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
这届成都家长,还是太不服输了。11月12日,成都中小学将迎来首个秋假,连休5天。这意味着11月11日下午放学后,已经有家庭“在路上”了。
“买了24张动车票,一家三口出发特种兵旅行。”11日,一位成都小学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硬核”操作,要利用5天时间,在重庆东北部深度游。网友热议:当家长开始卷假期,其实是“教育的觉醒”。
24张动车票
打卡人民币上的“夔门天下雄”
成都东至重庆北、重庆北至奉节、奉节至巫山、巫山至云阳、云阳至万州,这是一趟通过高铁连接的秋假之旅。这一路,可以打卡人民币上的“夔门天下雄”,近距离感受“两岸猿声啼不住”,共鸣三国故事的英雄情谊,聆听三峡移民的烟火故事。
这是成都妈妈孙女士策划的秋假行程。“一听说要放假,挺激动的,到底去哪儿玩,纠结了两天。”一开始,孙女士考虑的是飞机出行,查询的是三亚、深圳等沿海城市,但又觉得路途上耗去的时间较多,舟车劳顿。于是,转而考虑成都周边,川西或者重庆。“孩子一直想去打卡人民币上的景观,三峡之巅提了好多次了。”在征求了孩子意见后,孙女士开始策划渝东北之行。
孙女士介绍,三峡之巅要徒步的话,有上山的关门时间(下午1点半关闭赤甲楼检票口),成都到奉节的动车,要3-4个小时。因此平时周末要去三峡之巅,时间比较赶。“我们准备周二下午放学后出发,先到重庆过夜,第二天从重庆去奉节,比较科学。”孙女士表示,确定方案后,开始买票。因为奉节、巫山、云阳和万州几个城市都是在一条线上,所以都选择了动车出行。

孙女士晒出24张动车票订单
“三个人为什么会人均8张票呢?这是AI出的主意。”在买票过程中,大部分旅程都顺利买到了票,只有周六上午从重庆返成都的票,需要候补。孙女士采纳了AI的方案,先买重庆到合川的二等座,然后采取“原车换位”的方式,买了合川到成都的一等座,因此这段行程,每人是2张票。
网友热议:
这是家长的“教育觉醒”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秋假的态度,有持不同意见的家长。一些家长在社交平台表示,担心孩子中断学期中的学习氛围,耍了几天,心又收不住了。有的家长则苦恼,因为上班不好请假,只能把孩子托管在学校。
“少年的眼睛藏不住岁月,但胸中装得下整个河山。”也有不少家长认为,秋假就是要去“看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绝对是成长路上最有益的践行方式。在古代,文人墨客将“读行合一”践行到极致:司马迁20岁起游历天下,访遍名山大川、古迹遗址,收集了大量书本上没有的史料,为《史记》的撰写奠定了坚实基础;徐霞客一生游历34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记录成《徐霞客游记》,成为“千古奇书”;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游历中写下《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千古名句,将自然之景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这些例子都说明,只有将读书与行路结合,才能让知识“活”起来,让人生“厚”起来。
有网友表示,当家长开始卷假期,其实是“教育的觉醒”。当越来越多的家长放下“补课”的执念,选择带孩子去旅行,我们会发现:最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什么,而是“陪”孩子经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