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来自网络
原创整理 | TOP创新区研究院,FTA Group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去,去工厂打卡!
要问北京现在最火的景点有哪些,以往大家会说故宫、长城、颐和园,但今天,这个清单里又多了一项:
去小米的电动汽车工厂打卡。
上周,美国著名的《连线》就报道,
电动之旅汽车工厂迅速成为北京最热门的门票,每月都有数万人报名,争取免费参观的机会。
今年,至少有两家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小米和蔚来——定期向公众开放工厂参观,另有三家汽车制造商宣布了类似的计划。
“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动汽车厂商将工厂参观作为品牌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这不仅提供了近距离观察生产线的机会,还能体验品牌人性化的一面。”投资咨询公司Tech Buzz China的研究分析师Freya Zhang说道。
不过,想参观体验的很多,但幸运鹅不多。
比如小米报名7万人抽取60人,7月为满足需求开放每日约40个参观名额,报名首日即涌入2.7万人。大致的参观线路是这样的:
一开始先在展示厅观看品牌历史、技术展览、近距离观看SU7等车型。
然后乘坐无轨观光车,穿行于冲压、大压铸、车身焊接、涂装、电池和总装六大车间。
参观体验包括观察高效铸造车间的千吨压铸成型、观看自动喷涂线100%机器人作业、机器人手臂精准搬运和焊接车身零件、自动搬运小车来回穿梭、乘坐观光车感受机器人避让行驶、无人驾驶地面物流系统高效调度,最后在驾控赛道体验SUV极速加速,最最后可以在礼品店或餐厅购买纪念品。
其实在高自动化背景下,这些工厂仿佛新型科技博物馆:
小米称其工厂总体自动化率已达91%,部分车间甚至完全无人操作;蔚来也表示,其一些生产环节实现了全自动化。
游客常常被眼前浩瀚的机械臂和无人搬运机器人震撼:有参观者描述道,在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人工,机器人按程序依次搬运零部件,各司其职,制造一辆新车只需76秒,相当震撼。
还有在合肥的蔚来。
这家新势力品牌打造的NeoPark产业园,把整车工厂搬进了城市边缘,俨然一座“工业景点”。
园区布局打破传统,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色,设有“魔方车辆存取平台”、“飞地智能装配岛”等8大打卡点,工厂内还配备蔚来品牌体验中心和智能驾驶测试跑道 。
近日蔚来宣布开通“空中连廊”全程自助游,游客通过高架观光通廊和语音导览系统,可自由参观厂区每个生产环节 。
光是在2024年,就有超过十三万人来参观蔚来工厂,比不少博物馆还热闹。更有意思的是,蔚来还专门开设了“云游工厂”项目:直播造车流程、为中学生办夏令营、让家长组团来上“未来课”。
国外的报道普遍认为,
相较于欧美偶尔开放的工厂参观,中国的汽车工厂游对普通民众而言更具新奇感和吸引力 。
过去,工厂是神秘、封闭、带着油污味和安全帽的地方。
今天,它们被重新包装成“工业奇观”与“科技秀场”。工厂不再只是轰鸣机器的生产车间,而逐渐变身为科技展厅、品牌剧场,甚至是亲子游乐园。
制造业,正在变得可看、可感、可参与。
产能、自动化
与工业旅游
自2023年以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与此同时,工厂自动化率普遍攀升:小米工厂整体91% ,涂装和总装车间几近完全无人化 ;蔚来部分生产线“全自动化” 。这背后是中国车企对精益生产的追求,也使得“看机器人装车”成为吸引点。
从宏观经济看,工业旅游在中国前景广阔。
据统计,2017年全国工业园区接待游客约1.4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约30亿美元 。而未来十年之内,这个数字预计要涨到1870亿美元,中国的份额还远未饱和,有很大提升空间。
而工业旅游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2.5元就业创造,贡献率可达40% 。
