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中可能存在的“灯下黑”难题,安州区桑枣镇勇于突破传统,创新推出校际交叉检查机制,让学校之间“开门互检”,变“体内循环”为“共治共享”,有效守护了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为区域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新范式。

打破壁垒
从“关门自查”到“开门互检”
传统的校内自查易因熟悉而产生盲区,上级抽查又难以覆盖全面。针对这一普遍性监管难题,桑枣镇果断引入外部视角,创新实施校际交叉检查。
该机制核心在于打破各学校间的管理壁垒,组织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堂负责人等一线骨干,组建专业检查小组,相互“挑刺”、共同“找茬”,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精准发力
“四不两直”直击要害,闭环管理确保实效
为确保互查不走过场,桑枣镇构建了一套严谨的运行机制。检查严格对标国家法律法规及“明厨亮灶”要求,制定详细清单,聚焦食材溯源、加工操作、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
尤为关键的是,检查组普遍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现场、直插基层”的“四不两直”工作法,深入食堂后厨、仓库,力求发现真问题。
对于检查结果,镇食安办建立闭环管理机制:现场形成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并跟踪督办直至销号。
同时,检查结果纳入学校年度食品安全考核,与评优评先挂钩,切实压实了各方责任。

成效显著
隐患精准挖掘,经验直接共享
校际交叉检查的推行,为桑枣镇校园食品安全带来了多重积极变化。
隐患排查更精准。“外人”的眼光有效发现了以往校内自查难以注意到的卫生死角和管理漏洞,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学习交流更高效。检查过程成为直观的学习平台,各校管理人员在互查中直接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特色做法,实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主体责任更压实。接受“同行”审视形成了有效倒逼,促使各学校时刻绷紧安全弦,日常管理更加规范、自觉。
监管合力更强大。该机制将单一的部门监管拓展为校际互查、部门督导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管网络,初步形成了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 桑枣镇将推动交叉检查与“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深度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定期组织检查人员专项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并探索引入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检察,进一步扩大社会监督的覆盖面。
来源:涪江观察
记者:安峥
编辑:文婷
审核:曹海容
校对: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