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启蒙越早越好,0岁就可以开始
创始人
2025-11-09 09:20:44
0

人物简介

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安阳市钢城小学副校长王军杰

阅读启蒙越早越好,0岁就可以开始,而且要通过生活化的阅读,给孩子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记者:在您看来,孩子从多大开始阅读比较好?

王军杰:我觉得,孩子的阅读启蒙从0岁就可以开始。阅读,其实是打开孩子心灵之窗的一把金钥匙。或许有人会疑惑:“小孩子连字都不认识,怎么阅读?”

我家孩子的经历就是个鲜活的例子。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订了婴儿画报。起初,我不强求他“读”,就让他把画报当成玩具摆弄——哪怕他只是摸摸图画、看看色彩,其实也是在接触阅读。

这时候,家长的陪伴格外重要:可以指着图画声情并茂地讲一讲,带着表情读一读,再配上些肢体动作,哪怕孩子一时半会儿听不懂内容,但他会留意家长的神态,也会在家长的带动下慢慢沉浸其中。

久而久之,这种互动会让孩子对文字、图画和色彩渐渐产生兴趣,等孩子再大些,就能有意识地引导他接触趣味识字、趣味阅读,让他在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教育不是划定某个固定时间段、规定某种特定方式,而是像春雨般无声无息、点点滴滴地浸润。

就像我家孩子,他小时候我爱人不在身边,我工作也特别忙,常常顾不上他,只能把订好的画报、各类图书放在他随手能拿到的地方。他在地上翻着看,不知不觉间,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字的感知力都变得很不错。他上学后,我从没为他的作文和语文成绩发过愁。

现在,我在学校开了个二年级经典吟诵班,孩子们的热情特别高,还会主动在群里录视频打卡。前些天有个男孩的家长跟我说,诵读已经成了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还说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直不停地感谢我。那一刻,我真切地觉得这件事特别有意义。

我始终坚信,阅读启蒙越早越好,而且要通过生活化的阅读,给孩子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家长最初的引导太重要了。孩子小时候懵懵懂懂,家长如果图省事,把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塞给孩子,那以后就真不能怪孩子只爱电子产品不爱读书。

家长给孩子的阅读做规划,得先把自己规划进去,还得讲究方式方法

记者:家长如果给孩子的阅读做规划,需要注意些什么?

王军杰:家长给孩子做规划时,第一步得先把自己规划进去。陪伴从来不是简单地待在孩子眼前,而是要高质量陪伴。

比如可以记录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经历,用笔写也好,用电子设备记也罢,观察孩子的变化,和他一起成长。这一点太重要了,可惜能做到的家长并不多。

家长可以固定每天睡前的一段时间,作为亲子共读时光。把这个时间固定下来,让孩子一上床就联想到 “要和妈妈一起读书”,慢慢形成一种 “肌肉记忆”。孩子会特别期待这段时光,日积月累下来,效果真的大不一样。

当孩子还没上学、处于玩耍阶段时,怎么才能成为他最好的玩伴?如果孩子正自己玩得投入,强行要求他做什么,他肯定不乐意。这时候怎么办?

在我们家,我们看到孩子玩得投入时,都不会打扰他,而是会各自捧本书安静地阅读,默默观察他。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在读书,会好奇爸爸妈妈在玩什么好玩的“玩具”,过不了多久,就会忍不住也拿起书来翻看。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最能慢慢培养和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

此外,为孩子规划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每天都应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运动时间,因为运动和阅读是存在联系的。如果只让孩子阅读,他肯定会产生抗拒心理。孩子在运动后释放完精力,才能静下心来阅读。就像我们以前上学,早上起来先跑操,然后开始早读,背诵的效果就很好。

另外,孩子在家应随时随地都能拿到书,书包里也随时都装着书,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拿出书来阅读。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优质的幼儿读本和绘本,图画非常精美,能让孩子从小提升对图画和阅读的感知能力。

对于孩子的阅读范围,家长千万别设限,别因为自己觉得某类书晦涩,就不让孩子接触

记者:对于孩子的阅读,家长要给他设定一个范围吗?

王军杰:对于孩子的阅读范围,家长千万别设限,别因为自己觉得某类书晦涩,就不让孩子接触。一些家长常常忽视让孩子阅读经典读物,还有一些家长觉得这类书老土。

我觉得,像《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这些中华优秀传统经典,完全可以引导孩子直接读。孩子理解这些内容并不难,家长觉得孩子理解困难,很多时候只是家长自己的想法。其实,孩子对这些内容的接受能力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强。

比如有人觉得《千字文》晦涩难懂,内容浓缩又藏着诸多典故,孩子未必能懂背后的故事。这其实是个误区。

举个例子,孩子背唐诗,起初或许并不明白诗句的意思,但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记住了。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年、某一天,某个场景突然触动了他,之前背过的句子便会豁然开朗。可若没有前期的积累,这份“顿悟”又从何而来?

