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车市007
编辑 | 小丸子
刘路站台+代言的212,有没有戏,各位看官及网友消费者,自行判断,购买需谨慎!
毕竟人家车评人“一哥”打广告,历来讲求“刊前付费”,屁股一拍走人之后,他的银子赚到兜里了。
众泰威马极越们教训在前,各位买212汽车的消费者,会不会欲哭无泪,鬼说得准。
天下的乌鸦,是不是一般黑?
亦或者换言之,有没有不吃腥的猫?
我想,这或许是个哲学问题。
01
212青岛狂欢日,车评人“一哥”座上宾
这不,当我在繁忙的周一工作生活间隙,刷一波微信微博的时候,无意间居然又刷到了前段时间刚聊过的车评人“一哥”阿震。
他妈了个巴子。
阿震目测已经从意大利给皮耶罗·法拉利老爷子过完生日回到中国,这两天以重磅嘉宾兼车评人大咖的身份,人模人样坐在北京汽车制造厂的青岛活动现场,给212汽车站台打CALL。
网友们说的很对,车圈刘路们还真是给钱就吹,啥都能吹啥都敢吹,管你是威马极越还是212……
212青岛雨中乐野之日
记得前阵子,阿震围绕“汽车媒体/博主坏账”的话题,与另一位车评人大V兼老冤家韩路,微博上继续各种阴阳撕逼,一度引发过不少业界同仁围观讨论……
毕竟这年头500块的车马都能搞成“空头支票”久托不给,更别说关乎车评人大V们生计+装逼的合作坏账这个话题了。
那波撕逼戏码才过去没几天,最近围绕小米YU7的上市及相关测试,又再一次引发了这对车评人“哼哈二将”老冤家,新一轮的互撕互怼+高频阴阳!
不知该咋说,真是TM的相当无语。
敢情这帮子C端车评人大V,为了流量戏码,早已没皮没脸,生死看淡一言不合就开撕。
说到底,在乌烟瘴气的互联网江湖,吵架撕逼,从来不缺流量与关注。
但长此以往,久而久之,车评人,已经同砖家、叫兽们一道,沦为了互联网贬义词。
网友们怎么调侃的,水浅王八多,遍地都是说车哥。
即便如此,只要你咖位足流量高,网友们的风评,好像从来不会影响它们登堂入室,大肆吸睛赚米。
小米不投米意大利老钱们多了去
自古以来,笑贫不笑娼,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02
低速电动车到212,陆付军“借鸡下蛋”
“人人都有一个越野梦,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老兵,越野是我的终极梦想之一。”
2022年6月27日,一场汽车圈“非主流”的线下活动,一篇充满歧义容易引发外界联想甚至误解的厂商新闻稿,将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北京越野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什么情况?北京越野啥时候涉足老年代步车行业了?”
乐逗同学仍记忆犹新,当时山东某常年关注和报道低速电动车的一位同行媒体老司机,向笔者表达了如此疑惑。
坦率地讲,当我看到对方发过来的这则厂商新闻通稿时,也是一脸的“懵逼”。
不科学啊,北京越野人家造的是正儿八经中高端越野车,没有也根本不可能去涉足什么低速电动车、老年代步车等领域。
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当时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北汽集团北京越野板块的相关负责人,希望通过北汽方面来搞清楚这里面的种种“猫腻和关联”。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北汽方面其实也很无奈,人家现在跟咱北汽半毛钱关系没有,但太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乃至部分业内人士,迄今也仍以为他们跟北汽有关系!”
原来那次活动的主角——北京汽车制造厂董事长陆付军,玩的是“移花接木、借鸡下蛋”的把戏。
从什么致敬BJ212,到什么“驶向美好生活”,话里话外都是在蹭北汽、北京越野的名气和老梗。摆明了是有意误导不明缘由的网友和消费者,将其与北京汽车,乃至北汽集团联系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解答我的疑惑,上述相关人士还给笔者发来了以下几点信息:
其一、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和北京越野品牌已完全无关,北京汽车制造厂(BAW)现本质上是一家地方性的、造老年代步车的民营企业,不属于北汽集团;
其二、自201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脱离北汽集团之后,北京汽车制造厂所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与技术层面跟北京越野BJ40等北汽集团产品也并无关系,所采用的技术与平台完全不同;
其三、北汽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不生产老年代步车。
此外,为了更直观地表达其对此事的看法与态度,上述北汽内部人士还补充了一句:
“BJ212等品牌资产根正苗红的归属是北京越野,BAW和北京越野已完全无关,BAW系列行为已经构成侵权,于本身发展和行业氛围都是一种伤害!”
