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年底,香港回归的喜悦尚未退散,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有好事者尚不尽兴,往成都运来了一辆法拉利。
当时的成都,大街小巷满是“拓拓儿”,鲜有机会能够一睹豪车风采,一时间成都市内万人空巷。
有老成都人回忆道,“银河王朝大酒店门口展出,周围被围观的成都市民挤得水泄不通,惊叹声、赞叹声,浩大的声势,让当时负责运送这辆车到成都的老外都傻眼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台红色法拉利F355,第一次满足了普通成都人对于豪车的所有想象,开启了他们对于豪车的渴望与追逐,于是也便有了后来全国90%的辉腾在成都的历史名梗。
这台车也被成都本地著名汽车经销商三和集团董事长黄宗敏购下,如今已停放在其三和汽车博物馆中。
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的城市,尽管多年以来成都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主机厂,但并不妨碍各大品牌在这里深耕发芽。
从1998年四川丰田成立开始,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吉利先后在成都建厂投产。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更是在2013年把首家国内工厂放在了成都。一年之后,东风神龙又把厂开到了成都。
三家合资大厂,一家民营资本最强车厂,撑起了成都的汽车产业半边天。不仅如此,偏安于盆地中,成都也孕育出了自己独有的汽车文化。
三和、申蓉、建国、港宏……不同于新疆广汇、大连中升,这些在全国市场攻城略地的经销商集团,不了解的朋友对于这些经销商巨头甚至并不知道他们的地域归属,但前者的渠道商们却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标签,仿佛他们只属于成都。
可以说,成都汽车消费文化的养成离不开这些土生土长的经销商集团,而这些经销商集团没有成功站上全国舞台,某种程度上也确实为脚下这片土地所束缚。
有学者说,成都平原作为四川盆地的发达地区,富庶条件培养了当地人一种安逸享乐的心态。这种文化氛围与古代地理的闭塞相互作用,却也强化了当地人安土重迁、不轻易离开家乡的心态。
但是,当你真正踏入这片土地,对于成都“乐安天命”与“永不服输”如此矛盾得像一炉鸳鸯锅般的心态,会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去二仙桥,走成华大道”
放眼全国,在追求生活品质上,成都人是出了名的享受型,全国唯二的两家有按摩的机场之一就有天府机场。
成都汽车市场除了备受关注的辉腾之外,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更是有“奥拓城”之称。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认为成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是在2008年之后。但是早在90年代,成都人就已经开始追求诗与远方,买车成为不少工薪阶层的计划之一。
据说在当时,奥拓在成都的市占率超过25%,十分受欢迎,以至于被成都人亲切地称为“拓拓儿”。
事实上,奥拓早期的价格依旧不菲,7万元一辆的价格是很多家庭两到三年的存款,依旧是绝大多数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我22岁买了这辈子第一辆车,一辆力帆520,还借了三万多块钱,最开始就是也没想那么多,准备开段时间拿去跑出租赚点钱的。”
谈起自己的第一辆车,来自成都滴滴爱心车队的张师傅显得颇为骄傲。“当时身边很多朋友都买车嘛,用现在的话讲叫有条件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买。”
很可惜,后来这辆车也没如期成为生产资料,张师傅去跑了大车、去上海做了建材,没赚到钱还是回了成都。这个时候,张师傅也有了第二车,是一台轩逸,跑起了滴滴真正为家庭为生计服务。
四年前,张师傅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台威马,面对这家倒闭的新势力,张师傅多多少少有点无奈,但依旧还是表现出了成都人的特有豁达。
“没得事,反正这个车开了这么久也没啥问题,就是续航亏了点,新能源汽车还是很有前景的,我现在就等着出固态电池,说是能跑一千多公里,我们滴滴师傅都很期待。”虽然对固态电池不知甚解,但张师傅依旧表现出了极大的憧憬。
用一句话网络用语评价张师傅——“是真的敢”。
一穷二白的时候花大价钱买了个二手力帆520;即使是沿海发达城市对新势力都颇具谨慎,张师傅深处内陆在造车的PPT时代就敢下手威马;固态电池八字还没有一撇,张师傅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此不计后果的“敢于尝试”,成都不负“中国佛罗里达”之名。数据显示,80%的成都人认为拥有一辆车,会让生活更加快乐。对于刚毕业来说,考驾照比找工作急,对退休的老人来说,只要汽车油箱加满,广场舞的舞伴就不再是问题。