实际上,中国许多传统读物都是文化精华,值得孩子们去触碰、去品读。孩子真正沉浸其中,就会发现理解并非难事,正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就像我们读《红楼梦》,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幼龄孩子接触经典也是如此。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的阅读设限,要让他们多亲近好书。那什么是“好书”呢?大众追捧的不一定是好书,真正的好书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在中国,最经得住时间沉淀的,就是那些经典。从经史子集看,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注重让孩子读唐诗,唐诗属于“集”的范畴,若再往前追溯,其实“经”才是更基础的读物。像《论语》《大学》《中庸》这些经典,孩子完全可以早早接触。

湖北有个孩子,4岁半就开始诵读清代吴大澂所写的大篆全版《论语》,还能分辨出每个字的细微差别。我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发现他的家长始终在身边陪伴、鼓励他。现在,这孩子不仅认识了书中的每一个字,还能理解单个字的含义。等他上学后,他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肯定不在话下。

不要把读书只看作孩子的事情,要当成全家人的事情,只有全家人一起读书,共同成长,孩子才能发展得更好

记者:您认为家长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王军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第一点就是要陪伴他们,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打造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氛围。

一个没有书籍的家庭,很难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孩子。从孩子呱呱坠地起,家长就应为他创设阅读环境,努力将家庭打造成书香门第。可以在客厅、卧室、沙发旁、床头等地方都放置书籍,让孩子随手就能拿到书,随时都能开始阅读。若担心家里显得杂乱,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专门设立读书角或读书室。

家长可以每天读书给孩子听,也可借助复读机播放一些经典图书,让书香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不过要提醒家长一点,切勿试图用音频完全取代亲子阅读。音频固然可作为亲子阅读的有益补充,但绝不能完全替代。因为孩子需要与家长进行情感互动,他们喜欢看到父母的表情,听到父母的声音。

第二点是要鼓励孩子。鼓励孩子也有一定的方法,不能一见到孩子就对他说:“哇,孩子,你好棒,你太棒了。”这类鼓励对孩子而言,收效甚微。鼓励孩子可以从他的阅读情况入手。

比如,在与孩子交流时,他说了句“我认同你的观点”,孩子年纪尚小,就已认识了“认同”这个词,你可以对他说:“真不错呀,孩子,你通过阅读又认识了‘认同’这个词,而且还能正确运用,你真棒!”

过几天,若他又说出了一句诗,你可以说:“这句诗妈妈都不太清楚呢,你通过阅读就掌握了,都超越妈妈了,真棒!”类似这样的鼓励,就像给孩子搭建了一个个小台阶,让他能切实地感受到,他是凭借自身努力走进了书的世界,书中的知识不仅让他有所收获,还使他得到了他人的认可与赞美,这样,孩子便会更主动地去阅读。

此外,鼓励孩子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要做到有理有据,不能夸大其词。有些家长在专家提及夸奖有用后,便一味地夸赞孩子“真棒”“真好”,却没有给出具体的理由。这样的鼓励,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真诚,自然起不到鼓励应有的作用。

第三点是家长让孩子阅读不应带有功利性。我们常说如今社会变得浮躁,实际上有时并非社会如此,而是我们自己内心浮躁,在辅导孩子时,目的和功利性过强。比如让孩子阅读,我们就想着让他的作文写好,让他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似乎一谈到阅读,家长就只关注孩子的作文能否得高分,认为孩子阅读能力提升了,表达能力就会增强,学习成绩也会提高。这样其实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降低他阅读的兴趣,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带着这种想法让孩子去阅读。

阅读是愉悦心灵的,能变化人心、变化气质,能让孩子独处时不会感到孤独、遇事时不会轻易陷入抑郁。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得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可阅读有些书,特别是经典时,孩子可能无法立刻从中获得快乐。因为阅读属于深层次的快乐,有时是孩子很难独自快速体验到的,不像浅层次的快乐那么容易获取,因此需要家长逐步引导,帮孩子登上更高的台阶,让他们发现这种快乐远远超越低级的感官快乐。

在我看来,阅读是改变孩子成本最低、实操性最强,且能让孩子持续发展、动力十足的方式。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也是一个相互成长的过程。所以,不要把读书只看作孩子的事情,要当成全家人的事情,只有全家人一起读书,共同成长,孩子才能发展得更好。

有个17岁的孩子,从5岁起就跟着父母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做志愿者,和大人一起读书。

现在,他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接待四方来客时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气质远超同龄人。这个孩子的妈妈先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做志愿者,后来把孩子和丈夫也带进来。一家三口每逢周六、周日就去中国文字博物馆做志愿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不会的回来就赶紧学习。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扩大知识面,生活方式也得到了改变。

他们一家出去旅游时,孩子会要求先去当地博物馆看看,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这其实就是家长引导孩子兴趣的一个典型案例。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不如让孩子在志愿活动中主动去博物馆,这就是从外驱力到内驱力的转变。

阅读也是如此。家长与其规定孩子读几本书,不如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主动走进阅读的世界。正所谓“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孩子只有爱上阅读,才能领略其中之美。但家长不要期望说教几句就能让孩子爱上阅读,说给孩子听,不如做给孩子看,所以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

