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颐
“有不少学生受地球引力影响而不慎做自由落体运动。”近日,有网友反映,作业帮APP上出现调侃学生跳楼自杀的题目。截图中的题干显示,“现有一质量为60kg的普通高中生从11层自由而下,不计空气阻力,求该学生下落的平均速度”,表述引发网友强烈不适。
此事如果不是已被证实,着实让人难以置信。一个颇有市场的App,竟会如此轻佻地拿生命开玩笑,赤裸裸地挑战基本伦理。试想,一道但凡是正常人看了都要生气的题,让“被入题”的学生来作答,他们的内心会遭受怎样的冲击?
更可怕的是,题干中赫然写着:“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部分网友错看成“生命只有一次”,这是一种出于善意的本能,却不料低估了题干的恶意。无怪乎有人会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恶毒的题目。”不知出题者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幽默,又或者压根就不是人写的,而是拙劣的算法代劳,反正网友的态度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一点都不好笑。
在任何场景下,恶意调侃生命都是不应该的。更不必说,作为教育类App,如果连基本的价值题都能出错,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这样也能把人教好,那才是咄咄怪事。据工作人员回应,该题目已做下架处理,至于该题目具体由谁设计,暂时还不清楚。然而,有一点恐怕是很清楚的:无论题目是谁出的,平台没有尽到把关责任,难辞其咎。这不禁让人想起,前不久“宝宝巴士”出现低俗广告,对方回应称,“问题源于第三方广告平台”,舆论对此并不买账。
从“少儿不宜”到“青少年不宜”,也侧面说明教育类App的“翻车”并非偶然。近年来,随着在线教育快速发展,教育类App逐渐成为家长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具,可问题也接踵而至:诱导消费、答案错误、虚假宣传、侵犯个人信息……对作业帮而言,这也不是第一次犯事了。2021年,因其虚标价格、谎称“与联合国合作”、虚构教师任教经历等,违反价格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相关规定,作业帮被处以250万元顶格罚款。
凡此种种,很难说不是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要想真心改过,挽回市场信任,就不能止于下架了之,还应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好好地长长记性。这对社会各方也是一次提醒:整治市场乱象,必须把好“入口关”。比如,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明确的准入机制和黑白名单制度;校园要严格落实“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决不能给问题产品打开方便之门;家长们也不妨多留一个心,必要时善用举报渠道,形成监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