也正是有无数张师傅这样的成都人,成都的汽车消费市场在20年间一骑绝尘迅速膨胀,从30万辆增长到600万辆。2024年6月,成都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正式超越北上广等城市,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汽车城。
三和集团、东创建国、申蓉集团、专注于二手车业务的宏盟集团……这些本土汽车经销商也随之壮大。
在成都众多的汽车经销故事中,辉腾绝对拥有一席之地。成都的新双立在辉腾全球代理商中都是神话般的存在。当年四川新双立单店的年销量突破1000辆,创下了世界第一的纪录。
2007年~2010年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单店总销量第一、2008年~2010年连续三年蝉联全球单店辉腾销量第一。以致于德国大众的总部都知道了四川新双立,而且还专门为成都辉腾定制中心特意打造了100辆“巴蜀定制版”辉腾。
新双立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以经销商身份来为产品做营销的。在新双立眼中,“品牌不是自己的,产品不是自己的,他们能做的只有服务。”
在15年前,辉腾就已经有专属的销售团队,这是国内第一个D级车的首创。客户打电话以后,团队可以做到上门接车,上门讲解。辉腾任何一个车主,车在当地抛锚,不能及时解决的话经销商都会安排专属的车辆接车,另外在当地安排有五星级的饭店的住宿,这都是免费提供的。
“另外我们为客户提供了一些尊享的服务,比如说我们在成都国际机场我们设置了一个专属的辉腾通道,我们的辉腾车主都可以免费预约,使用我们辉腾的通道,通过这一系列来打造辉腾跟其他车的与众不同,这是我们自身的一个划分。”
定制化的服务和专属服务,这个辉腾产品的奢华和专属演绎得更完美。后来,蔚来汽车在成都开城团队中就有曾经来自大众进口车的骨干团队,沿用了不少辉腾针对豪华理念的营销经验,为蔚来打开成都市场作出了不少贡献。
在2024年蔚来的销量地区划分统计中,成都蔚来汽车的销量仅次于上海嘉兴,位列全国第三。
这种专研精神甚至与成都标签中那种安逸享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只要高速不收费,川A大军不得睡。”
在成都本地的媒体人眼中,成都汽车集团的壮大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也为其不争感到失望。
在经历二十年高速增长后,成都汽车集团中多数已经退居二线,仅剩的几个本地汽车集团依然在机场路坚守。
一位在成都市场深耕多年的资深店总,用“不上进”来形容这些本地经销商,在享受过时代红利之后,这些经销商已经开始了转型,特别是有了多处土地之后,更享受当“房东”的生活。
一句话形容成都经销商集团处境,“不走出去,也挡不住人家引进来。”
随着全国各种头部的经销商集团涌入,本地经销商都开始更多的转向汽车文化的发展。三和集团董事长黄宗敏也没有了年少时一定要拿下那辆招摇过市法拉利的豪气,转而开始打造私人汽车博物馆,换了一条属于自己、合适自己的赛道发展。
但是,在成都这片土地上,有安逸与进取就像太极的两股活力,推动着时代滚滚向前。新能源翻腾席卷,传统经销商也不得不开始面临转型。港宏集团就属于在新能源时代扩张的经销商代表。
在2019年,港宏集团前往上海车展参观之后,备受触动,开始全面转型,对接新能源品牌,特别是新势力品牌,港宏智电也就顺势而成,据说这一切的决策人是新上任80后的少东家拍板的。
其中仅小鹏的门店,港宏就在西南市场开了15家4S店。
晚上6点后,走进华府大道旁的港宏智电世界,5层高的楼里,各种新能源汽车依次排列,销售人员全部在岗,不知道的还以为走进哪个商场的新能源展区。特别是在楼层中还零星分布有健身房甚至艺术展览,这样的模式也算是全国首创。
接待我们的销售人员是一位从事汽车销售业务超过10年的资深销售,从燃油车一直干到现在的新能源。
甚至,这位销售人员还身体力行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来支持新行业。
或许是因为没有本土汽车品牌的因素,成都人对于汽车品牌没有特别的情怀,任何品牌都能在成都打开市场。
这也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打下了基础,在成都任何一个新能源品牌都能获得不错的销量,甚至不少新能源品牌都选择了将成都作为重要的市场来开拓。
例如特斯拉和小米,西南地区的首店都选择在成都,交付中心也建设在成都,据统计,成都市场的小米SU7交付量在全国都排在前列,甚至这个建成没有多久的交付中心又开始扩建。
也正因为如此,成都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市场,虽然没有本土大的新能源品牌,但是得益于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成都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
