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新赛道,是疯狂英语 ?
创始人
2025-11-14 08:00:51
0

作者:答案如下

最近的《再见爱人》中,梁淞、何美延这一对rapper夫妻一出现就“画风突变”。与其他几对上演的悲情文学不同,梁淞和何美延犹如一对“情绪零碎”的现世活宝。梁淞一会儿“小豆你看我帅不帅”、“是谁造成了这样不吵架的局面,是我的幽默”,时不时又气成了“红脸包公”:COME ON!! I'M SORRY ABOUT! LYING! RIGHT! SORRY ABOUT THAT!! 说毕大吹一口气。当我被一串串英语撞击耳膜的时候,突然(无端)联想到川建国(bushi)。

(图/unsplash)

但话又说回来,川建国生气的时候爱说英语是因为他是native speaker,为什么武汉人梁淞暴走的时候也爱疯狂飙英语?由于梁老师大学是英语专业的,有人表示这是作为rapper的自觉,有人则表示这是“英专生再就业”。

我的评价是,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在许多需要频繁与外语打交道的职业中,大家更容易说着说着话,就突然“切换语言频道”。

例如,在跨国的科技、金融等行业,大家很怕专业术语让人听不懂。所以,他们有个默契的做法:用英语说完后,如果担心有人没完全理解,就马上用母语把关键概念再解释一遍。尤其是在讨论复杂技术问题时,这样切换一下语言频道,能帮所有人把问题想通、搞明白[1]。

而在英语教学场景中,母语的使用也并非随意穿插,而是被视为一种工具,用来攻克难度较大或概念抽象的词汇。老师通过在课堂上把母语与英文夹着讲,给学生喂了更多辅助资料以及说明。正是这些额外的帮助,让学生理解和记住那些不认识的新词时,效率更高,也更牢固[2]。

(图/unsplash)

研究还发现,俄语IT圈有个特别省事的习惯:IT们会直接用英语词汇、短语来指代工作软件、工具。此外,他们的行话主要有三种玩法:一是把英语词用俄语字母拼着念,类似我们用“因特网”表示“Internet”,二是把英语词的含义扩充进俄语词中,或者直接把英语短语硬翻成俄语,哪怕听起来有点别扭[3]。

而在法律行业中,特定法律文件里也常会冷不丁冒出几个外语词。这么做通常有三个原因:一是本地语言缺乏精准对应的专业术语;二是起草者对本地术语不熟悉,使用外语更便捷;三是为了使表述更贴合语境或强化观点[4]。

而rapper堪称是将母语与外语的夹杂运用得最理直气壮、最出神入化的一群。这不仅是语言习惯,更是一种鲜明的身份宣言。咱们的中文说唱,玩起中英夹杂也是贼溜的。

比如欧阳靖的《HipHopMan》,他用粤语的烟火气打底,加入普通话的筋骨,再潇洒地撒上一把地道的英文俚语当调味料。几种文化在节奏里碰撞交融,炸出的味道别提多带劲了!

(图/QQ音乐截图)

研究表明,使用某些关键词语能够帮助说唱文本深深扎根于嘻哈文化,并明确其作为说唱作品的属性。“rap”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MC”则是嘻哈圈子里对“说唱歌手”的常用称呼。此外,说唱歌手身边通常会有他的“crew”,即由同行、朋友或支持者组成的团队。像“Spitrugged”和“dropthe beat”这样的短语,它们所指的都是特定的说唱风格。只有在嘻哈这个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这些词语组合才能被赋予确切的含义[5]。

因而,在嘻哈音乐中嵌入英文,特别是具有嘻哈文化特征的词汇,是说唱歌手与全球嘻哈文化建立连接、表明身份的重要方式这种做法有助于将作品植根于嘻哈文化的土壤中,从而获得“嘻哈国度”中一员的身份认同[5]。

中英夹杂也终结了华语rap“硬翻”英文带来的尴尬,直接用原词,味儿更地道。这样一来,也满足了国内听众对于多元文化和新鲜事物的追求。英文词句的穿插可不是瞎来的,而是能够起到辅助中文歌词表达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加强旋律、增加辨识度,并与听众产生互动且增强押韵效果[6]。

除此以外,这些经常需要与英语打交道的人是不折不扣的双语者。而双语者不仅是在上班或者吵架的时候,平时说话也常中英夹杂——这不一定是在装逼,而是因为ta脑中的两种语言并非独立开关,当一种被激活时,另一种其实也同时在线[7]。

(图/《武林外传》)

一项研究请母语为荷兰语的英语学习者看着图片说出英文单词。例如如果图片是一座山,参与者要说“mountain”。在他们准备开口时,会听到一个用于“捣乱”的干扰词。其中最关键的一类干扰词,发音与图片的荷兰语名称相似。如图片“山”的荷语是“berg”,干扰词是“bench”[8]。

就在图片闪现的刹那,这个“bench”就能成功拖慢参与者说出“mountain”的速度。这个瞬间的干扰足以证明:在他们大脑刚开始搜寻英语词的时候,母语荷兰语“berg”已经被偷偷激活,并形成了干扰[8]。

这种“语言打架”的现象恰恰证明,我们大脑中的两套语言系统并非独立开关,而是在使用时会被同时激活。

但双语者大脑内部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机制,能够协调这两种语言,避免它们总是“打架”。

