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不少帖子,一些人希望大家伙等等再买车,理由是固态电池将会在2027年量产上市。到那时可直接换成装有固态电池的车型,以后没有了续航里程焦虑以及自燃的危险。
我看很多人相信了他们的话,也有人在评论区中表示,固态电池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冲向世界的最大法宝,好像固态电池出来后就可解决一切问题一样。
那么实际上,真的会如此吗?接下来别失望。
我们先分析一下固态电池的价格。目前全固态电池的材料成本大约为2元/wh,是液态电池的四倍。
以100kwh的电池包为例,仅仅材料成本就达到20万元,远远超过当前主流电动车电池成本。
固态电池为什么很难产?就是因为它制造极为困难。硫化物电解质需要惰性气体环境生产,氧化物路线依赖高温烧结,而且良品率还不到50%。
请问这样的固态电池价格,有没有可能降到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程度。
所以,就算固态电池真于2026年上线,车企也绝对不会将其搭载在平民车型上,恐怕只有50万元以上的车型才会搭载。
我们乐观估计一下,如果国家通过补贴规模效应和未来的技术优化,比如电解质成本降到每公斤500元的话,或许车企会在终端车型中推出含有固态电池的产品。
但如果保守估计的话,大多数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量产都集中在2027年,2026年是不可能出现规模化量产的,只能是小批量生产逐渐测试。而这时候,极可能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会出来抢鲜版本,但一定贵,给有钱人玩的。
所以我强烈建议,等等党们还是不要等了。因为最起码在三年之内对于价格非常敏感的等等党是买不起带有固态电池的车型的。
目前行业内普遍预测就是,固态电池的成本将在2033年和2025年的液态电池成本持平,到那时,含固态电池的车辆价格才会降到20万元以内。
另外固态电池也不过是解决了续航里程和自燃的问题罢了,其他方面,并没有大家伙想象中那样神秘和强大。
如果是嫌续航里程太短,其实现在混动车型和增程式车型都相当不错,绝大多数车辆都能达到上千公里的续航里程,更高的还能达到2000km。
有些车型还使用了快充技术,甚至像比亚迪那样的直接来了个双枪充电,达到了几乎和加油站差不多的速度,真没必要非要眼巴巴去等固态电池。
人们等待固态电池,我看还是觉得固态电池出来后,科技一下子就爆炸了。
可须知科技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任何妄图挑战这一规律的都必然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