没有品牌信仰的成都市场更加包容,也正是看到这样的不同,甚至宁德时代将全球首家新能源汽车展示门店开到了成都。
在繁华的商业区中,宁德时代也向当地经销商一样,探索不同的展示模式,以类似博览会的方式,将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全部放到展厅。
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成都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最宽容的接纳度、最积极的步伐迎接下一个时代的到来。正是因为这种接纳度,成都市场的汽车保有量超越北京成为第一,新能源渗透率也在不断快速攀升。
“著名评论家麦克阿瑟”表示,那支名叫川A大军,震撼全国的机械化部队,如今正以燃油车混杂着电动车做武器,倾巢出动,驰骋全国。对成都人来说,出门玩和吃火锅的重要性难分高下,逢年过节都要在出城路上堵一堵,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仪式感。
“只要高速不收费,川A大军不得睡。”
“盆地”中的先驱
1997年第一辆法拉利在成都市区招摇过市、第一个以豪华车经销商身份大招专属营销服务开创成都辉腾神话、全国首创艺术馆和健身房携手汽车之家打造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心、小米汽车首店、特斯拉首店、宁德时代全球首家新能源汽车展示门店……
无论在哪个时代,成都都不缺想象力。哪怕是金沙遗址中的黄金面具与太阳神鸟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互联网走向短视频和线上直播时代,传统经销模式也开始有了新的转型空间——汽车新零售。
事实上五年前,国内就涌现了不少汽车新零售,譬如大搜车、淘车、花生好车、一猫好车、趣买车、神州优车、毛豆新车、优品车、蔚车、会买车、车时间、元宝淘车……
然而神奇的是,走到现在,其中最早投身也最终成功的,却是来自于成都的竹子汽车。
在这些汽车新零售的伪装背后实际上是“汽车+金融”的利益链。“只要你想得到”,几乎所有汽车金融产品竹子都有,包括融租、车抵贷、以租代购、低首付、零首付等。
真正做出差异化,是竹子走出了一条“直播+仓库卖车”全新模式,汽车金融仅仅是保证盈利的地方。
在竹子汽车上千平米的展示区中,不少主播正在其中游走,介绍这一款款车型的卖点,普通话、四川话和藏语在展厅中回荡。
很难想象,就是靠这一个个主播,竹子汽车的月销量最高超过6000辆,年销更突破3万辆以上,一度超过某些造车企业。
“我们能拿到什么车,什么车就好卖。”竹子汽车一位负责人像BC自豪的表示。对于其销售能力,他们有着绝对的自信。
这里是汽车直播销售天花板。
当然,直播并不像普通的汽车销售直播,主播在展厅讲述几款热门车型。在竹子汽车,成立了专门负责传媒的公司,像MCN机构一样,手下带领着超过100名主播。
这些主播在直播间中采用的话术,全部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通过对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剧情、反转、擦边这些能够带来流量的情节全部都是设计好的,有流量就能带来客源。
“我们在抖音的投流费用一年就超过一千万,而且跟抖音也没有转化的对赌协议,都是用我们自己的投流手精准投放。”
对于主播的管理,竹子汽车内部有专门的分级,不同等级的主播有着不同的资源,只要能够通过直播获客达成交易,就能获得相应的晋升。
还会有专门的人来负责对主播数据进行复盘,对齐数据,这种头部互联网内部采取的方式在竹子汽车的主播团队中是基本的流程。甚至竹子汽车还有专门的“商学院”,并且已经和包括奇瑞捷途在内的一些主机厂开始合作。
“竹子科技的梦想是成为汽车界的贝壳。”贝壳上市后,市值超越万科,那竹子科技能否超越中升?
竹子汽车的成功实际上是成都“敢创新、肯专研”精神的一个缩影。
以竹子汽车为代表的成都汽车销售行业,正在以一种互联网+的模式,对汽车销售行业进行着各种尝试与开拓,这背后也是汽车营销与汽车文化深度融合结下的硕果。
就好像3000年前的古蜀文明看似与中原天差地别,却又交融互鉴,形成一种独特但不孤立的文明,成都汽车市场虽然难以脱离行业整体的变化,却也能在内卷的市场中独树一帜,形成成都特有的汽车市场文化。
谁说成都写满了“盆地意识”和“西部宿命”!至少在汽车市场、产业与文化的培育上,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个活泛进取、敢为人先的成都。
这股精气神就像活跃于网上的“川A大军”那样。自驾吗?说走就走,一脚油门冲出盆地那种。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上一篇:中国汽车依然主导俄罗斯市场
下一篇:汽车电瓶寿命45%需要更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