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校园里,
一场跨越山河的相遇正在发生
11月13日,
资阳市雁江三小的孩子们
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来自四川与山西的青铜文明
当资阳市博物馆携手四川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将“江河孕育青铜·川晋对话文明”流动博物馆搬进校园,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就此开启。
三年级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小心翼翼地拓印着青铜鸟尊的纹样。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古老的纹路在宣纸上渐渐清晰,这一刻,千年前的匠心与稚嫩的小手相遇。隔壁四年级的同学们则化身“小小建筑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拼搭着斗拱模型,当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地扣合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发现智慧的光芒。五年级的课堂则是一场思想的探险,在长江与黄河文明的对话中,孩子们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多元一体”的深刻含义——原来,中华文明就像一片星空,每一颗星星都在自己的轨道上闪耀,却共同构成了璀璨的银河。

走出教室,整个校园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本次流动博物馆利用校园空间设置了包括青铜器展示、集章体验、木版画拓印等多个互动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阳光下,历史的温度在指尖流淌,文明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这一刻,博物馆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而是可以触摸、可以创造、可以对话的奇妙空间。

孩子们或许还不完全明白“文明”这个词的全部含义,但在他们专注拓印的眼神里,在拼搭斗拱的认真里,在讨论青铜纹样的兴奋里,文化的种子已经悄悄生根。
这粒种子,正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
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