如果作为一个双语者,你决定要说某种语言时,你的大脑会自动抑制另一种语言,把它的“音量”调小,就像把不想听的电台调成静音。这样一来,你想说的那种话就能顺利输出了。这个过程完全是大脑自动完成的,就像你抬手时,另一边的肌肉会自动放松一样,你根本意识不到,也控制不了。这种“启动一个,就得按住另一个”的机制,其实是大脑与生俱来的工作方式[9]。

(图/unsplash)

但有的时候大脑的“静音”功能会突然失效。

这是因为,我们前面提到的,职业表达习惯加上大脑双语同时在线的底层机制,共同为“飙英语”备好了弹药。而强烈的怒气冲垮了大脑里管理语言的“堤坝”,让两种语言倾泻而出。

研究表明,当人表现出如生气、烦躁等负面情绪时,他们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切换得更频繁。这很可能是因为强烈的负面情绪就像一个干扰信号,暂时降低了大脑的“控制力”[10]。还记得我们上文说的吗?双语者在说一种语言的时候,大脑会努力抑制另一种语言的输出,不让其造成干扰[9]。

但人在生气的时候,大脑有点管不住到底该用中文还是英文,两种语言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冒出来,导致语言切换变多[10]。

除此以外,研究表明,当出现脏话等禁忌词时,英语母语者的注意力明显被打断,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受到的影响较小,说明这些词对他们的干扰更轻。这体现用第二外语说脏话可能更容易被接受,显得语气没那么冲[11]。

比如你说“holy shit”的时候是不是比说“他*的”听上去更好接受一点。

所以,下次看到有人吵架时中英文乱飞,请理解——这可不是装逼,而是他们大脑的"语言小剧场"正在上演全武行。

怒气就像个蛮横的导演,一把推开理性的保安,冲进片场大喊:"这段用英文演!更带劲!"

两种语言在脑海里抢着当主角,谁嗓门大谁就先上台——至于说的是中文还是英文?Who cares!能吵赢就行!

说到底,生气时飙英语,不过是我们的大脑在情急之下,把所有的武器都搬出来用了而已。

[1] Andi Suwarni. (2025). Breaking The Language Barrier: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Code-Switching in Asian Professional Workpla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1), 91–106. https://doi.org/10.62951/ijsie.v2i1.203

[3] Poplavskaya, T. V., & Choumanskaya, O. A. (2022). Language Code Mixing in the Discourse of IT Companies. Polylinguality and Transcultural Practices, 19(1), 98–106. https://doi.org/10.22363/2618-897x-2022-19-1-98-106

[4] Zolkapli, R. B. M., Mohamad, H. A., Mohaini, M. L., Wahab, N. H. A., & Nath, P. R. (2022). Code-Switching and Code-Mixing in the Practice of Judgement Writing in Malaysia. Pertanika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30(3).\

[5] Sarkar,M. (2014). Multilingual Code-Switching in Montreal Hip-hop: MayhemMeets Method. https://www.lingref.com/isb/4/160ISB4.PDF

[7] GrosjeanF. (1989). Neurolinguists, beware! The bilingual is not twomonolinguals in one person. Brainand language, 36(1),3–15. https://doi.org/10.1016/0093-934x(89)90048-5

[9] Paradis, M. (2004). A neurolinguistic theory of bilingualis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0] Caldwell-HarrisC. L. (2014). Emotiona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a native and foreignlanguag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rontiersin psychology, 5,1055.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4.01055

[11] Williams,A., Srinivasan, M., Liu, C., Lee, P., & Zhou, Q. (2020). Why dobilinguals code-switch when emotional? Insights from immigrant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Emotion(Washington, D.C.), 20(5),830–841. https://doi.org/10.1037/emo0000568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考编上岸,却被逼成“擦边顶流”... 作者:夕四千辛万苦考上编,为了人民去“擦边”!最近,浙江新昌县有个村书记卖柿子卖出知名度了,紧身衣包...
AI赋能未来课堂!德州教师解锁... 11月13日,德州市第四期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专题培训班在德州天衢新区太阳城小学举办。此次培训由德州...
丘成桐谈教育:天赋的作用不超过... ▲本文作者丘成桐 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于今年率领中国数学界发出倡议:申请在中国主办2...
一种另类的“数字霸凌”:被“长... 87岁的李磊明,是个“急”性子的老人。这份“急”,是被精准“训练”出来的。每次在手机上点开资讯类软件...
图书馆区域国别学学科馆揭牌开馆 探索集约共享文献平台建设,推动区域国别学创新发展 11月5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区域国别学学科...
留学中介机构,到底哪家比较推荐... 在规划留学时,许多申请者都会面临一个实际问题:要不要找中介?而当决定寻求专业支持后,如何筛选“留学中...
改变中国游戏行业的开源引擎开发... 忽然科技(SUD)宣布以5.1亿人民币全资收购Cocos(雅基软件),Cocos业务和团队将深度整合...
深耕教研促均衡 辐射引领助发展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13日电(李羚蔚 奚舒佳)近日,一场跨越四千多公里的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兵团第十二...
集体缩招,行政区划调整!202... 昨天我们详细梳理了2026省考的四大新趋势,其中“招考人数”的变化是目前大家很关心的话题,2026年...
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函授站 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函授站筑梦未来,成就人生新篇章 在吉林省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所被誉为学子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