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海淀知春里西社区,北京明天幼稚集团四幼知春里园的托班教室内,两岁半的又又成功爬过一道由彩色软包材料搭成的“小山丘”。转身那一刻,他朝着老师露出灿烂的笑容。看似简单的游戏背后,实则是北京明天幼稚集团探索托幼一体化实践的生动缩影。

在国家大力发展普惠托育、保障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北京明天幼稚集团从2025年9月开始在明天一幼塔院园、明天四幼知春里园、明天七幼定西园、明天八幼上地园、明天八幼佳园园5个园所开设托育服务。各园托育特色亮点纷呈,构建出适合低龄幼儿发展需求的优质托育服务体系。

▲明天一幼塔院园

▲ 明天一幼塔院园

▲ 明天四幼知春里园

▲ 明天四幼知春里园

▲ 明天七幼定西园

▲ 明天七幼定西园

▲ 明天八幼上地园

▲ 明天八幼上地园

▲ 明天八幼佳园园

▲ 明天八幼佳园园
专属环境设计
让环境成为幼儿发展的“邀请函”
走进明天四幼知春里园的托班教室,空间设计依据幼儿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更贴合低龄幼儿的活动需求。既帮助幼儿构建安全的情感联结,也让幼儿感受艺术与审美的魅力,还能助力幼儿发展早期阅读能力、学会倾听和理解语言。另外,老师还精心挑选了内嵌流动液体的“彩虹地垫”,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探索世界,让孩子们的发展在游戏中自然发生。







卢雪纯
托班“班长”
我们在托班教室的各个角落布置了很多有趣、能引发思考的玩具和材料,它们在向孩子们发出“来试试看”的邀请。我们相信,孩子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在这种开放的环境里,他们可以通过动手尝试、主动探索获得成长。








读懂幼儿“隐性需求”
构建回应性照护体系
在两个多月的陪伴中,面对语言表达能力尚在发展初期的幼儿,明天四幼知春里园托班教师团队通过细致观察解读孩子的“隐性需求”,构建回应性照护体系。
“比如说有的小朋友想小便了,但他不会用语言表达,而是会做出一个抓裤子的动作;有的小朋友家长说孩子这几天没有大便,让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玩着玩着忽然间停下来不玩了,那他可能是有便意了;还有的小朋友吃完饭会举着碗一直说‘老师吃光了、吃光了’,后来我们明白了他的行为表示想添饭……我们就是这样通过很多生活上的细节观察,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卢雪纯回忆起老师们和孩子们相处的点滴,脸上洋溢出满满的幸福感。




回应性照护体系还体现在日常看护的认知中,托班教师们尊重孩子个体饮食节奏、睡眠习惯,3名教师看护十几名幼儿,能够实现“一人一策”的精细化支持。此外,对于两岁左右、处于“安全依恋建立关键期”的幼儿来说,对成人存在“安全依恋需求”,入园初期黏附教师是建立信任的表现,“虽然年龄小,但与小班孩子相比,他们的分离焦虑持续时间反而更短。小朋友们可能更喜欢、更依赖于老师给一个抱抱、拉拉小手这种肢体上的接触。我们还会蹲下来与孩子平视,用‘像提小灯笼一样拉裤子’这样童趣化的语言互动,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信任关系会方便开展照护工作。”卢雪纯说。

细致入微的照护延伸至幼儿园的每个角落——从保安清晨的亲切问好、保健医的互动式晨检,到食堂师傅根据幼儿咀嚼能力调整食物质地、大小,再到中大班孩子对托班幼儿的混龄陪伴和玩耍,全园联动的关怀网络让幼儿时刻感受到被关注与被爱。




家园共育见证
从“依赖”到“自主”的成长蜕变
入园两个多月,托班幼儿的成长变化更加令人欣喜。“孩子以前吃饭要追着喂,现在能自己用勺子吃完,还会主动尝试青菜,说‘青菜宝宝想和我做朋友'!”一位家长分享道。更让家长感到惊喜的是孩子性格的转变,“孩子变得更外向了,每天回家都会主动跟我们分享在幼儿园的趣事,说起幼儿园里的大王老师、小王老师,还有小伙伴都特别开心。”
这种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在托班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据明天四幼保教主任张晶介绍,自托班开班以来,幼儿基本能够实现“主动入园”,90%以上的幼儿能独立完成自主进餐、自主如厕。许多幼儿从最初的“拒绝集体”到如今“尽情游戏”,展现出社会性的发展。

张晶
明天四幼保教主任
我们托班的目标:一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让幼儿在这种专业、有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二是致力于建设、办好一个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托班。



家长的日常反馈中,也特别肯定了园所在家园共育方面的用心。“老师会通过班级群定期分享孩子们在园的生活动态,包括用餐、午睡和游戏的情况,这种透明化的沟通让我们特别放心。”跃然小朋友的爸爸表示。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家园互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托育不只是照料,更是专业的成长支持”。

跃然小朋友的爸爸
家长的工作都比较忙,和老师们的沟通一般都在晚上。我的孩子在苗苗班是最小的一个小朋友,但他在这里我特别放心。一方面,托班的环境确实让我们安心,比如孩子用餐的App里,都清楚标明了今天吃什么,营养非常均衡;另一方面,孩子们每天一起集体活动,一块晒太阳、一块玩儿,老师们的照护都是成体系、专业的。



专业师资护航
骨干引领构建“协同育人”团队
在海淀区教育两委的专业引领下,明天幼稚集团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系统培训,助力托班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自2025年4月起,集团组织各园业务干部及托班教师参加了区教委举办的托育专项培训。同时,集团教育发展中心也定期为各园托班教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这些系统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明天幼稚集团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艳宇表示。
此外,明天四幼知春里园在托班教师团队的组建上,也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考量。张晶表示,园里的托班“班长”由具有12年教龄及亲身育儿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确保能精准把握“教育专业性”与“情感理解度”的平衡。团队中还有年轻温柔的小王老师与经验丰富的保育教师大王老师,形成具备专业、情感与经验等多维度优势的协同育人团队。




在海淀区积极响应国家托育政策、探索“托幼一体化”的过程中,以北京明天幼稚集团旗下的明天四幼知春里园为代表,通过建立全员联动的回应性照护体系开展托班实践,这不仅有效满足了家庭的实际托育需求,更以科学的理念和专业的行动,温暖守护每个幼儿最为珍贵的生命开端。面向未来,北京明天幼稚集团将持续深化托幼一体化探索,不断提升托育服务品质,切实回应社会对高质量照护服务的期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撰稿:阙洁 褚晓蒙
摄影:张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