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一大怪,越用越抠门
创始人
2025-07-02 20:37:42
0

“达到52.9%,创造历史新高。”

相信大多数读者,都对开篇直接抛出的这项数据,感到一头雾水。答案其实是过去的5月,中国车市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

在我眼中,极具含金量,极具说服力。直接证明了大家口中的“电车”,已然牢牢占据整个大盘的半壁江山。并且在与传统燃油车的直接对垒中,打赢了所谓的“渡江战役”。

接下来,双方阵营或许还会僵持,但大势早就变得不可逆转。

而作为一名汽车小编,自打6年前入行开始,一直接触的便是“电车”。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慢慢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友人,尤其是年轻朋友们,开始愈发积极的拥抱“绿牌”。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催生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之前开燃油车,一箱95号汽油大概600多块钱,一个月最少要用两箱,每次付钱的时候根本不会犹豫。现在,换了电车,上周末和女朋友去商场吃饭,刚好遇到一个超充站,但手机一查每度电竟然要1块9,瞬间感觉太昂贵了,立马掉头离开。”

“就算你充满,撑死大几十块钱,不比加油省多了?”

“道理确实没错,但平常用家充,每度电基本上才3毛钱。小区旁边的小桔快充,晚上10点以后过去,每度电7毛多。所以看到商场1块9一度电,甚至感觉是天价。”

“说到底,有点被惯坏了。”

“是呀,有一种电车越用越抠门的意思。”

绝不是杜撰,上述一段略显轻松的对话,发生在我与某位发小之间,相信也是不少电车车主共同的心声。

相比传统燃油车,呈几何倍数下降的使用成本,让大家开始变得越来越精打细算,甚至不少人开始以此为乐。每度电便宜几毛钱获得的那种快感,像是“怒省”几百块。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使用电车的补能选择权与主动权,掌握在了用户自己手中,并且补能形式也更加丰富。抛开那部分财大气粗的车主,相信没有谁会和钱过去不。

一旦“由奢入俭”,便很难再回去了。

继续拿我为例,去年10月入手了一辆乐道L60,200多天下来,累计行驶了将近2万公里。在完全没有家充条件,全部使用换电加快充的背景下,补能总花费并没超过3千元,折合每公里成本仅仅1块5毛左右。

如果你拥有固定车位,并且还能加装私桩,总花费大概率还能打个“对折”。

如此情况,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何那么多插混、增程车主,每逢长假位于本届补能设施有限的高速服务区,宁愿背负群众的骂名,也要“慢吞吞”的进行充电。

还是那句话,“相信没有谁会和钱过去不。”

或许,增程器与发动机每启动一次,他们的心都在“滴血”。购车时,打死不选择纯电,口口声声宣称害怕里程焦虑,可真正开起来却发现用电真香,宁愿牺牲便利性也不愿意用油。

毕竟,一个是一公里一毛,一个是一公里一块。

而公司的选题会上,分别先后采访了两位购买领克08的同事。无一例外,在他们2万多公里左右的累计行驶里程中,纯电模式的占比均超过80%,混动模式下的占比仅有20%。

反正在我心里,一直笃定的认为,“插混与增程车主的下一辆车一定是纯电。”光是使用成本这一项的影响,便占据着很大比重。

顺势,聚焦传统燃油车用户,只要体验过新能源车究竟能有多省钱,大概率也将会是“旦用难回”,更不要说其在驾驶质感、智能化表现、乘坐舒适性等维度的先天优势。

而今年,随着整车制造尤其是动力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新能源车在终端售价层面,几乎与传统燃油车来到了同一起跑线上,鸣枪起跑后谁的加速度更强,一目了然。

这也很好的论证了,5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创造历史新高。

不吹不黑,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52.9%仅仅是一个起点,下半程单月冲击60%大关,并非没有可能。

当然,即便到了现在,行业终端对于电车的偏见依旧存在。譬如,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譬如,日常补能便利性问题;再譬如,整个用车生命周期的综合使用成本问题……

尤其最后一项,很多人觉得一旦动力电池严重衰减需要更换,花费就将变得异常高昂,甚至会把平常充电剩下的钱“吐出来”。

为此,试图分享一段偶然间看到的小故事,“我的电车已经跑了46万公里,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大概算了一下,46万公里,基本都是家充,电费一共花了三万多,保养除了自己换空调滤芯和轮胎,其他的也没坏过。我朋友的油车,也跑了40多万公里了,7毛一公里,折算下来油费28万,再加保养,花了30多万。可是他每次都嘲笑我,说等我换电池的时候得气死!一块电池10万块!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实际上,这略带调侃的一百多字,已经能够作为最好的反驳。

眼下,就算把动力电池更换成本包括在内,以全生命周期来评判,在综合使用成本一项上,电车也能“吊打”传统燃油车,并且跑得越多甩得越远。更不要说,目前主流动力电池的耐久性,还在以极快的速度进步。

事已至此,重新回到我想表达的文章主旨:恰恰因为“省钱”的特质,电车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的确用过就回不去了。而电车车主变得越来越“抠门”,本质上是对其优异产品力的认可。

总之,只有体验了,才有发言的权利。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北纬40°黄金种植带,昌平炫彩... 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匠心种植,孕育昌平鲜果传奇!吊蔓种植的“五色三味”西瓜甜度爆表;樱桃、番茄、甜瓜各类...
不看名字你认得出吗?3位曼联名... 直播吧6月28日讯 《太阳报》报道,曼联名宿斯塔姆、韦斯-布朗和波博斯基最近聚头,其中波博斯基的样貌...
原创 只... 据看看新闻援引泰国《国家报》6月25日报道,泰国总理佩通坦出席东盟活动时,面对是否下台的提问未作回应...
最新卫星图曝光!美媒:美军空袭...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飒】美国《纽约邮报》27日披露称,根据最新卫星图显示,在美国用重约3万磅(约1...
华安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基...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6月28日,华安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561080)发布公告,增聘王超为...
光伏ETF(515790)获融...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光伏ETF(515790)获融资买入额0.53亿元,居两市第273位,...
日经ETF(513520)获融...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日经ETF(513520)获融资买入额0.12亿元,居两市第957位,...
金ETF(518680)获融资...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金ETF(518680)获融资买入额0.11亿元,居两市第1002位,...
国防ETF(512670)获融...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国防ETF(512670)获融资买入额0.32亿元,居两市第459位,...
油气ETF(513350)获融...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油气ETF(513350)获融资买入额0.23亿元,居两市第61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