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微微心态很好,她家儿子强强也很有意思,总是笑嘻嘻地问我问题,遇到我答不上来的,他还会安慰我说,没事儿阿姨,我也就是问问,您知道的很多了。
说真的,我有些好奇,这孩子怎么感觉,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呢?认真想了想,好像他身上有当下孩子稀缺的——松弛感。做什么都落落大方,而且不疾不徐,让你感觉很舒服。

我问微微,这样的孩子,咋养出来的?微微忍不住跟我提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其实她的父母都是很严肃的人,从记事起,她在家里经常感觉很紧张,不敢乱说话。
妈妈对她要求很严格,成绩不好,或者生活中哪里犯了错,都会遭到责备,甚至是打骂。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微微,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更不要说幸福感了。
毕业工作后,她遇到了心仪的男生,但也特别谨慎,生怕自己会延续父母的婚姻状况。可是,这个男人给了微微十足的安全感,也成了她的老公。
微微说,有了孩子后,她就暗下决心,不想让孩子像自己一样忐忑地度过童年,想给孩子一个更轻松的成长环境。

是啊,自己之前不好的经历,不希望孩子再经历一遍。
我跟微微深入聊过后发现,难怪人家能养出这么好的孩子,原来有四个不同之处,能做到一、两点的,就已经很赞了。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孩子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父母不安,孩子会立即警觉。
有时候明明很小的一件事情,家长却表现出一副天塌下来的样子,让孩子也跟着焦虑,更没有安全感了。
微微两口子不会在孩子面前吵架,他们有分歧了,也会保持理性沟通。有次因为孩子被同学欺负的事情,俩人的意见不合。微微觉得,让孩子自己处理,她老公认为,要给孩子撑腰,找对方要个说法。

】最后俩人的决定是,让孩子自己拿主意。结果强强很有想法,第二天上学后,主动找到老师,把事情经过说了,老师不仅批评了那个孩子,还表扬强强很勇敢。
强强后来还和那个孩子成了好朋友,经常周末一起约着玩。
你看,父母情绪稳定,孩子也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主动积极地应对,而不是只会哭鼻子。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孩子年龄小,难免会犯错。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做错了事情,一定要狠狠地惩罚,认为这样就会阻止孩子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微微就不会这样,哪怕强强做了特别不好的事情。有次强强把家里的风扇弄坏了,微微没有责骂,而是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强强说,想拆开看看,风扇里是不是有机器人,为什么会转?

后来,强强爸带着强强一起拆开,组装,最后娃弄懂了风扇为什么会转,现在对科学很感兴趣,还说以后要做大科学家,专门研究电子产品,做出更多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电器。
你看,正是因为微微能接受孩子犯错,才帮他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如果只是训斥,孩子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谨慎,根本不敢有什么想法。
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
有的家长不顾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胆怯自卑,甚至成为他们心里一辈子的阴影。
还有,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别只顾着责备,先看看娃有没有受伤?微微说,有次她周末在家休息,强强在客厅玩,忽然就听到有东西被摔碎的声音,结果她出去一看,强强打碎了一个杯子。

那个杯子是老公去国外出差带回来了,碎了一个,一套就不完整了。所以,她当时很生气,就想质问强强,不知道这个多贵重吗?为什么要拿它?
话还没说出口,强强就已经害怕了,跟妈妈解释说,他看妈妈在休息,想着拿这个杯子冲一包红糖水,让妈妈肚子暖暖的。
原来,自己来例假肚子疼的事儿,被儿子看在眼里了。还好,指责的话,没有说出口,不然寒了孩子的心啊!
央视主持人李小萌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为了陪儿子,一直没有出去上班,家里的各种花销全都是靠爸爸支撑。但母亲从来没有和孩子抱怨过,自己陪读有多么辛苦,生活有多么不容易等等,也不讲大道理。只是告诉孩子,凡事要往好的方面看。
孩子一直很努力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不过,面对高考,压力还是有些大的。
妈妈说,你能考上咱就去上,如果考不上,家里还有地,你不想种地就出去打工,也可以选择复读,不需要有那么大压力。

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孩子考入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老师。他说,正是因为妈妈一直没有给自己加压,他才能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
在这位母亲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一种温暖、积极舒适的教育方式。正是这种特别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面对人生大考也能自如应对。
枕边育儿寄语:
我一直认为,好的家庭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家长处理事情的态度,有松弛感的家庭才会养育出幸福满满的孩子,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长大。以上4点,家长们都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