在此趋势下,电动汽车工厂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觑:不仅带动周边交通、餐饮、零售等消费,更作为企业营销与科技推广的平台,为城市形象和产业园区注入新活力。
对于企业而言,工厂开放是一种软实力输出。
公众参观工厂,不仅能直观感受产品质量与科技实力,还能通过体验环节(如试驾、餐饮、纪念品)加深对品牌的好感——你能看到“一辆车是如何诞生的”,还能吃到带车标的拿铁、买到纪念版钥匙扣、在试驾跑道上飙个三圈,体验全流程“沉浸式品牌认知”,这些细节均在无形中培养用户忠诚度 。
再加上企业创始人亲自下场直播带你“看厂”、出席活动,也令粉丝经济与口碑营销叠加放大了影响力。
另一方面,工厂游有助于城市产业升级和科技教育的融合。
诸多城市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成新的工业地标,游客来访本身就是产业集聚效应的体现。
在体验路线中,公众学习了自动化制造、智能物流和绿色工艺等前沿技术案例,这对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制造业认知意义重大。
比如,在比如蔚来的冬夏令营,孩子们可以亲手组装机器人,对“制造”这件事有了实感,也许就种下了一颗工程师的种子。各地政府和企业也在努力打造更多示范基地,如国家认定的“汽车科普教育基地”,希望让汽车产业的硬实力,通过科普和游览转化成公众的软认知。
更妙的是,传统工厂也在和文旅跨界融合。
参观流水线只能看钢铁和螺丝钉?不不不。在文化创意和现代传播手段的加持下,游览工厂融入了科技展览、互动体验、讲解导览等多样元素,形成独特的“工业文旅”产品,做成了一种有温度、有记忆点、有参与感的现代文明符号。
其实,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制造在全球舞台上的自信,也是新型产业园区打造城市吸引力的新路径——从车间到展厅,从流水线到网红打卡地,从高效生产到亲民科普,这波“工业文旅”的兴起,就是一场悄然展开的制造业文化复兴。
毕竟,一个时代的伟大艺术作品,不一定藏在美术馆里,
也可能在一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
你去参观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工厂?
或者有没有哪一幕让你突然感受到“制造”的魅力?
欢迎留言分享!
▼点击下方关注TOP创新区研究院(TOP_Lab)
看完想跟我们交流互动?
欢迎扫码加入TOP读者群
↓
二维码只存续到7月6日
如果二维码失效,请后台回复“入群”,
扫描最新二维码,期待群里见到您❤️
创新区研究,就在TOP研究院。
TOP Lab (TOP创新区研究院) 是 FTA 的创新研究引擎,专注于为城市、企业和 园区提供系统化的前瞻洞察与战略建议。基于Talent(⼈才)、Organization(组织)、 Place(区域)三⼤核⼼维度,TOP致⼒于探索全球创新区的发展规律,并结合本⼟实践,为区域发展和企业创新注⼊新的价值维度。
FTA Group:用技术和艺术引领未来。
FTA Group致⼒于成为产业创新区综合解决⽅案的领导者,整合设计、运营和产业服务,提供全⽣命周期服务。
作为中国产业地产领域设计实践数量最多的机构之⼀,FTA凭借逾1200个办公及产业地产的设计及咨询经验(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点项目、多个世界500强总部或区域总部等),已为多个⾼品质业主打造独特的成功体验。
在区域发展和产业规划中,FTA始终秉承专注、⼀体化服务与国际视野,为客户提供从研究、策划到设计的全流程⽀持。我们深耕产业科创园区和产业⽚区领域,成功助⼒上海张江、临港、漕 河泾、市北、G60、闵开发、杨浦科创等重点产业⽚区落地标杆项⽬,此外,在BioBAY、中关村⽣命健康园、张江药⾕等顶级园区的设计中,FTA始终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量。
我们服务的客户包括:市北高新、张江高科、天安骏业、上海地产、小米科技、罗氏制药、阿里巴巴、迪士尼、西门子、凤凰卫视、上海港城集团、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等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