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据路透社报道,日产汽车因面临严重的财务挑战,要求供应商接受延迟付款,以改善公司的现金流。
日产向供应商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按时付款;另一种是选择延迟付款,但可以获得相应的利息 。
具体的时间安排上,原本6月该支付的款项,计划推迟到8月15日,部分甚至可能延迟到9月。
日产方面声称,这并非强制要求,可内部邮件却透露,这是CEO自上而下的指示,财务部门正紧急推动,只为达成季度现金流目标。
日产此举,实在是无奈之举。截至今年3月底,日产汽车虽持有2.2万亿日元的现金及等价物,可今年到期的债务就有约7000亿日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4财年,日产净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营业利润更是暴跌至仅剩1% 。
全球销量方面,去年日产卖出335万辆,排名第九,看似尚可,实则区域表现乏力。
在重要的北美市场,由于车型老化,可靠性下降,份额不断流失,美国营业利润暴跌99% 。
在中国市场,日产去年销量跌至69万辆,同比减少12%,较2021年113万辆的高点已“腰斩”。
今年5月,日产在华销量57998辆,与去年同期的64233辆相比,下滑了9.7% 。
日产危机人尽皆知,但实际情况或许比预料还要糟糕。为了应对危机,日产开启了一系列自救行动。
今年4月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推出了激进的复兴计划,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裁减约2万名员工,关闭七家工厂。
日产在华6大生产基地总产能达160万辆,但2023年产能利用率仅42.1%。
武汉工厂(年产能30万辆)2023年仅生产1.12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3.7%,将于2025财年内全面停产。
日产还打算出售全球总部大楼,试图通过“售后回租”的方式,换取超过1000亿日元(约50.1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以缓解财务压力。
再说几句
不难看出,日产想先保现金流,再谋新发展。可是一个汽车大厂想自救,也不能只靠止血,更离不开造血。
谈造血、谈新发展,绕不开新能源,在这个赛道,东风日产Ariya 没有出师告捷,日产要想自救,只能指望后来的新车。
日产新推出的纯电轿车N7以11.99万元的“破局价”上市,单日订单破万,成为其近年来罕见的数据亮点。
但是,靠一款车拯救一家车企,这样的想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