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朋友圈,发现好几个做汽车销售的朋友开始转卖奶茶设备了。问了一圈才知道,他们所在的新能源品牌已经连续三个月没发工资,4S店门口停着的展车都挂上了"大甩卖"的牌子。这让我想起去年底就听行业朋友念叨的"倒闭潮",现在看来,真不是狼来了。
先给大伙儿掰扯掰扯现状。去年全国新能源车销量涨了30%多,可你知道吗?同期注销的新能源车企超过40家。爱驰被曝欠薪三个月,员工蹲厂门口举"还我血汗钱"的横幅;雷丁汽车被供应商堵门要账,创始人李国欣直接玩起"失联";更惨的是自游家NV,刚上市就因资质问题全面停售,交了定金的用户到现在都没拿到车。
为啥会这样?说白了就是"僧多粥少"。前两年资本疯狂往新能源赛道砸钱,不管有没有技术都扎堆造车,结果市场就那么大,今年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弱鸡企业立刻现了原形。更扎心的是,很多车企根本没打算好好造车——有的靠PPT融资,有的拿消费者的定金填窟窿,等资金链一断,拍拍屁股走人,留下车主修车没网点、维权没门道。
我有个邻居上个月刚提了某新势力品牌的车,销售拍着胸脯说"终身免费质保"。结果上周车机突然死机,打电话到400热线,转了五个人才接通,对方说"您的车不在质保范围内"。一查才知道,这家车企已经悄悄把质保条款改成了"非授权网点维修不赔",而全国能修的车企授权点,只剩两家。
所以啊,想买新能源车的兄弟姐妹们,真别急着冲。现在市场上真正能活过三年的品牌,掰着手指头数得过来。要是实在等不及,至少挑那些销量稳定、门店覆盖广、售后网点多的——毕竟咱老百姓买车不是投资,图的是开得踏实、修得方便。
这波倒闭潮,说是行业洗牌也好,资本退烧也罢,最后买单的还是咱们消费者。与其当"接盘侠",不如多等等看,毕竟车又不是学区房,晚买几个月,总比买了车提心吊胆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