教学观摩除了劳动课,还有劳动+语文、劳动+数学、劳动+体育、劳动+美术等学科融合教学。
观课结束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劳动教育课题负责人张纪元、美育研究中心郝赫、课程研究中心李莎等老师与学校教师们一起交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于学校在劳动教育上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大家一致认为:“学校充分挖掘和应用现有的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成效明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生源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学校充分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如:厨艺教室(同时兼储藏教学仪器和物品等),建设有校园屋顶农场,为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支撑和保障。
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观课期间,陈校长观看学生制作面点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脱口而出说“校长,看来您在家制作面点不错啊”。走出教室,一年级的学生主动过来和观课教师握手道别,学生落落大方。
教学设计紧凑,无论是劳动课,还是语文课等学科融合课程,教师的教学设计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关联,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用后即评价。在循环往复中,促进师生的同发展、共成长。

01
落实课标,上好劳动课
劳动课选择的教学内容为“烹饪与营养任务群--学烙饼”。烙饼,属于北方冬季常见主食,受到学生喜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一学即会,学后及用,满满的幸福感充溢着教室。教师巧妙地将传统生活技能引入课堂,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实用的劳动技能,更在劳动实践中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此外,学校还充分整合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邀请家长、社区志愿者、专业技术人员等担任劳动课程兼职教师,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


02
多学科有机融入劳动教育
学校劳动教育的落实,除了必修课,在学科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也是重要途径之一。
劳动+语文:《我的小书包》整节课,教师教学节奏把控非常紧凑,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词语。自读、听读、互读,抢答阅读,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整节课采用“教-学-练”的教学模式,学习结束后,教师发布教学任务,可以看到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分门别类并快速地整理好了书包。

劳动+数学:教师从“重阳节习俗”“平分重阳糕”的真实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教师教学紧扣核心目标,同时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核心思想,兼顾几何知识掌握、动手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发展三层需求;教师指导学生从动手操作到批判性思维的激发,有助于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发展。

劳动+美术:跨学科融合紧密,衔接劳动技能,以修剪劳动剪纸引出美术创作,实现了学科有机结合;紧扣艺术新课标核心素养,引导审美感知、教授艺术表现方法、点出古树精神内涵;注重评价设计,特别是学生互评后预留了修改时间,落实了“以评促学”;作业设计环环相扣,植物挂牌制作凸显了古树保护的现实意义。

短短一上午,我们不仅看到了学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上的持续探索,而且看到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据悉,清河四小已连续多年荣获海淀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并成为辖区内获得冠军最多的学校。相信未来,学校一定能创造更多的辉煌。
上一篇:2025新冀教版3年级英语(下册) 电子课本(最新高清pdf版-可下载打印)
下一篇:2026法硕复试真题反馈799题:西南民族大学法硕/西南民族大学法律硕士/累计13年法律复试真题汇编/13年至25年【原题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