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327:高中,把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打回原型了

原创 秋霞老师 知行心苑W 2025年11月10日 10:52 广东
高中生拒学情况越来越多,很多家长从一开始的紧张,高度重视,用尽各种办法,到最后无奈的顺其自然。学生也经历了一开始的焦虑迷茫、愧疚,到心安理得地躺平。到了高中,那些成功的鸡娃父母不得接受自己的失败,那些曾经优秀的孩子也开始不得不直面平庸。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在高中的知识和考试都越来越难了。
高一学生的直白:
(1)以前我经常上课睡觉,偶尔看看书,做做题,就可以了。现在我看书都看不懂了。试卷上好像都看不到书本的内容。
(2)初中的时候,我就是刷很多题,成绩就上去了。可是现在我也很努力做题,但一点进步都没有,还越来越差了。
(3)我以前主要是靠记忆来考试的。现在发现一道题我做了很多次,也听讲了很多次,但还是很难去理解,不知道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有时候看题目都不知道题目在说什么。
········
这是部分高一新生考试失败后来跟我聊的内容。他们依然努力,依然爱学习,可是效果几乎为零。
因为高中的知识跟初中有本质的区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大脑中建立一个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没建立起来,靠之前的死记硬背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公式、定理,甚至把课本都背下来,是没有办法考好的。这个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及其消耗脑力、耐力的,也是及其艰辛的。我们看看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大多头上都长出了白发。因为思考真的是以一个很消耗人。习惯一做题,一背书就出成绩的学生很难有这个耐心,也缺乏这个能力。
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也习惯了孩子的优秀成绩,很难接受高中居然考试不及格,甚至考了几十分。所以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不是鼓励和安慰,往往是主观地认为孩子不努力了,不爱学习了,然后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其实对很多学生高中数学、物理考60多分都已经很不错了。
在学业、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很多孩子就受不了了,有的会陷入自怨自艾中,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有的破罐子破摔,过一天算一天;也有孩子安心地努力着,接受着。
所以,高中部分学生跟不上是必然的,不是老师的问题,也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学生前一阶段形成的学习能力问题。初中以前的知识只要勤奋努力,不会太差。但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了高中一遇到挫折,就很难应对了。
如果学习上没有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样的学生在高中很难坚持,更难进步的。这个也是家长们帮不了了。毕竟再有能力的家长也没办法帮孩子在大脑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啊。
所以,到了高中,部分有能耐的家长,优秀的孩子就这样被打回原形。这是必然会发生的。
这部分家长和学生该怎么办呢?
学生要在适应期放慢脚步,踏踏实实地去摸索,到最后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当然,这个时候有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很重要。
家长要坚决跟孩子一起去面对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挫折。高考并不决定人的一生,但如何应对挫折确实会影响这孩子一生的。所以,与其关注成绩,不如跟孩子一起学习积极去应对人生的不如意。这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下一篇:把为教师减负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