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翻倍!越来越多美国大学生选择双专业......
创始人
2025-11-18 14:57:53
0

焦虑时代的理性抉择

在美国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学生正以更谨慎、更“功利”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育。

经济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的持续,以及特朗普政府对学生贷款减免计划的收紧,让许多年轻人不再敢轻易押注未来。他们不再满足于一个学位,而是倾向于“加倍保险”——修两个专业

在这个焦虑与现实交织的时代,“双专业”不再是兴趣的叠加,而是一种生存策略

01

十年翻倍增长的“理性热潮”

根据《Hechinger Report》对美国教育部数据的分析,2023-2024学年,全美12%的毕业生拥有双专业,而在2014 年,这一数字仅为6%

涨幅最惊人的是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十年间增长了591%。紧随其后的是哈佛大学334%与贝尔蒙特大学317%

学生们的选择组合也越来越现实:

心理学 + 数据分析

英语 + 市场营销

艺术 + 商业

……

激情与实用的搭配成为当代大学的新范式

正如教育贷款机构Ascent的CEO Ken Ruggiero所说:

学生们开始把教育当成投资决策——他们在平衡兴趣与回报,权衡风险与成本。

但这份策略性选择的背后,是越来越沉重的经济焦虑。

02

经济阴影:通胀、AI与政策变化的多重挤压

疫情与经济衰退的记忆仍未远去,如今的年轻人又迎来了新的不确定:通胀持续、利率上升、AI冲击就业、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新一轮贷款政策收紧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在今年夏天的报告中指出——拥有本科学位的毕业生失业率已攀升至2014年以来最高

而AI技术的快速迭代,让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发现:自己辛苦学来的专业,可能在几年内就会被自动化浪潮边缘化

这使得“职业安全感”成为新的稀缺品。

学生们不再单纯追求“热爱”或“排名”,而是开始理性计算ROI(投资回报率)——“我花四年读这个专业,到底能换来怎样的生活?”

Ruggiero指出:

通胀、利率和政策变化都让学生更加谨慎。他们倾向于选择医疗、商业、数据科学等高需求行业,因为这些专业的职业路径清晰,收入预期稳定。

03

双专业的逻辑:用“多维能力”对冲不确定

“如果可以在四年内完成两个专业,那就等于花同样的钱,获得双倍安全感。”SoLo Funds联合创始人Rodney Williams这样解释如今学生的心态。

双专业并不一定意味着加倍花费,而是学生们在有限的资源下试图“最大化产出”的理性策略。

“在学费高昂的环境下,他们想要从教育中‘榨出’更多价值。”Williams说道。

学生们相信:一个专业可以体现兴趣,另一个专业则是“保险”。

例如主修心理学的学生会辅修数据分析;主修文学的学生会加修商业或传媒。

这种组合式思维不只是学术多元,更是一种经济防御机制

在高度不确定的世界里,多学一点,意味着多一条退路。

04

贷款新规:教育成本的“隐形地震”

然而,造成学生焦虑的另一重原因,是贷款政策的突变。

特朗普政府近期撤销了拜登时期的 “SAVE计划” ——这原本是美国历史上最宽松、最慷慨的学生贷款偿还方案。

随着计划的终止,学生贷款的还款选择将从多个方案缩减至仅剩两种,并计划在2028年前全面实施

未来几年,美国学生贷款体系将面临一场深刻的重构:

  • 研究生贷款上限:设置终身贷款额度——普通研究生为 10万美元,法律与医学院学生则为20万美元。

  • Graduate PLUS项目:将被废止,意味着学生无法再通过它全额覆盖研究生学费。

  • Parent PLUS(家长贷款):不再符合任何减免计划资格,额度上限为6.5万美元。

  • 政府还计划剔除部分群体的“公共服务贷款减免(PSLF)”资格,其中包括在移民权益与跨性别健康领域工作的人员。

这些举措引发了激烈争议与多起诉讼。

但无论结果如何,它们已对学生与家庭产生连锁影响:借贷成本更高、未来预期更模糊。

NerdWallet的贷款专家Katie Wood 表示:“学生借贷者的焦虑完全可以理解。他们刚刚适应新的还款机制,现在又面临不确定的变动。大家最害怕的不是高利率,而是不知道明天的规则会不会又变。”

05

“被迫成熟”的一代:年轻人更早学会计算

在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中,大学生们变得前所未有地成熟。他们开始学习经济学逻辑、关注政策走向、主动规划贷款结构

教育公司Ascent的数据表明:越来越多学生在入学前就会同时比较联邦贷款与私人贷款,并尝试在政策落地前“锁定利率”。

“他们不再等政府‘救’,而是主动制定财务策略。”Ascent 的首席执行官Ruggiero说,“过去学生关注学校排名,现在他们关注回报周期和行业稳定性。

这种“主动防御型”思维,虽然让学生变得更理性,但也反映出一种潜在的无力感——当政策、通胀与AI轮番冲击时,他们被迫提早长大。

06

教育的本质:在焦虑之外寻找意义

当大学变成一次精密的成本收益计算,教育的意义是否被削弱了?

Katie Wood 提醒:

教育不应被简单视为“投入多少赚多少的投资模型。有些专业并不直接对应高薪职业,但却能培养沟通、思维、创造力等长期竞争力。

的确,计算投资回报率很重要,但教育从来不仅是谋生的工具。

在焦虑的时代,更需要思考: 除了“能否养活自己”,我是否还能热爱自己所学?

双专业的热潮,也许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年轻人并没有放弃理想,只是学会让理想更“稳当”。他们不再盲信激情,而是让热爱与现实并存,让梦想与生存并行

结语:理性时代的勇气

教育的意义正在被重写。它不再是“知识的殿堂”,而是一场对未来的风险管理。 但在这场风险管理中,我们也看见了新一代学生的韧性与清醒。

他们不是一味悲观,而是在动荡中保持理智,不是放弃梦想,而是在不确定中重新设计路径。

也许,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真正勇气——在现实的算计与理想的坚持之间,依然选择去学习、去探索、去相信未来。

文 | 城南

你怎么看待“双专业”?

你选择了几个专业?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受贿超1亿,云南省委原常委李石... 2025年11月1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云南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李石松受贿...
中央美院通报:情况属实,不予通... 11月15日,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发布情况通报:近日,城市设计学院关注到网上关于我院学生涉嫌抄袭...
三大岗位被移出“编制”?铁饭碗... 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找到一份薪资待遇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十分困难,因此很多毕...
国内赴日旅游出现“退团退票潮”... 近日,外交部与中国驻日使领馆率先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赴日。1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类似提醒。双重提醒...
2025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解... 2025年11月21日至22日,北京亦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将迎来一场属于全球开发者的开源盛事——...
“太子集团”陈志被曝在日购豪宅... 据报道,柬埔寨“太子集团”头目陈志曾试图通过在日本成立企业,以获得日本长期居留资格,并且在日本东京的...
10岁男孩在诊所输液期间身亡:... 新京报记者 赵露 制作 礼牧周 11月18日,湖南湘潭黄女士告诉记者,她10岁的儿子在诊所输液期间身...
高市早苗拟修改日本“无核三原则... 据NHK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17日,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考虑修改“无核三原则”一事,自民党干事长...
报告显示美高校国际学生今年秋季... 新华社纽约11月17日电(记者施春)美国国际教育协会1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受特朗普政府收紧国际学生...
2025秋北京真题圈小学五年级... 五年级想抓好语文综合运用与能力提升,这套北京专用语文真题卷简直是精准提分神器!针对性超强,既贴合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