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凭借30年培育150余所国际化学校的深厚积淀,不仅在数量上形成了规模效应,更在质量上树立了标杆,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未来公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本土国际教育市场呈现A-Level、IB、AP等主流课程体系多元并进的繁荣态势,既满足了不同留学方向与特质学生的需求,也让课程选择的复杂性成为不少家长择校时的困扰——部分家庭往往低估语言能力的学术工具价值,陷入认知误区。
为助力上海家庭深度了解国际化学校办学特色、做好2026年入学准备,11月22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与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5国际教育秋冬择校巡展·上海站”第二场活动成功举办。活动汇聚上海本地优质国际化学校资源,覆盖幼儿园至高中全学段及多样化国际课程,不仅精准匹配家庭多元教育需求,更搭建起家长与名校招生官高效沟通的直接桥梁。

在这场聚焦“全人教育”与“多元成长”的行业盛会中,多位教育界资深人士与学生代表分享了前沿教育理念,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中学校长Greg Peebles与DSE学部负责人黄家声强调:“真正的全人教育绝非用单一标准筛选学生,而是为不同特质的孩子铺设通往成功的多元路径。我们提供IB与DSE等多元课程,其核心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而是让课程匹配学生,让语言背景或学术倾向不同的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绽放独一无二的精彩。”


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执行校长刘刘提出:“我们不做同质化的努力,而是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正如迁徙的鸟群因差异而共存,教育并非制造完美产品,而是激发孩子内驱力,让孩子从刷题思维转变为有创新精神、能感受幸福的人。”
上海存志学校集团融合部校长郭蕾坚信:“唯有先建立信任,让孩子真心喜欢老师,知识才能被欣然接纳。因此,我们不仅引进非应试的过程性评价课程,更致力于营造温暖的教育生态,让学习在信任中自然发生,让孩子在关爱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英澳美全球化校区运营校长、上海英澳美行中国际运营校长张莹表示:“优质的国际化教育是为孩子构建多元的成才通道,并以全程护航取代一考定终生。我们通过全球校区与主流课程,为学生铺设从英美澳到德法日的世界路径,更以六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将升学准备前置至日常,确保每一步选择都坚实,让每个梦想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全球舞台。”
上海凯文英领学校10年级学生朱佳仪以亲身经历分享:“选择了国际学校并不是选择放纵,而是换一种更好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热爱生活和体验生命。我所经历的ACT课程,以80%的过程性评价取代了一考定终身,让我在探索世界的研学中收获知识。”


上海赫贤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俞秀红指出:“赫贤教育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依靠自己强健的翅膀翱翔,而非依附于看似坚固的树枝,做真正幸福的自己且能创变未来的独特个体。我们以每日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强健体魄,以跨学科项目激发独立思考。”
上海美达菲双语高级中学国际部全人教育主任丰久光表示:“真正的个性化教育是为不同特质的孩子铺设多元的成才路径。我们以全课程体系为基石,让学术与全人教育并重,不仅激发学生的学术潜力,更通过丰富的活动滋养其品格与视野,最终将他们培养成兼具竞争力与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WLSA上海学校副校长、华盛怀少学校常务副校长杨正群则提出:“我们以三把钥匙——触达世界的资源、教育公平的初心、创新驱动的课程,为学子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在这里,博雅教育与精英培养并重,旨在赋能学生成为兼具学术卓越、领袖气质与全球视野的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