03
委身魏桥集团,陆付军+张波共筑汽车梦
关于历史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去查询了解和深挖,在此不展开细述。
简单来说,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北汽集团的确有着相同的“根”,都将1958年作为自己的发迹之年,在1973年之前,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北汽集团实际上是同一家公司。
不过伴随着1973年北京汽车工业公司的成立,二者正式分化成上下级的关系。再往后,在2001年改制后,北京汽车制造厂正式成为北汽集团的子公司。
不过由于经营不善长期亏损,北京汽车制造厂在过去很多年里既没有深入搞研发搞技术,更没有新车型推出,一度成为了北汽集团旗下的“拖油瓶”。
在国企“保值增值、做大做强”的国家宏观政策指引下,2014年北京国资委要求北汽集团退出北京汽车制造厂。
随后2015年姚长生名下的民营企业北京汽车装配厂,100%将北京汽车制造厂收为己有。
再往后,通过系列“骚操作”,民企姚老板将北京汽车制造厂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历史背景和名气的“老字号招牌”,卖给了富路集团老板陆付军,陆老板摇身一变成为了北京汽车制造厂这块招牌的新东家。
众所周知,山东是全国最大的低速电动车市场。
山东本土出生的陆付军正是靠造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代步车起家(前些年一直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灰色”地带),富路集团一度在山东低速电动车市场赚过钱、也颇有名气。
不过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收紧,陆付军寻求从“灰色”地带的低速电动车,向更主流且高端的四轮汽车产业转型,收购212这个中国车坛老牌IP,可谓是一个“捷径”。
有点类似于前些年北汽福田收购并试图“复活”,德国老牌豪华车IP——宝沃。
不过不知是初步试水觉得这条路很难,还是资金实力等均不允许......
收购了212相关IP资产并在山东青岛建设了全新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工厂之后,陆付军又把系列资产打包卖给了山东另一家实力更强的民企集团——魏桥集团。
被魏桥集团收购后,陆付军也成为魏桥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主要负责人。援引相关采访报道,陆付军与魏桥集团大BOSS张波的关系并非普通意义上的上下级,有些许“合伙人”的意味。
魏桥张波与富路陆付军(左)
作为山东最大的民企集团代表,魏桥集团产业链布局比较多,涉及纺织业、铝产业,而且在相关产业上均做到了全国乃至全球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铝产业为例,魏桥集团从技术到规模在业界都小有名气,而且还为比亚迪提供转向节,为小米电动车供应车架、全铝货箱及其他挤压零部件,可以说为自己造车这件事有一些供应链积累。
2024年6月6日,北京汽车制造厂发布全新品牌“212”,并发布了首款新车,但对新车的宣传进一步引发了国有企业北汽集团的强烈不满。
北汽集团方面不仅就此向业界内外发布了措辞强硬的公告说明,将北京汽车、北汽、北汽集团,与北京汽车制造厂彻底撇清关系,而且还放话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句话,今天各种以212这个大IP来造车和搞事情的青岛北京汽车制造厂,并非经典影视剧、及人民群众普遍记忆中的那个北京汽车制造厂。
可以说除了名字没变之外,其他深层次的东西早就变得面目全非!
北京汽车所属的北汽集团,仍旧是根正苗红的大型国企,而北京汽车制造厂,已经变成了大本营位于山东青岛的民营车企。
007观察:
今天的汽车人无法回避一个现实问题——汽车,依旧还是门好生意吗?
过去燃油车时代,尤其中国燃油SUV市场大幅增长、出一款火一款的那些年,不说江淮、荣威、传祺这些大厂大品牌旗下的车型产品,曾卖的有多火过(如江淮S2、S3系列,荣威RX5,传祺GS4等)……
即便是“非主流”的众泰、大乘、斯威、陆风等,也都曾销量红火风光无量,赚的盆满钵满笑呵呵。
如今呢,大浪淘沙淘汰赛加速,多少比富路集团起点高且更具实力的造车者,都偃旗息鼓铩羽而归、甚至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所以生不逢时、靠玩移花接木、借鸡下蛋障眼法的富路集团+魏桥集团,想要成功破圈、出圈,难度和挑战有多大,可想而知。
再说的更直白一点,这年头即便是恒大格力,都玩不转做不好造车这件事,更何况只是在山东有名和有实力的富路+魏桥。
多说无益,刘路站台+代言的212,有没有戏,各位看官及网友消费者,自行判断,购买需谨慎!
人家车评人“一哥”打广告,历来讲求“刊前付费”,屁股一拍走人之后,他的银子赚到兜里了。
各位买212汽车的消费者,会不会欲哭无泪打水漂,鬼说得准。