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温冲 于建平 北京报道
小米YU7“卖爆”背后,交付周期被不断延长,最长超15个月,即到2026年9月才能交付。
面对较长的交付周期,一方面,极氪、蔚来、阿维塔等多家车企选择“截胡”,称愿意为包括小米YU7在内的多个品牌车型用户提供退订补齐定金的福利。另一方面,持单用户开始转卖订单。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涌现出大量加价转让订单的信息,溢价从3000元到20000元不等。
此外,《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小米YU7爆单用户中,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小米SU7,而且部分用户还是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争议的“受害者”。他们中有人自称“半路下车改配了”,有人则“一边起诉,一边买YU7”。
车企“截胡”用户,“黄牛”转卖订单
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18小时锁单突破24万台,小米YU7卖爆了。但伴随订单暴增而来的是小米汽车持续面临的交付问题。
6月26日22时,小米YU7开售之时,一共提供两批车型,一种是“准现车”, 另一种为“定制新车”。“准现车”均为起售价35.04万元的YU7 Max,锁单金额为2万元,锁单后1—5周交付,在开售当晚已全部售罄。“定制新车”则包括标准版、Pro和Max,售价为25.35万元起,锁单金额5000元,发售时显示锁单后预计8月开启首批交付。
6月30日,《华夏时报》记者再次登录小米汽车App,发现小米YU7预计交付时间被不断延长:标准版锁单后最快57—60周交付,Pro版的预计交付周期为50—53周,Max版的预计交付周期为37—40周。
也就是说,小米YU7的最长交付周期为一年零三个月,要到2026年9月才能交付。面对较长的交付周期,多家车企开始“截胡”小米YU7订单用户。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有多名蔚来、极氪等销售顾问在网络上广发“回收”帖:“接小米YU7盲锁后悔单,付了定金没关系,买蔚来可以抵”“收心碎小米准车主,我来给你定金兜底。”
蔚来销售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确认:“购买蔚来品牌任何一款车型,都可以补定金。”而且只需要提供(小米YU7)订单和付款截图,买蔚来车就可以抵扣,且直接抵扣车价。
同时,《华夏时报》记者也向极氪销售人员进行核实,得到的回复是:“是的,有这个事情,是以积分的形式返您。”比如小米车型的定金是5000元,如果再订购极氪车型,可以返您价值5000元的5万积分,积分可以在极氪商城里买东西。
此外,有多家媒体报道称,除极氪、蔚来外,阿维塔和智己也均推出针对已预订包括小米YU7在内的多个品牌车型的用户,如转而购买自家产品,可享受退订补偿的相关政策。
事实上,车企试图“截胡”小米订单已非首次。早在今年4月,就有网友发现阿维塔线下门店打出“退订的‘米’,有‘TA’兜底”的海报,并标明补贴金额5000元,试图抢夺小米的潜在客户。
同时,小米YU7订单交付的长周期,还催生了订单转让的“黄牛”生意。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上,溢价转让小米YU7订单的情况随处可见。例如,在闲鱼上输入“汽车订单转让”并搜索,显示最多数的就是小米YU7的订单。溢价金额从3000元到20000万元不等,金额多少与交付周期长短相关。
一位卖家表示,车辆在三分钟内抢购成功,预计22—25周交付,享受优先提车权,订单转让费用为5000元。另有卖家表示,订单转让,预计8—11周交付,转让价为8888元。
在众多转单信息中,可以明显看到不少疑似“黄牛”的身影,订单信息往往以表格形式呈现。单个用户公布的订单数量少则20几个,多则70几个,至多甚至将近120个。订单中,交付周期从1—5周到54—57周不等,并配文“小米YU7包改单一手户”“无需等待,配色配置都有”“准现车或周期短”。
小米汽车两推限时改配,已有SU7 Ultra准车主行动
7月1日,小米汽车发布消息称:小米YU7开启限时改配,7月6日上午10:00到7月7日晚上24点,锁单用户(非准现车)都可参与改配。
此次限时改配,不同于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发布会上宣布的“在6月29日24点前,小米SU7、小米SU7 Ultra,锁单未交付用户可限时改配小米YU7。”此次改配仅限于YU7标准版、Pro版、Max版之间进行版本修改或对YU7订单配置进行修改。
在雷军宣布小米SU7、小米SU7 Ultra锁单未交付用户可以改配YU7之时,已有准车主选择改配新车,且是曾经的SU7 Ultra维权准车主。
“我半路下车了。”这是小米YU7上市第二天,已经从小米SU7 Ultra改配为YU7的车主李煜对《华夏时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之所以是半路下车,是因为李煜是曾在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争议中,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维权准车主之一。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李煜一直奔波在“要说法、要解决方案”的路上。
如今,随着“小米SU7、小米SU7 Ultra 锁单未交付用户可限时改配小米YU7”消息公布,李煜决定“半路下车”不再维权,而是改配YU7。
小米汽车的限时改配,看似为正在维权的小米SU7 Ultra准车主提供了要么等待“60天冷静期”,要么起诉维权之外的第三种选择,但其实这种选择背后也有不得不妥协的成分。在与李煜的交流中,记者可以明显感受到李煜对于能够从小米SU7 Ultra维权的争议中挣脱出来的轻松,“总算解决了一件事情,否则一直占用着精力与时间,人很疲惫。”
不过,至于改配用户是否会享受优先排产,李煜表示,不清楚,也没有问过小米汽车。关于改配的交付时间,雷军在7月1日发文称:“如改配成功,将重新安排生产并重新预计交付时间。”这或许意味着,准车主改配后,提车同样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是律师也是博主的大状,做出了与李煜完全不同的选择。5月,大状以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为由将小米汽车起诉至法院,目前案件已被受理,正在等待法院开庭。有意思的是,大状一边起诉小米,一边购买小米YU7。“我本身是小米粉,产品归产品,宣传归宣传,该买买,该起诉起诉,不冲突。”
不过,这次大状选择的是Pro版本,而非顶配车型,选择变得更加谨慎。“速度与激情也不追求了,就不买顶配版了。”根据小米汽车官方信息,小米YU7一共提供三个版本,分别是YU7标准版、Pro版、Max版。
无论是新增用户,还是改配用户,小米YU7超过24万的锁单订单,以及年销35万辆的目标,都将小米汽车逼至如同特斯拉当年所面临的产能地狱。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汽车目前拥有两座工厂,累计产能30万辆。其中,一期工厂从去年3月开始量产,年产能为15万辆;正在建设中的二期工厂年产能同样为15万辆,预计7月份投产。
而这也意味着,即使二期工厂产能全部启动,SU7、YU7的交付任务已透支明年的产能。6月19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局公布了一则土地转让结果公告,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以约6.35亿元竞得亦庄新城YZ00-0606街区0110地块工业项目。业界猜测,新地或将被小米用于建设汽车三期工厂项目。
关于小米YU7的更多问题,或许会在明日雷军将进行的直播中找到答案。6月30日,雷军曾发文称,小米YU7发布以来,锁单远超预期,将于7月2日晚8点做一场直播,集中回答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