家长一定要做到:自己先成为热爱读书的人。孩子的感知其实很敏锐,家长做到了,孩子自然会跟着做到;家长做不到,给孩子说再多道理也白搭

记者:对于亲子共读,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军杰:在所有方法里,我觉得最有效的一条是:自己先成为热爱读书的人。孩子的感知其实很敏锐,家长做到了,孩子自然会跟着做到;家长做不到,给孩子说再多道理也白搭。

生活中,很多家长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却要求孩子读经典,这实在太难了。家长只有自己先改变,才能迈出影响孩子阅读习惯的第一步。这不是说家长只要坐在孩子身边陪读就行,而是要先爱上阅读,下定决心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如果害怕自己坚持不下去,可以加入一个读书团队。

现在有很多读书群和公益读书组织,比如我们这边妇联办的各类公益读书班、图书馆的公益读书课程,家长们可以多留意。

在团队里,大家互相督促、彼此鼓劲,慢慢就把阅读习惯培养起来了。不少家长说自己没时间读书,其实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只要有阅读的意愿,不用纠结每天必须读多少。

拿我自己来说,父母生病时我得时刻照料,抽不出整段时间,于是我便在他们晚上睡熟后、早上起床前抽出时间看一会儿书。我们也可以在包里常备几本口袋书,走到哪儿都翻几页。家里随处能看到书,包里随时能摸到书,让书籍常伴左右,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收获。

现在老师经常提醒家长要给孩子营造阅读氛围,其实家长自己“手中常握书”就是在给孩子营造阅读氛围—孩子越小,家长对他的影响力就越大。

亲子阅读还是融洽家庭关系的润滑剂。在家里的客厅或书房,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比如晚饭后或周末下午,全家人都参与进来,可以让每个人轮流读一段,也可以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和感悟。

家长还可以设计些有创意的阅读活动,比如结合阅读内容做绘画、手工、角色扮演、挑战赛等。有位家长分享过一个很棒的经验:她和孩子搞了“同读一本书”活动,约定谁先读完,谁就能获得一个小奖励。有时候她故意抢着读,但多数时候会让孩子先读完,自己落后一点点。一段时间后,孩子的阅读兴趣被彻底点燃,就算没有挑战机制,也能自觉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给孩子自主权,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孩子一旦打开兴趣的闸门,爱上阅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之前我接触过一个叫小彬的孩子,很不爱看书,他妈妈为此非常头疼。

有一年,学校六一儿童节举办“书中探宝”游戏—在一个简单有趣的绘本中藏了“宝藏”,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找到线索。孩子对探宝都很好奇,小彬也不例外,于是开始翻阅那个绘本。

翻着翻着,他发现那本书太有趣了,读得津津有味,最后终于发现宝藏—能完整复述倒数第二章中你喜欢的小故事,这本书就归你!他破天荒地复述了故事情节,得到了那本绘本,回家后又读了好多遍。之后,他妈妈开始试着和他一起读一些有趣的书,他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我想提醒各位家长,让孩子爱上阅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家长千万不要心急。在这个过程中,当孩子说不想读书时,请耐心听孩子说完,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然后对症下药,适时引导。

END

作者:李瑞辉 郝歌 元志芳 李明亮

编辑:壮青青

部分图片来源AI生成

文章来源: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5年第10期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山寨安卓平板进不去系统,探索解...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买了一款看起来挺不错的山寨安卓平板,结果一开机,屏幕上就显示“系统无法启动”...
距期中剩 3 天化学 60 分... 从 60 分到 90 分的逆袭秘籍 距离期中只剩 3 天,化学还在 60 分徘徊?别慌!用这份 “真...
安卓11系统啥时候升级,全面了... 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安卓手机最近是不是有点儿“懒洋洋”的?别急,别急,我来给你揭秘一下安卓11系统升级...
安卓操作系统的安装,畅享智能生...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手机总是那么聪明,能帮你找到路线,还能帮你聊天呢?这都要归功于安卓操作系统!...
p6安卓4.4系统,性能与创新...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系统更新换代的速度简直就像坐上了火箭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个曾经风靡一时的P6安...
日本再发生熊伤人事件,3人受伤 △资料图11月9日,日本秋田县五城目町和美乡町相继发生熊袭击人事件,共造成3人受伤。近来日本“熊害”...
苹果刷安卓系统可靠吗,可靠性分... 你有没有想过,把苹果手机刷成安卓系统,这事儿靠谱不靠谱呢?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背后的门道。一...
西安外事学院:镜头下的你们每一... 有人说 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 往往不在宏大的典礼 而藏在那些不经意的日常里 带着一颗想要记录的心 走过...
安庆采集app下载安卓系统,安... 你有没有听说最近安庆地区的一个新玩意儿——安庆采集app?这可是个神器,不仅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还能...
聆听“乌镇声音”:互联网大会上... 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 回首过去,乌镇峰会打开了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